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備考的作息時間安排
高考前備考的作息時間
8:00—9:00:此時人的耐力處于最佳狀態,正式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以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9:00—11:00:實驗上說,此時短期記憶效果很奇妙。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一下突擊,可事半功倍
13:00—14:00:飯后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養好神了,以利再戰。休息,看個人習慣了,反正怎樣舒服怎樣來,打球也不失為一種放松方式,主要是精神上的。可以聽聽輕音樂,做做放松操,都很舒服。
15:00—16:00:調整后精神又振,試驗表明,哈,又是“試驗”。此時長期記憶效果特棒。午休切莫過長,要不就對不起這“第二最佳時間段”(相對于清晨而言)可合理安排那些需要“永久記憶”的東西。
17:00—18:00:這是完成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的好時間,安排得當,可以以一當二。(因為和學校時間有出入,所以這還是用到靠前一個月的復習中比較好)做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而且最好是飯前,吃飯了人的血液都會集中到胃部,大腦也不活躍。
晚飯后。因人而異,個人根據自己情況妥善安排。最好還是先放松一下再開始學,看看新聞聯播呀體育新聞呀沒有劇情的電視節目,為的是拋棄私心雜念。看完之后要心無旁騖的學習,可分為兩三個時間段來學習,5個小時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最好難易程度區分開。
“茍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對于學習來講,除了要對一年以來復習備考的時間要統籌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時間,最大效率得提高復習效果尤為重要。一定要做到“心無旁騖,持之以恒”這時候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是徹底放棄。
學習效率好的學生從來都是不需要熬夜去復習的,很多時候熬夜的效果并不明顯,反而搞得自己精神萎靡,連第二天上課都沒有精神,影響了課堂上的學習效率,聰明的學生都不喜歡熬夜,我們應該都是聰明的應考生。
2017年高考前六個月復習計劃及備考建議
一、從高考的規律上來看,備考有四個階段:
1 基礎階段
學習目標不以死記硬背為主,理解考試范圍的內容,初步掌握每個科目的知識框架,對每個知識點熟悉。
2 強化階段
整合知識,搭建每章知識框架,能夠較好的衍生每一章知識框架中涉及的相關題型以及解題方法。對知識點做到精細化,將狀態調整到應試化,將知識與題型融合。
3 深化階段
研究考試大綱,收集高考信息,在已經強化復習的基礎上,為了更高位的理解知識便于學習。例如專題化學習,將真題和專題結合起來,專題在前真題在后。
4 沖刺階段
學習目標:突出重點式學習,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作出復習調整。研究考試技巧,通過模擬考試找感覺。
從四個階段來看,說明每一個時間段考生都有相對應做的事情,從目前的時間上來看,很多學校復習還是處于第一輪復習階段,也就是“基礎階段”,那么在這個階段,給眾多基礎暫時不扎實的考生提供了一些時間,說明很多考生現在努力還來得及。要不然過了這個階段,就不是打基礎最好的階段了。
二、從整個考前的這段時間和往年的考生復習狀況來看:
2017年5月:盡管這個月是高考前的最后一個月,可是對于北京的考生來說,五一假期后立即投入2模考試,對于高三的學生來說,特別是面對一次大考,考試之前要預留幾天復習,考試進行兩天,之后休息兩天,然后講評試卷,這樣整個上旬就過去了,五月份還要留一周時間要填報志愿,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學生的備考效率產生影響。填報志愿期間,盡管學校沒有停課,可是主要內容基本上都是做各區模擬卷為主,當然各區的模擬卷與高考卷差距明顯。當然,加上一些學生在考前一月心態的變化,特別是一些學生處于緊張狀態中,對備考也有不利的影響。五月下旬開始,一些重點學校開始停課,以自由復習為主,但是離高考時間卻很近了。整個五月,客觀的原因左右著大部分學生,讓學生很難靜心復習,特別是很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復習,所以說這個月,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效率不高,用一句話來說:時間給格式化了。
