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實驗題的基本步驟
高考生物實驗題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高考生物實驗題的基本步驟一:取材分析
正確取材是實驗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學生實驗失敗的原因,往往是取材不正確而引起的,因而在實驗分析時,要首先考慮取材是否正確。例如,實驗一“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以下簡稱“實驗一”)中,準確切取洋蔥根尖生長點部位,是實驗成功的前提。
高考生物實驗題的基本步驟二:藥品與試劑分析
藥品與試劑的量、濃度、純度等都是影響實驗正確結果的重要因素,要逐一檢查,不能忽視。
關于量的問題。有些實驗對藥品與試劑的量有一定的要求,如實驗四中,丙酮、層析液的量就要按規(guī)定使用:提取5g葉片中的色素,用2ml丙酮是適中的,若丙酮過多,會使色素濃度降低,減少濾紙條上色素的量,使分離效果不明顯;若丙酮少了,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離時,向燒杯中例入層析液時,其量的標準是液面不能超過1cm(距燒杯底),否則將沒及濾紙條上的濾液細線,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層析液中去了,結果在濾紙條上得不到相應的色素分離圖譜。
關天濃度問題。實驗中,規(guī)定的濃度,都是人們經過多次試驗后,認為最適合的。實驗員在實驗前配制藥品與試劑時,濃度要配準,否則將會影響學生實驗。如蔗糖溶液濃度較高時(高于30%),會使細胞因發(fā)生強烈質壁分離而失水過多,細胞死亡,不能復原。亞甲基藍溶液在配制時,要求更高,濃度高一點點,就會影響根的活性。
關于純度問題。有的實驗如實驗三對試劑的純度有蔣高的要求,如果所用蒸餾水中混入雜質陽離子,或用自來水代替,則漂洗時,不僅洗去了浮在根細胞表面的亞甲基藍陽離子,而且也會把吸附在根細胞表面的亞甲基藍陽離了交換下來;在對比實驗中,含雜質陽離子的蒸餾水也會變藍。
高考生物實驗題的基本步驟三:步驟及操作分析
步驟及操作是否正確是影響實驗結果的主要因素,故應重點分析,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
漏做某個實驗步驟。實驗步驟不能少,如實驗一中,根尖用10%鹽酸解離后,若不經漂洗直接染色,則染色效果極差,因為根尖上附著的鹽酸將和堿性染料起中和反應,從而影響著色;制片時,用鑷子尖把根尖開碎,這一步也易漏掉。實驗三中根經亞甲基藍染色后,若不用蒸餾水反復沖洗,在后面的對比實驗中,蒸餾水也將變藍。
操作方法錯誤。在具體操作某個步驟時,沒有按規(guī)定的操作方法做,肯定會影響實驗結果。如臨時裝片制作時,有的學生將蓋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這樣制成的裝片中,氣泡較多,嚴重影響觀察。實驗二中,應用鑷子撕取洋蔥表皮,而不少學生是用刀片削或挖,以至取出的表皮較厚,這樣在顯微鏡下也就看不到單層細胞。
操作不嚴格。如解離、染色時間不夠,漂洗的時間或次數(shù)不足。制作洋蔥表皮臨時裝片時,未將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開來;做質壁分離復原實驗時,滴入清水的次數(shù)少,濾液細線劃得不細不齊都會對實驗果有一定的影響。
高考生物實驗題的基本步驟四:顯微鏡的使用分析
需用顯微鏡的實驗,有時會因為顯微鏡的操作,鏡頭污染等問題,而影響觀察,看不到已經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或結果。顯微鏡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進行,如對光程序、高倍鏡觀察程序等。有的學生不按程序操作,結果既耽誤了時間,又觀察不到相應的結果,而且易損壞顯微鏡。例如常有學生在用高倍鏡觀察時,把蓋玻片壓碎了,弄臟了鏡頭,就是由于這些學生在下降鏡筒時,眼睛看的是目鏡而不是物鏡,這樣,鏡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確的程序應該眼睛看著物鏡,同時下降鏡筒,讓物鏡接近裝片,然后眼看目鏡、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直至觀察到清晰物像。此外,目鏡或物鏡頭被嚴重污染、焦距沒有調好、放大倍數(shù)不夠、視野較暗、標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諸多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觀察。
高考生物實驗設計題答題技巧
解答時要抓住以下幾點:
①明確要求(即題意)和目的;
②聯(lián)系熟悉的課本實驗和實驗原理;
③確定實驗思路;
④選取實驗材料和設計實驗步驟(注意對照組的設置和單因子原則);
⑤實驗結果的預測:驗證性實驗的結論注意從題目中找,探究性實驗的預測注意圍繞題目要求做答,可能不止一種結果;分析和討論一定要在清楚題目的要求的基礎上作答。
研究性學習題的解答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課題名稱要由大到小具體化;
②繪制表格要有標題,表格中要有對照組或取平均值;
③調查報告類題參照實驗專題講義。
◆實驗評價題或實驗題自我檢查策略
◆最后希望同學們卸掉模考的包袱,以良好的心態(tài)(順利時更要仔細,遇難時更要沉著),充滿信心地去對待考試。
(難、易對每個考生都是一樣的,此時最重要的是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記住的高分的關鍵是易題全得分、中難題少失分、較難題能爭分。)
猜你感興趣:
1.高中生物實驗題的解題技巧
2.高考生物實驗怎樣考
3.高考生物實驗試題復習方法
4.高中生物實驗題解題技巧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