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必備知識點
3.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真菌PH5.0—6.0細菌PH6.5—7.5放線菌PH7.5—8.5
5.物質作為能量的載體使能量沿食物鏈食物網流動
6.物質可以循環,能量不可以循環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夠通過物理沉降化學分解 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食物網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10.過敏:抗體吸附在皮膚,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細胞表面,再次進入人體后使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
11.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流入該食物鏈的總能量
12.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功能
13.萌發時吸水多少看蛋白質多少
14.水腫:組織液濃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機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時產生有機物
16.是否需要轉氨基是看身體需不需要
17.藍藻:原核生物,無質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質粒
18.生物導彈是單克隆抗體是蛋白質
19.淋巴因子:白細胞介素
20.原腸胚的形成與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關
21.受精卵——卵裂——囊胚——原腸胚
(未分裂) (以分裂)
22.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腎細胞
有分裂能力并不斷增的: 干細胞、形成層細胞、生發層
無分裂能力的:紅細胞、篩管細胞(無細胞核)、神經細胞、骨細胞
23.檢測被標記的氨基酸,一般在有蛋白質的地方都能找到,但最先在核糖體處發現放射性
24.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
自養生物不一定是植物(例如:硝化細菌、綠硫細菌和藍藻)
25.除基因突變外其他基因型的改變一般最可能發生在減數分裂時(象交叉互換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染色體自由組合)
26.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絲或星射線周圍聚集著很多細胞器這種細胞器物理狀態叫線粒體——提供能量
27.凝集原:紅細胞表面的抗原
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體
28.紡錘體分裂中能看見(是因為紡錘絲比較密集)而單個紡錘絲難于觀察
29. 培養基:
物理狀態:固體、半固體、液體
化學組成:合成培養基、組成培養基
用途 :選擇培養基、鑒別培養基
30.生物多樣性:基因、物種、生態系統
高考生物大題必背知識點
1、基因具有雙螺旋結構,基因儲存的遺傳信息指堿基對的排列順序
2、基因可控制酶的合成進而來控制生物性狀
3、產前診斷羊水檢查胎心細胞上有關酶的活性
4、基因重組發生在受精過程中嗎?
不在,基因重組發生在精子與卵細胞行程過程中,即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及四分體時期
5、激素進入血液后定向運輸到靶細胞上,對嗎?不對,激素運輸至全身各處,但只在靶細胞處發揮作用
6、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哪些?組成成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質與能量以及食物網、食物鏈
7、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以保證本實驗的結果是由于單一要證因素引起的
8、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導入受體細胞來表達,原因是目的基因無復制原點,目的基因無表達所需的啟動子
9、以mRNA為材料可得到cDNA,原理是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以mRNA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以合成cDNA(叫做“反轉錄”)
10、DNA分子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11、DNA分子的三大特性穩定性、多樣性、特異性
12、DNA的基本骨架是怎樣構成的?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
13、為什么DNA能夠進行準確的復制?DNA具有獨特的雙螺旋結構,能為復制提供精確的模塊;通過堿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準確地進行
14、細胞內水分的主要作用是?為細胞內的化學反應提供液體環境、作為某些化學反應的反應物、維持細胞的滲透壓、是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要的結構組織
15、基因表達載體的組成是啟動子、插入基因(目的基因)、終止子、抗性基因、復制原點
16、質粒載體作為基因工程的工具,應具備的條件有必須有一個或多個限制酶的酶切分點、必須有自我復制的能力、具有標記基因、分子大小合適、必須是安全的不傷害受體細胞
17、而作為基因表達載體,還需要啟動子和終止子
18、轉錄和翻譯同時進行發生在原核生物中
19、基因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性狀。基因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20、密碼子與氨基酸之間通過tRNA連接
