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運動高中歷史試題
太平天國運動歷史試題:
B.太平天國運動反對鴉片戰(zhàn)爭中清政府的賣國行為
C.太平天國運動以反對外國侵略為主旨
D.鴉片戰(zhàn)爭是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的根源
知識點: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
2.(2011•課標全國Ⅱ,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為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認為其他一切偶像皆為妖魔。太平天國運動初期,太平軍所到之處毀學宮、拆孔廟、查禁孔孟“妖書”;而在后期洪秀全則要求“學堯舜之孝弟忠信,遵孔孟之仁義道德”。太平天國運動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撐其政權
B.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戰(zhàn)局出現逆轉
C.反孔受到傳統士紳的抵制
D.太平天國未能得到西方勢力的支持
3.(2014•湖南望城聯考)在耶穌之下,太平天國的首義諸王一夜之間都成了上帝的眾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別對應天象:洪秀全為日,楊秀清為風,蕭朝貴為雨,馮云山為云,韋昌輝為雷,石達開為電。(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這實質上反映了太平天國( )。
A.宣揚人人平等思想
B.借助神權重建等級秩序
C.增強核心領導層凝聚力
D.將____教義與儒家大同思想結合
4.太平天國運動中的一首歌謠:“天父殺天兄,終歸一場空,打起包裹回家去,還是當長工。”此歌謠反映出( )
A.清軍向太平軍反撲 B.天京變亂造成悲劇
C.太平天國北伐失敗 D.天京陷落
5.武宣是太平天國運動的發(fā)祥地之一。在武宣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歌謠:“不怕清妖兵馬足,天軍引他到山麓,好比紅薯堆進灶,大大小小一窩熟。”“妹莫憂,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隨天軍去打仗,太平天下樂悠悠。”這表明太平天國運動( )
A.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B.軍事力量強于清政府
C.實現了土地平均分配 D.順應了歷史發(fā)展潮流
知識點:太平天國運動的綱領文件
6.(2014•湖北黃岡中學模擬)有學者在評論某部著作時說:“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它第一次閃爍著具有近代民主色彩的精神火花,是中國近代化的先聲,在近代中國具有重要的啟蒙作用。”該著作是( )。
A.《海國圖志》 B.《資政新篇》
C.《天朝田畝制度》 D.《新學偽經考》
7.(2014•河北冀州中學模擬)在太平天國的歷史上,甚至整個晚清的歷史上,他都是一個太值得說道的人物。他的著作僅僅一萬一千字,卻充滿了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國方略,他是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第一位提出變法維新思想的改革家。上述人物最可能是( )。
A.洪秀全 B.洪仁玕
C.曾國藩 D.鄭觀應
8.(2014•江蘇徐州、宿遷模擬)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頗具深意地說,凡“萬方來朝,四夷賓服及夷狄戎蠻鬼子,一概輕污之字,皆不必說也。”這表明了( )。
A.近代學習西方思潮的萌發(fā)
B.中國人改善外交環(huán)境的愿望
C.農民領袖思想覺悟的提高
D.對西方國家的認知有新變化
9.(2014•云南邵通一中模擬)從《天朝田畝制度》到《資政新篇》體現了太平天國運動的進步歷史傾向。但從內容上看,兩者也存在共同的局限性,其表現有( )。
①不能對當時社會矛盾做出正確認識 ②具有強烈的小農意識 ③只學習西方先進技術 ④缺乏堅實的社會基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知識點:太平天國運動的評價
10.(2010•山東文綜,11)下圖為一位同學的課堂筆記,記錄了對某一歷史事件的不同評價。據此,推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戰(zhàn)爭
11.洪仁玕在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后的“供詞”中說:“我朝禍害之源,即洋人助妖之事……如洋人不助敵軍,則吾人斷可長久支持。”對此理解準確的是
A.譴責列強干涉中國內政
B.推卸失敗的責任
C.向清政府搖尾乞憐
D.正確總結了失敗的客觀原因
12.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聲,主要依據是( )
A.斗爭規(guī)模史無前例
B.建立了與清政府對峙的革命政權
C.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任務
D.最早提出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13.(2014•吉林長春高三模擬)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842年鴉片戰(zhàn)爭期間,腐敗的清政府迫于英帝國主義堅船利炮的淫威,與英軍在古靜海寺內議定《南京條約》,后在泊于下關江面的英艦“康華麗”號上正式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中國人從此嘗到了“弱國無外交”、“落后會挨打”的滋味,并蒙受恥辱長達155年。靜海寺也成為中國近代史起點的象征。
材料二 160年前,在中國東南大地卷起了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風暴。太平天國的農民領袖們,為了打碎舊世界,建立新世界,制定了較為完備的革命綱領即《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天朝田畝制度》是一個徹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革命綱領,設計出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曾經極大地鼓舞了農民的革命熱情。《資政新篇》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提出學習西方資本主義、發(fā)展中國近代工業(yè)的綱領,展示了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宏偉規(guī)劃。
材料三 2011年,桂平市舉行紀念金田起義160周年座談會。來自區(qū)內外專家學者進行學術研討,并前往金田起義遺址進行考察和調研。金田起義是幾千年來中國農民戰(zhàn)爭的高峰。馬克思、恩格斯曾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金田這場“大起義”是“保存中華民族的人民戰(zhàn)爭”,從這個戰(zhàn)爭“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1)材料二與材料一所反映的歷史現象間有什么關系?
