高考生物的必背知識點梳理
1、糖類:
①單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脫氧核糖
②二糖:麥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纖維素(植物細胞)、糖原(動物細胞)
脂肪:儲能;保溫;緩沖;減壓
2、脂質: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膽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進人和動物__官的發育及生殖細胞形成
維生素D:促進人和動物腸道對Ca和P的吸收
3、多糖,蛋白質,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組成單位依次為:單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劑;參與生物化學反應;提供液體環境;運送
4、水存在形式營養物質及代謝廢物
結合水(4.5%)
5、無機鹽絕大多數以離子形式存在。哺乳動物血液中Ca2+過低,會出現抽搐癥狀;患急性腸炎的病人脫水時要補充輸入葡萄糖鹽水;高溫作業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鹽水。
6、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和少量糖類組成,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細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
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隔開
7、細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高考生物10條基礎知識點
1.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也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2.在一定區域內的生物,同種的個體形成種群,不同的種群形成群落。種群的各種特征、種群數量的變化和生物群落的結構,都與環境中的各種生態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3.在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中,生活著各種類型的生物群落。在不同的生態系統中,生物的種類和群落的結構都有差別。但是,各種類型的生態系統在結構和功能上都是統一的整體。
4.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源頭是陽光。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的總量便是流經這個生態系統的總能量。這些能量是沿著食物鏈(網)逐級流動的。
5.對一個生態系統來說,抵抗力穩定性與恢復力穩定性之間往往存在著相反的關系。
6.地球上所有的生物與其無機環境一起,構成了這個星球上的生態系統——生物圈
7.生物圈的形成是地球的理化環境與生物長期相互作用的結果。
8.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與環境共同進化的產物,是生物與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
9.生物圈的結構和功能能長期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這一現象稱為生物的穩態。
10.從能量角度來看,源源不斷的太陽能是生物圈維持正常運轉的動力。這是生物圈賴以存在的能量基礎。
高考生物知識點復習
1、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質體。
2、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中心體。
3、動植物細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細胞器是高爾基體。
4、根尖分生區細胞沒有的細胞器是葉綠體、中心體、液泡。
5、生理活動能產生水的細胞器有線粒體(通過有氧呼吸產生)、線粒體(通過氨基酸脫水縮合產生)、葉綠體(通過光合作用產生)、高爾基體(植物細胞壁的合成)、核糖體(脫水縮合形成肽鏈)。
6、與蛋白質合成和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
7、與主動運輸有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核糖體。
8、與能量轉換有關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
9、合成物質的細胞器有核糖體、葉綠體、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
10、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平衡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
11、原核細胞中具有的細胞器是核糖體。
12、真核細胞中細胞器的質量大小順序為: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
13、具膜結構的細胞器:單層膜的細胞器有液泡、內質網、高爾基體、溶酶體;雙層膜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不具膜結構的細胞器有核糖體、中心體。
