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及答案
上海公務員申論模擬題
2.根據國外經驗,經濟利益驅動能快速推進垃圾分類。如何用經濟杠桿撬動垃圾分類與回收,是當前應深入研究與積極探索的課題。近日,南京市屆城市治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召開,針對垃圾分類議題進行討論。會上,全體委員了深化垃圾分類的新決議:市民向物業、社區送可回收垃圾將得到獎勵。據了解,南京市推行垃圾分類已近兩年,但效果并不盡如人意,許多市民對此欠缺積極性。總結經驗,南京市開始償試用經濟杠桿來調動市民參與垃圾分類回收的積極性。
一石激起千層浪,南京市的做法在全國引起討論。為何南京的“垃圾分類有獎勵”會讓人耳目一新,引起廣泛關注?有專家說,這種做法更投合百姓的心理,也符合世界潮流。因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做得比較好的國家除了靠罰款,也會靠獎勵來引導市民養成好習慣。
與南京市類似,上海市推出了“綠色賬戶”這種激勵機制。全市有近1500個小區、企事業單位、公園、學校、菜場參與,平均每月開展一次垃圾分類主題宣傳和回收活動,居民交納可回收廢品,可獲小禮物或綠色賬戶積分。到目前為止,綠色賬戶網站上的市民注冊量達到了4.3萬人次。小禮物雖不顯眼,一塊肥皂、一個環保袋、一盆小綠植、一張收費公園的門票,但卻可喚起公眾的參與熱情。不過,據媒體報道,綠色賬戶活動老年人參與多,年輕白領對小禮物的刺激往往無動于衷。激勵機制未能體現等價交換原則,只能作為一種簡單的獎勵,其作用是有局限性的。如何讓激勵機制更加科學,的確是需要考慮的。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研究所教授何品晶告訴記者,要想用好經濟杠桿,必須考慮價值因素。收費是個敏感話題,但是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卻是繞不過的一關,那些垃圾處理水平較高的國家都在收“垃圾費”,它促使居民開始關心自己的垃圾產生量。比如美國政府環境保護署推行的是叫做“多扔多付”的體系,在瑞士,丟垃圾需要付錢,如同寄信要貼郵票一樣被人所接受。關于垃圾收費這個問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當前居民主要關心:城市垃圾處理成本怎么測算?收多少錢才合理?由誰來收費和監管?收走的費用怎么花,老百姓能得到什么?收費要不要進行聽證?目前在這些方面國內還沒有成熟的做法,大家都在探索。
3.端午假期,連日大雨稍稍沖淡了貴嶼鎮空氣中嗆人的味道,但北港河的河水依然如墨汁一般。幾年前,這里就不能再扒龍舟了。一個月前,省監察廳、環保廳連續第二年將S市潮陽區貴嶼鎮的污染整治列入十大環保督辦案件。央視隨后報道稱,這里90%以上的兒童曾受過重金屬污染。
午飯后,小睡片刻的阿健如往常一樣從三樓下到一樓工廠。阿健家的房子有4層,上面兩層住人、下面兩層則是倉庫和拆解場。“住得高一些,味道沒那么濃。貴嶼的小作坊差不多都這樣。”阿健說。
100多平方米的一樓大廳里,數以千計的手機主板被堆放在塑料筐中,七八名工人用小型電熱器烘烤墊板,并用鑷子把板上的電容、電極管等有用電子元件取下,分別放進不同的碗盤等器皿中。由于大量使用加熱器和鼓風機,大廳里彌漫著一股塑料的焦臭味。在店門口的玻璃柜里,10多種拆解下來的電子元件用塑料袋封裝后擺放得整整齊齊。阿健說,這些元件每天都會大量批發往深圳華強北和北京中關村等國內大型電子市場,一年利潤大概有三四十萬元。27歲的阿健幾乎伴隨著貴嶼的電子廢物拆解產業一同成長。小時候,他看到一車車廢舊電器拉進村,又變成一袋袋電子原件送出村,一進一出之間,不少人賺足了鈔票、蓋起了樓房。阿健的父母在上世紀90年代也加入了廢舊物品回收拆解的行列。高中畢業后,阿健不想念書,就選擇了留在家里照看生意。
