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廣東省鄉鎮公務員申論考試真題和答案
……
材料2
近年來,農村的種糧大戶在繁榮農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了經濟效益,也給原土地承包戶和受雇農民帶來了實惠。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在生產經營中也面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困難。
種糧大戶馬功成看上去精明強干,卻連續換了3個地方承包土地,至今仍然虧損。2008年,馬功成在A鎮承包了100畝土地,但因水利設施不到位,農田的灌溉很成問題,收成非常不理想,兩年下來,虧了近5萬元。2010年,他又流轉了80畝土地,租金是600元一畝,涉及到3個村。這次,馬功成開始重視農田水利建設,“我們這里農田地勢較低,容易內澇。去年我就花3萬多元自己帶著兒子去修整排水溝。”然而,由于資金較為緊張,馬功成沒有進行大規模的農田基礎設施改造,結果收成沒有起色,沒賺到什么錢。
……
材料3
隨著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在許多地方,家庭農場正在悄然興起。作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以農民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主要進行種養業專業化生產,其經營者大都接受過專業培訓。它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轉土地,從事規模化、集約化、商品化農業生產,具有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是農戶家庭承包經營的升級版。
在B縣。通過土地流轉已擁有上百畝土地的“農場主”有20多個。大同村的劉明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年來,村里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外出打工,大量土地閑置甚至撂荒。看到這個情況后,劉明萌生了把閑置土地流轉過來種植沙糖桔致富的想法。通過與村民們商量,他在村里以每畝地200元到300元不等的價格租賃撂荒的土地200多畝,集中起來種沙糖桔,平時的果園種植和管理主要靠他和他妻子以及其他家庭成員,農忙時忙不過來,就雇請兩三位農民幫忙。一年下來,除去化肥、農藥等成本,劉明的經營收入達到近40萬元。
……
材料4
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于2010年8月12日注冊成立,注冊資金達560萬元,近年來,該合作社以種植當地名產紅心蜜柚為支柱產業,積極為社員提供技術培訓、統一銷售等服務。合作社成員從組建初期的10多戶發展到現在的200多戶,并擁有3000多畝柚園。2013年,該合作社實現銷售5000多萬元、利潤180多萬元,助農增收近300萬元,受到廣大社員一致好評。合作社被評為“2013年度先進工作者”。
……
材料5
5年前,C縣西山村村民錢光明流轉了30畝土地,搞起了蔬菜種植,并加入了一家合作社。“當時不知道合作社是怎么回事,覺得對自己沒有什么壞處,也不用交錢,就把身份證借給別人用了一下。合作社成立后,自己糊里糊涂成了合作社的一員。”錢光明說,“合作社理事長組建合作社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得到點補貼。成立3年多來,合作社并沒有實際運轉,不過是個‘空殼’。”這類“空殼社”沒有給農民帶來任何幫助,動搖了一些農民對合作社的信心。
材料6
在農業產業化領域的諸多探索中,D縣以龍頭企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實踐,頗為引人注目。
在D縣,某知名農業龍頭企業率先采用了“公司+農戶”的農業產業化模式。數年后,該企業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和幫扶作用,通過為養雞戶提供無償資助、銀行貸款擔保,幫助養雞戶健身標準化的家庭農場,把個體農戶的小規模生產升級為家庭農場,將“公司+農戶”的模式提升為“公司+家庭農場”的模式,既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增加了農戶收入。如今,該企業還嘗試另一種合作模式——由企業和村集體合作建設養殖示范小區,擴大企業和農戶的“雙贏”局面。
……
材料7
近年來,一些農村出現了新興的“立體經營模式”。
在某村,村民林澤海和家人正在半山腰上熱火朝天地做木工活。“這些是用來搭建雞棚的,為林下養雞做準備。在山頂,我還準備修幾間小木屋,供游客休息……”談起自己的“山外山”立體農產,李澤海難以抑制自己內心的激動。
……
材料8
在不少農村地區,一些村民利用當地資源,加上富有創意的點子,走上了發展特色經濟的道路。
2013年,E縣農場主張宏強在自己的葛根基地飼養了20多頭葛根豬。這些豬全部敞開放養,不喂飼料,只刨食葛根藤葉和下腳料。10個月后出欄,豬肉肉質鮮美,受到當地消費者的歡迎,每頭葛根豬的售價高達8000多元。除去成本,1頭豬純利潤近2000元。目前,類似于茶香豬、野豬、有機豬、黑鶩、瘦身雞等特色養殖以及食用菌盆號、草莓盆號等特色種植,在當地屢見不鮮。
……
問題一:假如你是A鎮的一名鄉鎮干部,請根據材料2為當地政府幫助種糧大戶走出經營困境提出建議。(20分)
要求:建議合理,針對性強,條理清晰,表達準確,不超過200字。
問題二:請根據材料4,分析說明西源水果產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30分)
要求:分析全面,說明透徹,條理清晰,表達準確,不超過200字。
問題三:請根據全部給定資料,結合你對粵東西北地區的了解,圍繞“農村經濟發展”這一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1.以給定資料為基礎,主題明確,思想性強。
2.論點鮮明,論據確鑿,論證嚴密,合乎邏輯。
3.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
4.篇幅在800字左右。
答案:
問題一:假如你是A鎮的一名鄉鎮干部,請根據材料2,為當地政府幫助種糧大戶走出經營困境提出建議(20分)
要求:建議合理,針對性強,條理清晰,表達準確,不超過200字。
【解析】
答案要點來源于材料2,其他材料可做語言上的參考。本題主要是根據問題提對策,材料2中列舉了種糧大戶在生產經營中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困難,針對這些困難提出對策,保證對策的針對性。
水利設施不到位,農田灌溉成問題,收成不理想——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
資金較為緊張,沒有進行較大規模的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少,沒有資金改善生產條件——解決資金問題;
基層農機站服務人手少,服務能力不足,不能提供技術支持,種糧戶自己技術不過關——解決技術問題,增派基層農技站服務人手,增強服務能力,提供技術支持,對種糧大戶進行專業培訓,如秧苗培育技術和種植技術,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
