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申論試題及答案(2)
材料7
海南鸚哥嶺省級自然保護區成立于2004年7月,位于海南島中南部,面積50464公頃,為海南省陸地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2007年,27名大學生來到了鸚哥嶺,其中有2名博士、4名碩士、21名本科畢業生,他們是由海南省林業局面向全國高校招募來的,目的是要重建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工作站。
沉寂多年的鸚哥嶺從此熱鬧起來。一群朝氣蓬勃、有專業知識、致力于森林保護事業的大學生創造了奇跡。他們主動放棄大城市的優越生活,從全國各地來到條件艱苦的鸚哥嶺,克服缺水少電、氣候潮熱、交通不便等許許多多的困難,足跡踏遍了鸚哥嶺的山山水水,不懈奮斗重建保護區工作站。
經過4年多努力,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工作站終于有了自己的“檔案館”。27名大學生完成了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的動植物物種的勘探、采集工作,建起了鸚哥嶺森林資源數據庫和監測管理信息系統及檔案館,記錄到維管束植物2197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植物有坡壘、海南蘇鐵、臺灣蘇鐵、伯樂樹4種;國家II級保護植物有25種。記錄到脊椎動物431種,其中國家I級保護動物有云豹、蟒蛇、海南山鷓鴣、海南灰孔雀雉4種;國家II級保護動物45種。記錄到鸚哥嶺樹蛙等14種科學新種,還記錄到了輪葉三棱櫟等26個中國新記錄種,伯樂樹等178種海南新記錄種。
他們還組建起一支234人的“護林隊”,設置了鸚哥嶺禁漁區,同時還在鸚哥嶺大面積推廣“稻鴨共育”模式,建立“農業示范田”,積極推廣林下經濟,為黎族、苗族百姓脫貧致富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2012年5月4日,鸚哥嶺自然保護區工作站青年團體被授予第十六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海南省內掀起了一股向鸚哥嶺團隊學習的熱潮。鸚哥嶺團隊受邀走進國家林業局、清華大學、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部門與高校講述他們“堅守理想、奉獻青春”的勵志傳奇。
材料8
自2010年前后,一些接受過國內外頂尖教育的年輕一代精英們,開始在就業目光轉向那些“非主流”地帶,比如最基層的鄉村,以及那些聽起來并不高大上但他們卻喜歡的職業。
“85后”青年、美國耶魯大學畢業生秦玥飛已經在湖南衡陽的一個小山村中默默地當了兩年的“村官”。在這兩年間,秦玥飛為所在的衡山縣賀家鄉賀家山村募集到了80余萬元資金,幫鄉親們修建了灌溉良田的水渠,新建了一所田園風光式的敬老院。還為周邊4所學校就讀的700多名學生每人籌措了一臺平板電腦。秦玥飛因其出色的“政績”被直選為縣人大代表。
這兩年,一個由中國年輕人創辦、名為“陽光書屋”的公益組織也聲名鵲起。這家致力于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改善中國鄉村孩子教育不公平的公益組織的多名合伙人都是哈佛、耶魯等世界級名校的畢業生或在校生:它的聯合創始人和執行總監楊臨風曾就讀于北京四中、伊頓公學,2011年從哈佛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后,先是供職于波士頓咨詢公司(BCG),后辭職投身于“陽光書屋”的營運;劉禹琦,從斯坦福大學大三休學,為“陽光書屋”全職工作;朱若辰,杜克大學畢業,高中畢業時就有一顆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楊歌,高中時獲得過北京“獎”,耶魯大學畢業后,繼續在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博士……
外界也許很難理解,這群出身于優裕家境、接受過頂尖教育的年輕人,選擇的不是代表著財富和權力的華爾街、金融行業、世界500強、上市公司,而是中國偏遠農村的孩子們的教育。然而,這或許正開啟著走向未來的一種新的、規模不大但新潮的社會趨勢。越來越多成長于豐裕社會的“85后”們,以及更年輕的一代人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開始去選擇一種能把個人的小興趣與這個時代的大責任相契合的生活。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好一點,但前提是國家好一些、社會上最弱勢群體他們能夠好一些。”在談及為何創辦“陽光書屋”時,楊臨風說。中國現在的城市化率已超過50%了,未來要達到80%甚至更多,也就是說,還有30%的中國人口要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去,而目前生活在農村的這些孩子們,將是未來中國變革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如果他們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有足夠的理解力、沒有足夠的創造力的話,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沒有辦法進行下去的。所以,他非常關注怎么能在盡量加強整個中國基層教育的基礎上,“讓這些將來會走入到城市生活中的農村學生也能夠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共同工作,一起把中國建設得更好”。
這群充滿著理想的年輕人,在面對中國基層的真實社會情景時,又表現出對現實世界的驚人的理解力,秦玥飛在湖南擔任村官后,地方上的一些干部想邀請這位耶魯畢業的高材生去做有關經濟形勢的報告,但他婉拒了:“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本科畢業生,耶魯是名校這不錯,可一個本科生又懂些什么東西呢?哪有什么膽量和能力來縱論經濟形勢呢!”
