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沖刺復習秘訣
1.回歸課本,認真研讀三本必修教材。高考歷史試題主要側重學科能力的考查,雖然很少直接考教材上的內容,但是以教材上的基礎知識為載體的,基本的史實和主干知識不清楚,就很難對高考中的所謂新材料,即我們不知道的歷史現象和歷史問題進行準確的分析和解讀,也就很難得到理想的分數。在制定計劃時,要根據教材的總頁數確定每天看的頁數。看課本,第一要面面俱到,教材的文字、插圖、注釋,前言、目錄、中外歷史大事年表等都要看;第二當然要重點看,側重背目錄、本課要旨和中外歷史大事年表,也即教材的核心內容、歷史的基本線索和階段特征。對于高考中長效熱點的章節要重點看,高考不經常考的章節不必花費更多時間,甚至要果斷舍棄。
2.認真研讀近年的高考試題,把握高考試題的特點。要認真研究歷年高考的試題,你不要覺得考過的題都是沒用的,都是已經被槍斃了的、僵硬冰冷的、蒼白無力的、味同嚼蠟的東西,不是!如果我們把歷年的高考試題,仔仔細細的研究了一遍,通過每道題,仔仔細細的分析,提煉出這道題里面要求的是什么東西,反映的是什么東西,這對我們備考,對我們理解新課標,理解高考的要求,意義非凡。
3.定點突破,精準提分。主要途徑是錯題整理,收集整理錯題集,反思錯誤原因,克服一錯再錯的毛病。一定要搞清楚是知識性的錯誤還是思維性的錯誤,前者要通過看教材記清楚史實,后者要根據參考答案細則,理清試題考查意圖和答題思路,總結類似試題的答題套路。
高考歷史復習技巧
歷史復習,要以通史為線索,以歷史階段為依托,以文明史觀、近代化史觀、全球史觀為標準,將中外歷史分成若干階段,結合考點按政治、經濟、文化等專題線索歸納總結形成本階段的知識體系。
這個階段,考生要加強難點、重點、盲點、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的整理與辨析,做到知識無遺漏。抓“點”——串“線”——-鋪“面”——織“網”,構建“點、線、面、網”立體式的知識體系。
最后階段,考生更好精選試題,限時訓練,還要注重答題技巧,規范主觀答題。規范主觀答題可做到:根據題意,寫清要點,如要回答原因,寫出“原因”。在每一個要點前面標出序號,這樣可以使閱卷老師一目了然。這樣答題思路就顯得很清晰,容易得高分。
歷史如何備考成績提升快
1、理清歷史線索,整理知識框架。
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律編排的。看懂目錄,學生能準確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
將所學過的內容進行梳理,可根據時間軸劃分,也可根據同類事件劃分,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梳理,形成一個條理清晰的知識結構體系,幫助同學們理清線索。
2、背誦歷史必考知識點。
高中歷史內容多且雜。學生可以根據老師上課是劃得重點進行背誦。對于一些難背的知識點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比如說編個口訣等。背誦其實不是什么痛苦的過程,先理解后背誦是很簡單的。
3、經常做題,總結規律。
歷史試題材料的類型無非是文字、數據圖表和圖片這三種。適當解題訓練時,要有心去留意自己較薄弱的地方,去重點反思與總結。文科生在做歷史題的時候,要多總結答題的思路及步驟,掌握每種題型的得分點是什么?應該分幾步去回答等。掌握了這些以后答題的時候至少方向明確了。
4、平時總結答題方法,注意書寫規范。
歷史答題一眼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片,仔細看才能勉強看清楚寫的啥,一般老師看到這樣的卷子直接把卷面分扣了,再大致掃一眼有沒有得分點,有時候字跡太亂閱卷老師看不清就不給分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學生可以在日常練習時就注意,有個好的答題習慣,在考試的時候就不需要特別注意了。
高中如何學好歷史
課前預習教材,找關鍵詞把教材難點,列出提綱,學生按照老師給的難點,對照教材,逐句逐段來學習教材的內容,重要部分用筆畫出。
上課要專心聽,多記,多背。對一些歷史年代要聯系上下文的內容來記憶。掌握問答題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再運用所學過的知識作答,做到理解記憶。學到某個歷史事件時,首先要對歷史事件的背景有個清晰的了解,然后弄清它的意義、作用、影響等,做到理解記憶。多閱讀一些歷史課外書,除了能增長見識外,還幫助你理解歷史課文。
歷史老師帶過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對于歷史知識,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也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如果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有疑問,不妨多和老師交流,從老師的回應中吸取對你有益的東西。
高考歷史答題注意事項
關注設問詞,明確實體類型:
根據問題題干中的設問詞可以將試題明確分類,有助于甄別選擇題的選項和非選擇題的大題方向,全國卷高考試題的常見詞為“反映了、說明了、表明、體現、主要原因、特點、趨勢、影響”等,根據設問詞大致可將試題分為原因背景類、本質實質類、影響評價類和歷史解釋4種類型。
依據能力要求,規范答題步驟:
針對歷史學科高考考試能力要求,循序漸進完成大題過程。高考歷史學4項基本能力要求為: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這:4項能力之間不是平行關系,而是依次遞進關系。
獲取信息是處理材料中提供的關鍵信息,調動和運用所學知識是精準解讀材料信息和轉換標準語言的過程,描述和闡釋事物是用獲取關鍵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