21、基因突變的內因是什么?DNA分子復制過程中堿基互補配對發生錯誤,從而造成堿基配列順序的變化
22、基因突變的五大特點是普遍性、隨機性、低頻性、不定向性、少利多害性
23、鐮刀型細胞貧血癥能遺傳給后代嗎?屬于基因突變的那種類型?原因?能,堿基對的替換;基因控制蛋白質的結構來控制紅細胞的結構;是在生殖細胞中DNA復制發生錯誤,一般傳遞給子代
24、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乙酰膽堿都可以作為神經遞質
25、能夠作用于氨鍵的酶有解旋酶、RNA聚合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鍵的有DNA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連接酶、限制酶
26、自然條件下,原核生物能發生基因重組嗎?一般不能,特殊條件下可以,如肺炎雙球菌的轉化
27、基因突變的概念:由于DNA分子中發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注意(如果堿基對發生改變,而基因結構為引起改變,即在無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則不屬于基因突變)
28、可遺傳基因指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即遺傳物質發生了改變就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29、在相同時間內,物質擴散進細胞的體積與細胞總體積之比可以反映細胞運輸的效率
30、硝化細胞能將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3和HNO2,并利用這兩化學反應釋放的化學能合成糖類,屬于自養型生物
31、豐富度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
32、常見的DNA連接酶有E.coli連接酶和T4DNA連接酶,其中T4DNA連接酶可連接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兩種
33、生物遺傳特點中:可遺傳≠可育
34、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種子時一定要是萌發的種子,且二倍體的單倍體加倍時只能處理幼苗,因為單倍體不產生種子
35、花萼、花瓣、花芽都無法進行減數分裂,雌蕊子房的胚珠內與雄蕊的花藥內都有減數分裂發生,且前者少后者較多
36、細胞核的功能:細胞核實細胞內遺傳物質儲存、復制和轉錄的主要場所,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37、非特異性免疫的特點:機體生來就有,不針對某一類特定病原體,二是對多種病原體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38、連續分裂的細胞才有細胞周期
39、動物分層現象是因植物群落的結構組織較復雜
40、A對B敏感,即A與B有相克的作用
41、乳酸菌不能進行有氧呼吸,接觸O2會死亡
42、什么是多倍體?體細胞中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
43、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繁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減半的細胞分裂
44、原癌基因負責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過程,抑癌基因負責組織細胞的不正常增殖
45、為什么要用Ca2+處理大腸桿菌?未處理的大腸桿菌吸收外源DNA的能力極弱
46、植物篩管細胞可以將光合作用產物運出葉片
47、同種基因在不同細胞內表達出相同結果,原因是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遺傳密碼
48、Ti質粒可以作為載體,因為Ti質粒上具有T-DNA
49、扦插時常去掉成熟葉片,目的是降低蒸騰作用,保持植物體內的水分平衡
50、傳出神經與效應器的連接部位相當于突觸,興奮在此處單向傳遞
高考生物的答題技巧
善于從題面找線索。注意時間分配,最好前面5道選擇題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后面兩道大題一定要留夠20分鐘以上的時間。
此外,非選擇題要從題目中找線索,如有的題目包裝得很新穎,考生容易發懵,但這樣的題目可能包含很多知識點,考生應在問題中搜索知識體系中相關的理論考點,即便試題所涉及的問題似懂非懂,只要把這個題的指向搞清楚了就不會出錯,這樣就能夠獲得評分點規定的分數。
學好生物的方法
生物是一個比較偏文的學科,所以需要記背的知識點有很多。想要學好高中生物,就一定要把知識點記扎實。要求背誦的知識一定要背下來,沒有商量的余地。因為在高考生物答題過程中,只有一字不差的知道某概念,才能做對題目。
嚴謹是生物學科最大的特點,往往在概念上差之毫厘,結果上可能就會謬之千里。在碰到自己常錯的題目或是一些經典題目,高三學生要學會整理錯題。不要放過任何錯題,只有現在把所有的錯題改正并掌握好,才能在考試的時候不再犯相同的錯誤。
想要學好生物,對于課本中的實驗也有給予重視,像是孟德爾測交實驗就是考試中經常出題的點。另外實驗中的常用方法也是考試中的重要出題點,像是演繹推理法、控制單一變量法等都是比較常見的,由此可以看出課本實驗的重要性。
如何復習高考生物
沒有獨立思考是學不好知識的。思考可以對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可以使所學的東西更扎實,可以使大腦變得更靈活。所謂學問,就是要又學又問。問是讀書的鑰匙,是思考的中介,是深鉆的體現。當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應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求得別人幫助,但最好不要只問答案,而要共同探討,以求開拓思路。
許多經驗豐富的老師都說,那些經常問問題的同學,他們的能力要優于他人。平時,他們看起來似乎領悟得較慢,但在測驗或考試的時候,他們卻考得非常好。反之,那些平時似乎什么都懂了的同學,到了考試的時候卻往往發傻了,考不出很好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