走在貴嶼鎮街頭,像阿健家這樣從事廢物回收與拆解的家庭作坊隨處可見,不同的村還各自形成了不同的“主業”。比如龍港、仙彭、仙馬、渡頭等幾個村主要做廢舊塑料回收生意,而華美、北林、南陽等村則主要從事電子垃圾拆解。潮陽區政府近期進行的一次統計顯示,貴嶼鎮從事廢舊電子電器及塑料拆解加工的經營戶有5169家,13萬居民中有6萬人從事相關產業,全年拆解廢物量超過100萬噸。對于拆解業造成的環境污染,阿健不愿多談,只是強調自己的作坊“其實沒有那么毒”。“我們拆電子元件的工藝是原始了點,但是污染不大,像‘酸洗’啊、‘燒板’啊什么的,我們是不做的。”阿健說。
曾擔任貴嶼鎮黨委書記的張楚豐表示,拆解完原件的電路板,仍有一些貴金屬可以再利用,所謂“酸洗”和“燒板”,就是用硫酸等酸液萃取或者高溫烘烤的辦法提取出貴金屬,這兩種方式污染極大。但貴嶼此前存在大量非法“酸洗”場和“燒板”高爐。
貴嶼鎮內的北港河是練江支流,曾有大批非法“酸洗”加工場聚集在河邊。當地村民說,以前端午節村民還能在北港河扒龍舟,現在走到河邊都感到惡心。來自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貴嶼新鄉、聯堤、北林、新厝、后望、湄洲、鳳新、鳳港等村已經成為土壤重污染區;北港河東西向貴嶼鎮境內河段、北港河靠近貴嶼鎮邊界河段中上游、練江內溪沖溝出口處河段以及練江下游水渠出口處河段,均因為“酸洗”等因素而導致水體和底泥中重金屬含量較高,成為重污染河段。貴嶼這座“電子垃圾之都”的轉型之路,仍是披滿荊棘。
4.2013年6月5日,在S市環保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該局局長黃騰遠說,環保部門正在對貴嶼電子垃圾處理進行全面整治,但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需要一個長期過程。
事實上,貴嶼的環境問題已引起了國家和省的高度關注。2012年3月底,廣東省環保廳和監察廳宣布,對貴嶼鎮電子廢物污染問題實施掛牌督辦。截至2013年6月,貴嶼已搗毀酸洗加工場52宗、拆除焚燒電路板高爐6條,查獲非法酸液60噸,刑拘責任人11名,其中5人被判處有期徒刑。
“這一年政府確實查得比以前嚴多了,起碼公開的‘酸洗’基本看不到了。”阿健說,當地政府還對所有家庭作坊進行了登記并強制整改。阿健的工廠被要求添加集氣罩等生產設備,并且補辦環評手續和工商、稅務登記。
潮陽區委負責分管環境保護工作的姚佐雄介紹說,電子廢物拆解是貴嶼大多數群眾維持生計的手段,一刀切關閉所有作坊并不現實,而且在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循環經濟,也符合國家和省的有關政策。潮陽區近期內主要是嚴格取締“酸洗”、“燒板”等野蠻拆解行為,同時督促污染比較輕微的作坊實施整改。“以前貴嶼的拆解企業,絕大部分是沒有合法手續的。這次整改,正好做一個摸底,先把那些愿意整改也有能力整改的,納入到政府有效監管之中。”姚佐雄說。
據潮陽區提供的數據,在5169家拆解企業中,有2143家企業由于拒絕整改或者污染嚴重而被取締,列入整改的3026家企業中,有3006家已經完成整改,其中環評的2524家、辦理工商登記和稅務登記的分別有1332家和1155家。
姚佐雄也承認,目前的措施仍然存在監管漏洞,而且是治標不治本。目前貴嶼鎮既沒有專門的危險廢物處理廠和廢氣處理中心,也沒有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等市政基礎設施,即使采用集氣罩、硬底化等措施,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后還是直接排放。