“陽光書屋”的運作模式是,通過免費向農村試點學校的學生們發放平板電腦這個終端設備,將北京四中等名校的教育資源同步“傳送”給農村孩子們。在為農村的孩子們提供課件資源時,創辦者們最初是想提供幫助農村的孩子們提高“素質教育”的內容,但后來增加了對提高孩子們考試分數有幫助的、更為實用的知識。他們在一些硬件設施細節的處理上也頗為用心,比如,為了適應農村學校電源插座少的現實,他們開發設計了充電箱,能把一個教室內所有的平板電腦放在一起充電。而當初為了注冊這家非營利公益組織,楊臨風他們跑了整整14個月,“非常的艱苦,每天各種磨”,但很少有人有過怨言。
材料9
某知名人士在大學的一次演講,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以下是演講內容節選:
我知道現在很多人在探討說現在年輕人不容易等等,我非常理解,全社會應該關愛你們,但是,不必溺愛,我想反問的是,有哪一代的青春是容易的呢?這一代的年輕人因為擁有互聯網,已經可以使自己所有的壓力和委屈展現在世人的面前,讓大家聽得到你們的委屈……我們那一代,再往上更高的一代,我們哪一代人的青春敢拿出來說一說呢?
有很多人說,現在的蟻族很難,漂泊在北京,實在不行就回老家等等。我們那一代人連成為蟻族的條件都不具備,因為我們解決不了戶口,沒有糧票,必須遣返回原籍,工作都是定向的,人不擁有自由,連痛苦的權利都沒有。你們現在起碼還擁有痛苦的權利。然而有人說,哎喲,我們現在買不起房子,房價太高了,我們太痛苦了!我們那一代人就沒有想過買房子的事,因為這不可能,另外還有一點,誰說二十七八歲的人就可以買得起房子了,誰能在全世界找著二十幾歲就可以買得起房子的國家……
我覺得人的一生就是畢業了,住宿舍,然后找個小窩,租房子,兩口子慢慢住廉租房、經濟適用房,最后有了自己的大房子。很多發達國家的人一般是四十來歲才可能擁有自己比較穩定的住房,或者用貸款要交一輩子。我們就非常性急,但是我們又做不到,因為我們的人口更多。本人是在租了八年的房子之后,才擁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那時我都32歲了。按理說,我這還算是條件不錯的。
季羨林老先生他們年輕的時候去德國,二戰發生了,十年回不來國家,母親再也見不著……那你說,哪一代人的青春容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
三、作答要求
(一)某市準備設立面向“80后”“90后”年輕人的心理減壓輔導熱線,以引導他們正確面對工作、生活中的各種壓力或困惑。請你結合“給定資料1~4”,指出該心理熱線應該著重關注哪些壓力或困惑。(15分)
要求:概括全面準確,條理清晰,不超過200字。
(二)“給定資料5”中談到,“博士生逃離科研選擇去當中學教師”的現象引發了社會熱議。請你參考給定資料,對這一現象進行評析。(20分)
要求:觀點明確,分析透徹,不超過300字。
(三)某報紙制作一版名為“新青年”的專欄,請你根據“給定資料6~8”,以“為新青年的選擇喝彩”為題目,為這個專欄寫一篇點評。
要求:觀點明確,簡明深刻;緊扣材料,重點突出;語言流暢,有邏輯性;不超過500字。
(四)“給定資料9”結尾寫道:“沒有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請你結合對這句話的理解和思考,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40分)
要求:觀點明確,論述深刻;參考“給定資料”,但不拘泥于“給定資料”;結構完整,思路清晰;字數在1000~1200字。
下一頁更多有關“山東公務員申論試題及答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