受臺風影響,農田被淹,損失很大——給水稻上保險,增強農戶抵御風險的能力,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水稻種植規模不大——擴大種糧規模,產生規模效應。
最后按照總分結構書寫答案,分條列項,使得條理清楚。
【答案】
為幫助種糧大戶走出困境,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如水利設施;二是解決技術問題,增派基層農技站服務人手,增強服務能力,提供技術支持,對種糧大戶進行專業培訓,如秧苗培育技術和種植技術,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三是解決資金問題,提供農業補助,降低農業貸款門檻,改善生產條件;四是給水稻上保險,增強農戶抵御風險的能力,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五是擴大種糧規模,產生規模效應。(共198字)
問題二:請根據材料4,分析說明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的成功經驗。(30分)
要求:分析全面,說明透徹,條理清晰,表達準確。不超過200字。
【解析】
材料4共有6個自然段,為總分結構。材料脈絡較為清晰,第1自然段為總,概括敘述了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成立之后取得的成績。第2自然段講述科學管理方面的內容,制定技術管理統一、農藥和肥料統一、銷售管理統一的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內容;第3自然段講述技術指導,通過引進來走出去,開展農技培訓和交流;第4自然段主要內容為品牌化經營和農超對接;第5自然段為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出臺扶持政策,并加大資金扶持,為其取得成功提供幫助;第6自然段,籌建生態園,開展多元化經營,種植多種植物,開展觀光旅游、采摘、特色餐飲、垂釣等。
【答案】
西源水果專業合作社的經驗為:一是政府重視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出臺扶持政策,并加大資金扶持,為其取得成功提供幫助;二是科學管理,制定技術管理統一、農藥和肥料統一、銷售管理統一的管理制度;三是通過引進來走出去,開展農技培訓和交流;四是農超對接,水果統一銷售率逐年提高,提高了產品的價格;五是打造核心品牌,實現品牌化和標準化;六是建設農業生態園,種植多種植物,開展觀光旅游、采摘,特色餐飲等。
問題三:請根據全部給定材料,結合你對粵東西北地區的了解,圍繞“農村經濟發展”這一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50分)
要求:1.以給定材料為基礎,主題明確,思想性強;
2.論點鮮明,論據確鑿,論證嚴密,合乎邏輯;
3.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
4.篇幅在800字左右。
【范文】
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讓農民分享現代化成果
當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正在全面推進,進展迅速,勢頭良好。然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村勞動力快速向外轉移,不少農村出現務農勞動力老齡化和農業生產兼業化的現象,“誰來種地”的現象突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現代化經濟發展在不少地方面臨挑戰。因此,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必須加快研究和努力解決突出問題,讓農民分享現代化成果。
首先,鞏固、完善和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從目前的調研情況看,種養結合型的家庭農場較為普遍,但是由于每一項的種養規模都不大,按照現有的農業扶持政策,這個群體很難獲得政策扶持。因此,積極探索針對家庭農場的扶持政策迫在眉睫。必須增加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進一步加大對財政困難縣鄉和產糧大縣的支持力度。
其次,加大對農村農業投入力度。近年來,農村的種糧大戶在繁榮農村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他們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了經濟效益。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也在生產經營中面臨著不少問題,如基礎設施較差、資金較為緊張、服務人手不足等。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必須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于農村的增量要繼續高于上年,土地出讓收入用于農村建設的增量要繼續高于上年。
再次,加快農業科技進步。隨著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在許多地方,家庭農場正在悄然興起。作為新興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以農民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主要進行種養業專業化生產,其經營者大都接受過專業培訓。他們具有較高的經營管理水平和和生產效率,因此,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可以進一步推廣這種家庭農場經營方式,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支持農業科技項目,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完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鼓勵農業科技進村入戶。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是國家領導以及所有百姓最關注的話題,發展農村經濟也是勢在必行,是當代社會的重中之重。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我們需要在鞏固、完善和加強支農惠農政策的基礎上,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力度,同時,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如此這般,最終讓農民與市民共享經濟社會的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