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學重點薈萃之總論部分
3.民事法律行為
民事法律行為是民法和民法學的核心內容,其知識點也比較多,考生在復習時,對這一部分內容應當重點掌握。這部分內容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為的分類和形式、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附條件以及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無效民事行為和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及構成等。考生在復習本部分內容時,應當首先準確掌握各相關的概念。比如,對于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的概念及構成等。考生在復習本部分內容時,應當首先準確掌握各相關的概念。比如,對于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考生應當能夠準確記住它的概念和特征,能夠理解它和無效民事行為的區別,能夠掌握它的法律效力和被撤銷后的法律后果等。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
首先,應掌握公民的概念與本質;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是考生應當掌握的重點內容。特別是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分類、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民事行為能力的不同特點及比較,考生在復習時,更應當重點掌握。其他的如監護制度、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制度、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個人合伙及法人的設立、變更和終止也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5.代理
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在代理權限內與第三人為法律行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考生要注意準確掌握代理的概念,并根據此概念,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其他如代理的適用范圍和種類、代理權及其行使、無權代理的概念和無權代理的效力以及表見代理制度,這些都是本部分的重點內容。
6.訴訟時效
重點掌握時效和訴訟時效的概念、種類及其性質、訴訟時效的效力、訴訟時效和取得時效的區別、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的區別、訴訟時效的意義、訴訟時效的種類、訴訟時效期間的起算和訴訟時效期間的中止、中斷和延長、期間的概念、種類病情計算等。
專家建議考生們在目前這個階段要對這些內容有個大概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這樣的話,對于客觀題和主觀題的作答都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