更為嚴峻的問題在于,由于缺乏完整有序的回收利用體系,拆解完電子原件的電路板正在從貴嶼向周邊地區流散,成為新的污染源。在貴嶼當地了解到,有不法分子專門從貴嶼的小作坊收購拆解后的電路板,轉運到澄海、揭陽、饒平等地再偷偷進行“酸洗”或者“燒板”。“所以說貴嶼的整治,影響到全省的環境。”姚佐雄表示,好的解決辦法應該是在貴嶼建立健康有序的循環經濟產業模式。
被寄予厚望的循環經濟產業園為何推進如此緩慢?張楚豐無奈地說,目前上級領導對貴嶼的污染、產業發展、居民生活影響,都非常關注,而發展循環經濟真正需要的技術、資金、政策卻又顯得太少太少。
據姚佐雄介紹,目前貴嶼鎮的生活污水處理廠項目已完成選址,正委托中國市政中南設計研究總院設計建筑方案;鎮垃圾填埋場也正在辦理紅線圖和環評等手續。汕頭市則已經組織選定原污染農田、河流等多處重金屬污染地區開展修復試點。其中土壤修復試點選在聯堤村,河流修復試點選擇了北港河部分河段,相關工作已經啟動。此外,“濕法提取貴金屬項目”即將投產,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替代落后的“燒板”和“酸洗”,避免拆解后留下的電路板又流到其他地區產生污染。
5.垃圾正在成為全球性環境問題。有關資料表明:全球每年約產生城市生活垃圾12億噸。中國每年產生的垃圾近10億噸,且增長迅速。統計表明,全國垃圾積累量超過60億噸,侵占了300多萬畝土地。目前,在我國600多個大中城市中,有2/3的城市被垃圾圍城。
在瑞典,每戶家庭中都有多個垃圾桶,來分類回收諸如可直接回收利用廢物、可燃性廢物、可降解性廢物及有害廢物等各種廢物。在瑞典的居民小區中通常設有專門的垃圾房,每個垃圾房中都會有8~10個不同的箱子,分別針對普通紙(報紙、打印紙等)、紙包裝(牛奶、果汁包裝紙等)、塑料、玻璃、舊藥品、危險品及環境污染物品、電子垃圾、粗垃圾、廚余垃圾、植物等不同種類的垃圾進行回收。為了避免垃圾回收時的分類混亂,瑞典政府對垃圾容器進行了重新設計從而緩解了垃圾分類混亂的現象,例如,把扔瓶罐的容器口設計成小孔狀的,把扔硬紙盒和紙板箱的容器口設計成信封狀的,這樣一來,回收時不同種類的垃圾在形狀上就做出了很好的區分。此外,瑞典所有中大型超市都設有垃圾回收站。這里會分門別類擺放著許多垃圾箱,上面標明專“吃”某種垃圾。有的回收金屬類包裝盒,有的回收報紙雜志,有的回收塑料包裝瓶和罐等。在瑞典如果有一件商品你覺得不再需要了,但是可能對其他人有用,不管是自行車還是微波爐,你都可以放到一個公用的“交流廢物間”里,一個居住小區有一個這樣的公用的小屋子,這樣的交流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物盡其用”。瑞典的垃圾處理法律共分為三個層次:(1)歐盟法。如歐盟《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的指令))(WEEE)等。(2)瑞典環保法典。本法典規定了瑞典垃圾處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市政府的責任、處理垃圾的總原則等;法典授權市議會制訂自己的垃圾管理、收費等規定,并同時對市議會制訂規定的程序做了詳盡的規定;為了使法典得到認真執行,還專章規定了監督機制,對其目的、執行部門、執行程序及相互配合等都作了規定。(3)市政府的實施細則。瑞典的各個城市都根據國家法律,結合本地實際制訂本市的實施細則,以利實際操作。除法律外,瑞典還制訂了諸如“押金回收”制度、生態環保標志制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第三方機構評估制度、垃圾收集與處置技術方案與標準等閻一系列有關減少垃圾產生,提高回收利用率與消減垃圾處理過程中造成二次污染的制度。
