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1、高考飲食注意足量主食,因為大腦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所以每天4~6兩的主食,并且適當的粗糧,可以保證大腦能量的穩定供給。針對很多孩子不愿吃粗糧的情況,建議選擇藜麥,既含有碳水,又是優質蛋白質,還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口感又好。還有新鮮的適量的水果,即提供維生素也能提供碳水。
2、高考飲食注意優質蛋白質,每天2-3兩瘦肉、1個雞蛋、250~500ml牛奶、適當豆制品。
3、高考飲食注意適當加餐:可用酸奶、1~2個核桃做加餐,或考前吃一點點黑巧克力。
高考期間吃什么好
高考吃牛奶、雞蛋、豆制品、魚類,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吃些羊肉、牛肉也有助于增加營養,但要適量,需要注意的是肥肉要少吃或最好不吃。
為了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應保證考生每天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量,這些食品在選擇上要保證新鮮的,有顏色的。同時,洋白菜、西紅柿、柿子椒、菠菜、胡蘿卜等蔬菜也可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在水果方面,草莓、獼猴桃、西瓜等也是不錯的選擇。
煎炸的食物因其易造成消化不良,因此要少吃。總之,考生平時的飲食習慣不要改變,可按照自己的飲食習慣進行適當的改動,但不要做太大的調整。
如何保證高考飲食
飲食多樣化
高考之前飲食要多樣化,不要挑食,切記不要吃過于冰冷的食物,以免腸胃受到刺激產生不適合腹瀉等癥狀,天氣炎熱我們可以喝綠豆湯來解暑。如果出現食欲不振的現象,可以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來增加食欲,以保證充足的營養攝入。
飲食要適中
不要以為學習消耗大就要多吃,在高考復習期間,我們消耗的是葡萄糖,如果吃的過多,會使血液進入消化系統,這時大腦等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就會犯困,影響我們備考狀態和學習效率。所以正餐以吃好為主,可以在餐后吃一些水果來保持體力。
飲食清淡少刺激
清淡的飲食可以讓我們身體的酸堿值保持平衡,不容易引起腸胃的不適。最好不要吃辛辣和有你的食物。
高考前如何科學飲食
考前最后一個月,考生的身體和精神都處于最大的緊繃狀態,能量和各種營養素的需要都超過成年人。因此,家長一定要注意學生的膳食營養,遵循“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適量”的原則。
但不少家長普遍存在著一些營養誤區,如認為大魚大肉就是營養、吃飽吃好就是營養合理,因此給孩子供給的油脂食品過多,特別是高熱量的洋快餐,學生長期食用,會造成性早熟、肥胖等癥狀。同時,一些偏遠農村地區,家長不懂營養結構,常常是賣了雞蛋給孩子買方便面,結果得不償失。
高考期間學生飲食菜譜
家長給孩子安排考前減壓餐時要掌握幾條基本的原則:主食吃夠數,一日250~500克;新鮮蔬菜水果不能少,一日500~750克(蔬菜500克,水果250克);肉類、蛋類100~150克左右;奶類(鮮奶、酸奶)一日250克左右;加些零食,如核桃、花生、腰果等堅果,或是巧克力等糖果,一日25克左右。
三餐
早餐:牛奶250毫升,煮雞蛋1個,饅頭1個,熗黃瓜1小碟。
中餐:米飯100~150克,白斬雞,豆干炒芹菜,拌海帶絲,雞蛋西紅柿湯。
晚餐:花卷1個,清蒸魚,炒香菇油菜,拌豆腐絲,紅豆粥1碗。
四餐
早餐:豆漿250毫升,煮雞蛋1個,油餅1個,熗白菜1小碟。
午餐:米飯100~150克,干燒鯉魚,素燒茄子,雞蛋紫菜湯。
晚餐:豬肉白菜水餃,醬牛肉,糖拌西紅柿。
加餐:酸奶或牛奶250毫升,餅干2~3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