14、膜結構之間的聯系;直接聯系;內質網向內與外層核膜相連,向外與細胞膜相連,代謝旺盛時,內質網膜與線粒體外膜相連。間接聯系:內質網以“出芽”方式形成的小泡,可以和高爾基體融合,高爾基體以同樣方式形成的小泡可和細胞膜融合。
15、與細胞滲透吸水能力直接有關的細胞器是液泡。
16、具有核酸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核糖體。
17、能自我復制的細胞器有線粒體、葉綠體、中心體。
18、參與細胞__的細胞器有核糖體(間期蛋白質的合成)、中心體(中心粒發出星射線構成紡錘體)、高爾基體(與植物細胞__末期紡錘體的形成有關)、線粒體(為細胞__提供能量)。
19、含色素的細胞器有葉綠體、有色體、液泡。
高考生物學習方法歸納
1、熟悉教材
教材的內容就是生物這么學科的基礎,只有將正本教材都爛熟于心就能掌握住高中生物的基礎了,那么你考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所以你復習生物的時候首先就要將教材全部從頭看一遍,將里面的基礎知識點整理一遍,對于一些重要的知識點要背誦一遍。
2、做題與總結
明白知識點不等于會用,所以還是需要通過做題來鍛煉你的運用能力和解題能力,而且面對一些比較經典的題型,可以將其摘抄出來,這樣今后復習看一看能重新加深印象。不僅如此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題型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答題的方法技巧都要總結出來,下次考試還是遇到同樣的題型,那么你就能直接套用進去了。
3、做觀察筆記
生物的實驗非常的多,所以對于實驗我們要做好觀察筆記,將實驗的各個步驟都寫下來還有各個時期的情況和觀察的現象都做好筆記,這樣會加深你對實驗的理解。對比觀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
高考生物二輪復習方法
第一輪復習:綜合專題復習。按照教材的章節體系,一次梳理各知識點,進行知識掃描,題在書外,理在書中是近年來高考命題的一個重要原則,為此我們在復習過程中要做到抓綱務本,落實教材知識為第一步驟。基礎知識是綜合運用、提升能力的基石。
無論什么綜合體、聯系實際的問題,原理都在課本里,所以基本概念及理論的復習在整個生物復習中起著奠基、支撐的作用,如果不過關,之后的綜合復習就會感到障礙重重。從近幾年高考試題看,基礎題仍占有一定書頁網的比例,對于我校學生來說,做好了基礎題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礎題就失去了一切。只有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才能做到應用自如。同時在復習備考中,對現有教材的例子、資料分析、問題探討、技能訓練等也不能忽略。
通過對典型例題的剖析,通過月考測試,找到學生知識的薄弱環節,強化訓練,將學生做過的試卷、習題進行整理,選出有代表性的、易錯題進行集中講評,達到知識點一一過關的目的。
第二輪復習:專項階段訓練。第二輪復習中注重解決好知識綜合、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構建完整的生物學知識體系,尤其對高考試題覆蓋較廣的主干知識進行專題復習,以適應高考。
①串珠結網,構建網絡:在復習過程中,理解和記住知識是必要的,但這些知識如果不納入到相應的認知結構中去,獲得的知識只是孤立的,沒有聯系的知識。建立良好的知識結構,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根本。結構化的知識是形成能力的前提,知識結構化、網絡化,才能在解決問題時迅速地、有效地提取知識,當一條路走不通的情況下,能根據網絡結構找到其他途徑;
②提高從圖表、圖形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考查能力是高考書頁網的基點和永恒的主題,怎樣處理好知識與能力的關系,學會知識的遷移非常重要,而且考綱中特別強調了從圖表、圖形提取信息的能力。歷年高考試題,圖表題都占較大的比例。那些圖表題雖不是教材中的原圖,但它必定是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是對教材內容和圖表的變換、深化、拓展,使之成為了考查學生讀圖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圖文轉換能力的有效途徑。
③培養實驗設計能力:生物學本身是一門實驗性科學,生物實驗一直是高考試題必考的內容。例如今年高考31題,考查動物生理的實驗,占12分,所占分值還比較大。因此,在復習時,要注重結合考綱,對基本的書頁網實驗原理、實驗操作、實驗設計有一個比較清楚的思路,這樣遇到具體的實驗題才能臨陣不亂。新課程注重探究性實驗,備考復習中我們也要特別注重挖掘教材潛在的實驗與探究因素;
④精選習題,提高能力:圍繞考試說明的能力要求,精選質量較高的習題(有代表性的高考題或一輪復習中錯誤率較高的經典試題),講評時善于對題目的條件和要求進行變換,聯系變式訓練,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思維的靈活性,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促進解題技能的提高。
⑤要求學生進行回顧反思:在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的基礎上,將原先做過的試卷及練習題整理出來,分析試題中錯誤的原因,溫習錯題,查漏補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