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常見問題及應對方法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作文常見問題及應對方法
常見問題一:中心思想脫離材料
很多考生認為申論寫作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自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完全脫離材料內容和題干要求,這樣的文章也會被考官打入地牢。申論文章的寫作對象和核心需要嚴格的結合材料和題干要求。
常見問題二:語言內容空洞無物
在考生的作文中,比較嚴重的問題就是內容不夠充實。很多考生寫的作文從內容上而言,空無一物,對于要表達的內容泛泛而談,甚至會圍繞一句話,正說說,反說說,換個說法再說說,總而言之,沒有核心的論據可以支撐自己的觀點。
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點撥
技巧點撥一:確定中心思想是基石
每篇文章都有需要有中心思想,那么申論作文,當然也需要。除了上述問題之外,考試在寫作文時還會存在的問題就是,總以為對于作文而言,作文中的語言優美、詞藻華麗最為關鍵,這就犯了致命的錯誤。
申論文章的得分基礎是文章的核心思想,因此,只有先確定正確、準確的中心思想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技巧延伸:建議各位考生在確定文章中心思想時,既要結合題干要求,又要結合材料,這樣的文章中心思想才是最佳的。
技巧點撥二:使用論證方法是關鍵
文章的分析和論證常用方法有兩種,一是理證法,二是例證法。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眾多考生寫作時常用且非常好用的例證法。
運用例證法的好處:例證法申論文章寫作中,不僅是因為這種方法簡單好用,而且運用事例論證分論點,會讓文章更生動、形象。
例子的來源:申論文章中,我們常常是用案例對分論點進行分析,那么,案例常常有兩個來源的途徑,一個是可以來自考生自己的積累,包括:熱點事例,即當前正在發生的、大家廣泛討論的事件;經典故事,即古代的經典的故事,如司馬光砸缸、曾子殺豬教子等;自身經歷,即自己親身經歷的、看到的、聽到的事例。另一條途徑是材料,即考生可以選取材料中的案例來論證自己的分論點。
技巧延伸:正如前文所言,很多考生沒有積累,且即使有積累,在考場中也有可能發生不會用或者是用不好的情況,然而,材料中卻由很大部分的案例構成。因此,建議各位考生可以運用材料中的案例對分論點進行有效論證,但是在選擇和運用材料中案例時,要注意不要大范圍的抄襲,盡可能根據自己要論證的觀點進行選擇。
如何積累申論素材
一、 平時多留意身邊平凡小事
身邊經常發生的事情,都是社會現象,反映著社會問題,不一定要非常具體,只要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即可,均能夠成為寫作素材。
例如主題為“教育”.我們從身邊發生的平凡小事去入手。包括:“學校中的好學生與差學生”、“教育歧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師德問題”、“學校加班補課費”、“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等。
這些事件并不一定要說的非常具體,不一定要選取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它們可以是反映宏觀現象的詞匯,也可以作為論據。而且,選取來自與生活,難度會更小。
二、多積累社會新聞熱點事例
社會新聞熱點事例較之于身邊平凡小事,要更加具體一些,更有針對性一些。
例如主題為“創新”,我們就可以從具有創新性的新聞熱點事例作為作文素材。包括:“央視《我愛發明節目》”、“蘋果手機不斷更新換代”、“事業單位合同制”、“劃片就近入學政策” 、“校長教師論證制度”、“綠色信貸政策”等。
這些內容可以通過手機新聞客戶端、人民網、人民日報、半月談、地方報紙等多種方式積累。尤其是現代年青人依賴手機,我們就可以下載新聞手機客戶端,既方便有全面的積累素材。
三、多了解原理效應
原理效應反映社會客觀規律,往往具有普遍性,可能適合很多不同主題的作文寫作。
例如:
“木桶效應”告訴我們解決問題關鍵在于解決最短板,大多數的作文寫作都可以使用它。
“破窗效應”告訴我們問題要及時解決,否則容易帶來更大的負面影響。一般可以用在政府解決貪腐問題、企業自律加強職業道德、個人完善自身修養等。
“超限效應”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容易物極需反。一般用在政府要傾聽民意不要過度壓制、企業要關愛員工不要過度壓榨、學校和家長要愛護學生不要過大壓迫、個人要適當勞逸結合不要過度奔波等。
我們會發現原理效應的使用很靈活,且適用主題很多,建議考生可以多積累些熱門的原理效應。
四、適當背誦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非常高端的論證素材,可以提高文章的文采與內涵。但是,其難度在于:(1)記憶難;(2)內容多;(3)針對性難以把握。
往往考生背誦了很多名言警句,但是寫作文的主題稍稍有所變化,這些素材可能就無法使用了。
這里,建議大家可以多背誦“創新、改革”“愛國”“民生”“良好心態”“官民關系”等方面的名言警句,寫作文用到的幾率會大一些。
猜你感興趣:
1.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指導:高分作文,從不任性開始
2.公務員考試申論怎么復習 申論作文得分要點
3.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引用事例技巧
4.公務員考試申論文章寫作讀懂題干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