(2)結合所學知識及材料二,分析太平天國兩個綱領的主旨各是什么?能否實現?為什么?
(3)材料三中的馬克思、恩格斯是從哪一角度評價金田起義的?你是如何看待的?
太平天國運動歷史試題答案:
1 A.解析 材料表明了鴉片戰(zhàn)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關系,即鴉片戰(zhàn)爭激化了中國社會矛盾,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fā),階級矛盾是根本因素。
2 A.解析 解答本題要注意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去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國2000年的傳承中根深蒂固,而西方的上帝在國人心中基本沒有什么印象,由此使其政權缺乏理論根基和群眾的廣泛支持。應明確太平天國運動仍屬于農民階級斗爭,缺乏科學理論指導,難以擺脫階級和時代局限性,材料充分說明了這一點拜上帝教在運動初期起了動員組織作用,但隨著起義規(guī)模的擴大,其難以適應建設農民政權的需要,而農民階級深受孔孟傳統思想影響,運動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維持政權;B、C兩項不是主要原因;D項不是原因。
3 B.解析 太平天國以洪秀全為首進行永安建制,分權于諸王,實際上就是重建等級秩序,再加上各自的行序還要對應于相關的天象,反映了他們借助神權,將權力神化。只有B符合題意。
4 B.解析 “天父”“天兄”都是對太平天國領導人的稱呼,“天父殺天兄”反映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部的變亂,因而可以判斷為天京變亂。
5 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題干關鍵詞“民間流傳”、“到山麓”、“妹莫憂”、“跟隨天軍去打仗”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具有一定的群眾基礎。
6 B.解析 根據題干中“近代民主色彩……中國近代化的先聲……啟蒙作用”分析,應是《資政新篇》,它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性質。它明確提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政治制度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主張平等的外交等。集中反映了當時先進的中國人向西方尋找真理和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符合中國社會發(fā)展方向,具有進步性。
7 B.解析 在太平天國運動歷史上具有“西方化改革精神的治國方略”的是洪仁玕的《資政新篇》,它是先進的中國人最早提出的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
8 D.解析 不能將西方國家說成“蠻鬼子”體現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人們對西方國家認識上的變化。D項符合題意。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A項有誤;題干中體現不出“改善外交環(huán)境”的意愿,排除B項;C項說法太過籠統。
9 B.解析 《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都沒有認識到中華民族與列強的矛盾,①符合題意。《天朝田畝制度》帶有空想性,《資政新篇》也缺乏實施的社會條件,④符合題意。②是《天朝田畝制度》的局限,③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沒有體現。
10 A.解析 該筆記從近代化的角度評價了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資政新篇》是中國第一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方案,有利于中國近代化。同時常年戰(zhàn)爭破壞了社會經濟,《天朝田畝制度》試圖固化小農經濟,是一種歷史的倒退。
11 D.解析 本題關鍵在于準確把握材料含義,對它作出正確評價。排除明顯錯誤的B、C兩項,A項干涉內政的表述不準確,正確答案是D項。
12 C.解析 太平天國運動發(fā)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主要任務是反封建反侵略。
13 解析 第(1)問,從階級矛盾方面回答。第(2)問,分別回答《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的相關內容。第(3)問,要從全球史觀角度分析。
答案 (1)鴉片戰(zhàn)爭后,列強經濟侵略和清政府的搜刮,激化了階級矛盾,導致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fā)。
(2)《天朝田畝制度》的主旨是建立絕對平均的理想社會;《資政新篇》的主旨是發(fā)展資本主義。不能。因為絕對平均是空想,違背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無法落實;農民階級的局限性和社會環(huán)境決定不可能發(fā)展資本主義。
(3)全球史觀的角度(或者亞洲民族民主運動角度)。太平天國運動沉重打擊了封建統治和外國侵略勢力,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準備時期的重要事件,也推動了亞洲民族解放運動。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