6.20世代70年代以前,瑞典的垃圾處理模式與我國的基本相同,垃圾管理與處置是一種政府行為,由政府設立的公共清潔部門負責,但隨著瑞典社會的發展,這種模式越來越不適應經濟與環境發展的需求,日益上漲的處置成本及緊缺的土地資源,迫使政府尋求新的垃圾處理方式。于是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一種全新的地區性的政府間合作與政企合作股份制垃圾處理公司運營模型在瑞典產生,在這一新型的垃圾處理運營模式下政企間各自的權責利益均得到合理的強化和優化,而且也使環境目標規劃、垃圾處理投資、設施建設運營以及全過程動態管理實現了有機的協調與互補。在企業趨利機制及政府監管機制的雙重驅動下,進一步促進了垃圾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與無害化目標的實現。瑞典垃圾處理依難易程度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再生利用、生物處置、焚燒技術及填埋等。由于在廢棄物回收、生物處理、垃圾焚燒領域科技先進,后填埋處理的比例并不高,據統計瑞典全國每年要處理 200多萬噸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其中大部分被焚燒,產生0.9億kwh電力,10.2億kwh的熱能,可為瑞典提供20%的集中供熱。約40萬噸的生活垃圾被生物處理,產生16萬MWh的生物氣體。垃圾生物處理過程中留下的殘渣,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肥料,目前瑞典年產垃圾殘渣在30萬噸左右,其中98%用于農業生產,其余的脫水或作堆肥,用于改良土壤。先進的垃圾處理技術也帶動了瑞典垃圾處理產業的發展,據統計瑞典環保產業產值已近400億美元,其中垃圾處理和再生循環產值占到40%以上。世界各國在垃圾處理方面的經驗告訴我們垃圾的處理其難點不在于技術而在于人的意識,只有對垃圾產生和處理在思想上正確認識,才能從行動上真正消除垃圾的危害。而這種認知上的進步、行動上的落實則需要系統教育,提高全民環境保護意識才能實現。瑞典政府非常注重對全民族的教育,自小學三年級便開始學習垃圾分類處理的相關知識,使民眾從小就認識垃圾的危害性,了解各種垃圾的不同用途。此外,政府還編制了垃圾收集及基礎處理宣傳冊發給居民,使居民便于掌握相關知識,從而在源頭上減少垃圾產生。
7.2013年11月14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青島董家口區域循環經濟發展總體規劃》,明確要求“把青島董家口區域打造成區域經濟優化發展的典型示范”。發展循環經濟,董家口經濟區將建設成為一個城市功能組團區劃明晰、區域內循環與區域外循環兼顧、區域開發與環境保護相結合,擁有完善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的國家級循環經濟示范區。
12月6日,董家口經濟區管委招商投資吳顯燁介紹,所謂循環經濟,通俗點說就是“變廢為寶”,董家口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任務,主要是構建4大循環經濟體系,分別是企業內部的“小循環”、企業間的“中循環”,區域間,公用設施間的“大循環”。他舉例說,像青島港董家口分公司、海晶化工、青鋼等幾家大型企業,在選址和未來合作規劃上已達成協議,共用一個發電廠,一個污水廠等公共設施,資源共用既避免資本重置,又利于生態保護。
在董家口經濟區,跨區域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日漸頻繁。青鋼集團整體搬遷之前,向青島前灣港運送鋼材,每天需要幾十輛大型汽車。現在建設中的青鋼新址,已開始建設連接董家口港的運貨皮帶,陸路運輸與水路運輸相結合,大大促進了資源節約。
