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歷史模擬試卷含答案(2)
2017高考歷史模擬試卷參考答案
1---5 B C D C C 6---10 B A B B D 11—15 D C C C C
16—20 D A C A A21—25 D C B A C
26.(12分)
(1)制度: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1分)
特點:皇權至上;地方絕對服從中央。(2分)
問題:民主范圍狹窄;原始的直接民主;抽簽選舉的參政方式。(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2)頒布了一系列限制王權的法案(如《權利法案》、《王位繼承法》);責任內閣制的形成;1832年議會改革。(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
(3)立法部門產生專門機構;民主范圍擴大;民生成為政府關注的重要內容;聯邦政府權力得到加強。(3分,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4)代議制的確立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政治文明的發展具有多樣性。(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7.(10分)
(1)趨勢:不斷降低。(2分)
特點:不平等(片面性)。(2分)
(2)表現: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紛紛提高本國關稅(大力推行貿易保護主義),大打關稅戰。(2分)
影響:國際貿易進一步萎縮;加深了經濟危機(延緩了經濟危機的復蘇);客觀上推動了關貿總協定的成立。(4分)
28.(16分)
(1)類別:近代官員、專業技術人員。(2分)
主要目的:通過向西方學習,培養新式人才;維護清朝統治。(2分)
(2)狀況:留日人數遞增并形成熱潮;學習科目以文科為主;出現女子赴日留學的現象。(3分)
時代背景: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給國人帶來的震撼(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引發嚴重的民族危機)。(2分)
(3)特點:以學習理工科為主。(2分)
原因:新中國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國內建設的需要。(2分)
(4)影響:推動了洋務運動、維新變法和辛亥革命的開展;加強了中國與外國的聯系;促進了新中國的建設與發展。(3分。若答“促進中國的近現代化”得2分)
29.(12分)
(1)提供了資本(土地和資金)、勞動力以及商品市場。(3分)
(2)基本完成工業革命且跟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步伐;工業總產量增長迅速。(4分)
(3)原因:司法改革在農村進展緩慢,農民依然遭受貴族欺壓;農民的土地問題沒有徹底解決;農民受到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榨,階級矛盾尖銳。(3分)
啟示:土地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問題;工業化進程中要關注農民利益。(2分)
30:(12分)
(1)材料一:和平問題;材料二:發展問題。(4分)
(2)材料一: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了新的表現,超級大國倚仗其經濟、科技、軍事優勢,鼓吹“先發制人”和“預防性干預”,以爭奪和控制世界戰略要地和資源重地。材料二: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損害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貧富差距擴大。(6分)
(3)反對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共處;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應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為建立平等、公正、合理的國際經濟新秩序而努力。(2分)
31(12分):
(1)背景:建國初期,石油嚴重短缺;國民經濟恢復后開始的工業化建設,使國家對石油的需求量越來越大。(4分)
(2)依據:他創立的地質力學理論。(2分)
史實:根據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在地質部門、勘探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4分)
(3)敢于挑戰權威、勇于探索的精神。(2分)
32 (12分)
(1)《圣經》。(2分)不能。(1分)理由:孤證不立,需要多種史料的相互印證;許多文獻資料不可避免滲入人們的價值觀及主觀認識,通常不如實物資料可信。(3分)
(2)理由:伊文思的修復工作參雜了他本人的想象,歷史是無法依據想象重現的。(3分) 看待這一問題:歷史是客觀存在的過去,靠主觀的想象來再造是不科學的;對于重大文明遺址還是少一點改造,多一點保護;復原工程一定程度上能夠帶動旅游業,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3分)(只要言之成理,皆可給分。)
猜你感興趣:
1.2017高考歷史模擬卷含答案
2.2017高考英語模擬試卷附答案
3.2017高考英語模擬試題及答案
4.2017高考英語模擬試卷帶答案
5.2017年高考語文模擬試卷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