2017年4月:這個月與5月份有點相似,月初各區考生都要參加1模考試。面對這次考試,學生和家長都比較慎重,因為很多人打算以這次成績作為填報志愿的參考,同時也是高考前一次重要的練兵,一些區的考生第一次嘗試綜合卷。當然這次考試中,以往年的情況看,半數以上學生發揮得不理想,要么就是對試卷不適應,要么就心態影響發揮,要么就是沒有復習好,甚至一些學生面對文綜、理綜卷無所適從,一模考試更能暴露考生存在的問題。當然從時間上看,準備時間、考試時間、講評試卷時間、基本上就用去了十天。剩余的時間基本上做其它區的試卷,考試、講評、再考試、再講評,你還沒有來得及把各區試卷都做一遍,這個月就過去了。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月是考試專用月。
2017年3月:春天來了,高考倒計時一百天的計時牌掛在教室里,很多地方進行著所謂的“第二輪復習”,走馬觀花式的復習,讓很多學生抓不住重點,上學期期末考試中暴露的問題已經在記憶中漸行漸遠,這個月,高考對于很多人來說,清晰又迷茫。有時候我常對部分復讀生開玩笑說:“你能記起來去年三月份學了哪些東西嗎?或者說三月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他們多數都回答說:“是不怎么記起來”。說明這個月的時間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模糊的,不是他們時間觀念不強,而是折射出他們學習效率不高。
2017年2月:受到傳統節日——春節的影響,再加上學期的結束,一些考生帶著疲憊,想在春節這段時間修正一下,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這段時間學習效率肯定不高,甚至一些學生不學習。春節過后幾天,學生學習狀態也很難保證。有的學校補課早,在初六左右就開始上課,有的學校在2月中旬才開始上課,無論是處幾開始上課,學生面對新的學期,都需要適應和調整,不知不覺到了2月下旬,當然2月本來時間就短,很多學生狀態恢復之后,這個月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2017年1月:這個月中旬有期末考試,很多學校在期末之后要補幾天課,同時還有春節,一月份是一個學期的結束,很多學生已經身心疲憊,加上很多考生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甚至處于成績的低谷階段,在士氣上受到影響,整個一月份對眾多考生來說,學習效率都不高。
2016年12月;在即將到來的12月,冬天是醞釀的時節,是蓄積能量的時節,經過一個冬天的積累,一個冬天的等待,等到“驚蟄”的時候到來。那么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如何利用最合理,不同的學生利用方式也不同,但不管怎樣,這段時間都是你做最好自己的最好時間段。
給備考考生的建議
1、盡可能的全面認識和總結自己備考的實際狀況。
如果一個考生不能正確的對自己進行相對全面的認識,那么很難去根據自己的實際去做學 習規劃。首先體現在考生認識能力上,例如說有的考生覺得某科很難學好,因此去找更多的原因為自己不適合學這科去找借口,甚至逃避,也有的考生在苦苦支撐,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給自己點時間,全面分析一下你為什么沒有學好這科的原因?還有一些考生總是在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對自己所做的事情沒有全面的認知,那么很難去改變自己。
2、做好當下,完善不足之處
寒假前這段時間重要,并不意味著將每一分每一秒都用起來,我們應該以學校的復習進度為主線,圍繞這條主線去展開突破,例如說現在學校數學學科上復習到解析幾何這部分,那么你正好利用這個機會,講解析幾何部分相關的題型,以及解題方法,包括一些練習都要慎重對待,特別是對一些常考之處的歸納和總結。
3、為期末考試作準備
盡管說離期末考試還有一段時間,那么期末考試對考生來說,是一次大考。盡管說考試是用來完善自己,不能用它來證明自己的機會,可是要想考好一次考試,沒有充足的備考肯定不行,那么你備考相對充足了,那么即便是考試沒有考好,對自己來說,能發現更多備考中的不足。
4、堅持鍛煉身體
其余的不多說,如果一些考生能在冬天堅持鍛煉身體,不僅僅體現在考生的意志力上,在很多方面都有收獲。有了這個意志力,你還怕做事情做不好?
看過“高考前備考的作息時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