吳顯燁表示,在今后的循環經濟發展過程中,董家口經濟區將貫徹先規劃后建設的思路,充分發揮這些項目在節能減排、資源循環利用等新技術應用上的示范帶動作用,發揮在循環體經濟體系構建和產業集群形成中的支撐和產業集聚優勢。
沿著寬闊的中心路走進董家口港區,一個超大的蓄水池引起了記者注意。青島港集團董家口分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楊風廣介紹,這個蓄水池有1268立方米,是專門用于船舶壓載淡水的回收。這家分公司還積極研究,與周邊配套管線的聯控優化設計,進一步提升了回收池的綜合利用功能,不僅能夠滿足周邊堆場噴淋抑塵及碼頭環保等的用水,還可以向前方泵站集水池補充水源。
蓄水池投入使用后,董家口分公司每月可收集船舶淡水壓載水約4000噸,每年可回收4.8萬噸壓載水,同時加上配套雨水溝,每年可回收3000噸雨水,按照自來水費5.5元/噸,扣除水處理成本設備、電費、藥劑、人工等0.9元/噸,每年可節約水費23.5萬元,解決企業80%的日常用水。青島港集團董家口分公司還利用堆場每年用下來7萬噸的廢舊篷布,制作壓垛的“珍珠帶”,每年能省出20多萬元。楊風廣表示,這些僅僅是公司循環經濟實施的一部分。
8.在青鋼環保搬遷項目鳥瞰圖前,青鋼集團副總經理劉鐵牛指著不同廠區,一一講解公司的循環經濟情況。他說,青鋼搬遷決不是簡單的空間移動,而是建成國內鋼鐵企業循環經濟示范基地,建成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企業。
“搬遷后,發展節能環保新產業,可以使廢氣變成錢,廢渣變成磚,廢水實現循環利用。”他說,公司已投資20.5億元配套建設15項重大節能工程,實現工業物質和能源的綜合循環高效利用,創造大價值。
在“廢煙廢氣”治理方面,青鋼將建設煤氣回收利用項目,生產過程中的高爐煤氣和轉爐煤氣,作為二次能源全部實現回收利用;在余熱利用方面,在國內率先對燒結機煙道高溫風箱余熱進行回收后發電,高爐沖渣水余熱、轉爐煙道余熱、白灰窯尾余熱和加熱爐煙道余熱也都實現了回收利用,還將建立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設備。青鋼正常用電一個月電費就將近1億元,新址搬遷后,企業用電的70%將自足供應。
鋼鐵工業是高排放行業,其主要排放就包括固體廢棄物,細分為高爐渣、鋼渣、轉爐塵泥等,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劉鐵牛介紹,在青鋼集團,這些廢棄物“各有去處”:高爐渣、鋼渣作為雙摻超細粉、鋼渣混凝土砌塊的原料,生產水泥、磚;轉爐塵泥及煉鋼、軋鋼產生的氧化鐵皮因為含鐵較高,全部回用于燒結配料回收鐵資源;燒結機頭除塵灰用于提取氯化鉀,不僅減少粉塵排放量,也為生產鉀肥提供原料。劉鐵牛透露,青鋼將在2015年全部完成搬遷,到時廢氣、廢水、固體廢物等資源得到全面的治理和綜合高效循環利用,年實現循環經濟效益約9.6億元。
作答要求
一、認真閱讀“給定資料1、2”,分析概括我國生活垃圾分類陷入尷尬境地的原因。(15分)
要求:概括準確,內容全面,條理清晰。不超過300字。
二、“給定資料5、6”介紹了國外處理生活垃圾的一些做法。請簡要分析這些做法對我國有哪些借鑒意義。(20分)
要求:分析到位,言簡意賅,具有針對性。不超過400字。
三、假設你是S市政府主管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3、4”,草擬一份《S市電子廢物污染綜合整治方案》。(25分)
要求:概括準確,措施得當,條理清晰,不要求規范格式。不超過600字。
四、請結合對全部“給定資料”的理解和思考,以《話“共贏”》為題,圍繞“循環經濟”問題撰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觀點鮮明,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