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西藏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
2017西藏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一)
一段“太原警察打人”的視頻在網絡傳播。后經查明,這是一起因停車糾紛而引發的妨害公務案件。針對這一事件6月3日,四川平昌縣公安局官方微博“平昌公安”予以聲援:“遇到警察執法,請不要隨意拍攝,因為法律不允許!”該局官微引用法律條文稱,這屬于妨礙執法民警執行職務的行為,人民警察可以口頭警告違法行為人停止違法行為,并將違法行為人傳喚至公安機關處理。但是最近,公安部明確表示,面對群眾圍觀拍攝不影響執法,民警不得干涉。
【預測題目】
對于公安部的這項決定,請問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我認為,“民警執法不得干涉群眾拍攝”是依法還權于民的做法。
首先, 在很多案例當中,我們看到圍觀群眾的手機被沒收,甚至有記者的相機被清空,有的甚至對拍攝執法過程的民眾和記者拳腳相加,性質相當惡劣。出現這種情況一是部分執法者特權思想嚴重,無視民眾的正當權利。二是其自身的執法過程,自己都知道經不起推敲、經不起檢驗、經不起監督。是用強制的手段,掩蓋自己的執法不規范。所以人民群眾對此是非常反感。 而今,公安部要求民警要習慣在鏡頭下執法,實際上就是要求民警習慣在監督下執法,讓執法過程經得起民眾監督,經得起法治檢驗。
其次,公安部這個規定,其實本身就是民眾應有的權利。只不過一直以來,這個權利,被一部分執法人員給占有了,或者說多多少少被剝奪了。出臺此項規定很有必要。它不僅是個技巧問題,更是執法能力、執法公信力的問題。是執法者怎么做到自己不要違法。這一點,對于規范公安隊伍執法尺度、執法紀律,都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的。
再次,公安執法當中的不規范、甚至執法違法,直接損害的是執法公信力和警民關系。更有甚者,使得民眾抵觸執法的情緒越來越重。而民眾當中,法治意識在逐步提高,過去那種執法的隨意性、那種強制粗暴性,也不可能在越來越覺醒的法治社會所行得通。所以,解鈴還須系鈴人。這個結,必須由公安隊伍自身來解決,必須從規范公安執法的合法性來解決。這個解決問題的方向是正確的。
最后,不論是公安機關也好、城管執法部門也好,都應該真正看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和問題,看到群眾的期待,做到能夠正確認識并使用手中的公權力,在執法過程中,必須忠實于法律、忠實于法治。這個問題,一些最終被關進法治籠子里的公安執法人員,已經給公安執法隊伍提供了樣本。比如雷洋案。
所以,執法人員接受社會的監督,看起來是對自己執法的一種約束,實際上是對自己的一種法律保護。民眾希望看到公安部的這個要求,能夠真正落實到執法過程中,同時也落實到包括城管執法等一切執法行為過程中。
2017西藏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二)
【熱點銜接】
11月15日,孩子在解放大路學校高三四班就讀的長春市民劉女士反映,因為在群里制作了老師的表情包,孩子的一名同學剛剛被班主任榮老師勸退,讓參與轉發的其他同學都產生了一定的心理恐慌。15日下午,記者聯系到了當事班主任榮老師。榮老師否認是因為該同學制作表情包,“不是因為這個事兒,就是綜合他平時的表現。”(11月17日《新文化報》)
【參考答案】
雖然當事班主任把勸退這名同學歸之于“他平時的表現”,而不是所謂表情包,但事實就擺在那里:當事班主任14日獲悉在微信群熱轉的表情包,當即找轉發的同學逐一談話,追查制作人。而結果是,這名“始作俑”的同學最后一個“被談話”后,便再也沒出現在教室中。
顯然這并非出自時間的巧合,因為除卻表情包,這名同學成績中等,既不打架更不斗毆,就連差等生也算不上,更甭說“勸退”了。而其被班主任所詬病的“平時的表現”,也就是概念模糊的“學習不積極,經常上課睡覺、說話”之類。故而明眼人一瞧便知,似這類不痛不癢的“評語”,不過是用作搪塞的借口而已。
若為表情包即“痛下殺手”,則更不在理了。在九年義務教育期間,除非嚴重違法亂紀,一般是不允許勸退學生的。高中三年雖不再屬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也有了勸退學生的權利,但當尊從校規校紀,且慎重行事:要么嚴重違紀,并屢教不改;要么涉嫌違法,且性質嚴重。也就是說,勸退學生當有章可循,而絕非濫用。
而讓班主任耿耿于懷的表情包,顯然并不在此例。其一,同學們之所以制作、轉發這一表情包,僅僅是對這名老師平時過于嚴苛、常常罰站同學的另類回應,不妨看作是對長期壓抑情緒的一種紓解;其二,這個表情包,既不懷惡意,也不含有攻擊、侮辱老師的元素,至多就是一種調侃而已。
因而,對這樣一類童心未泯的表情包,大可一笑置之,完全不必視作“洪水猛獸”。誠然,同學們在微信群發針對老師的表情包,確有不敬之處,因而,找相關同學談談話,交交心,還是恰當的。但若為此惱羞成怒,以勸退帶頭同學來“殺一儆百”,就實在有些過了。
何況,同學們發這樣一個表情包,也可看作是對老師的善意批評。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班主任老師,若在尷尬之余,能透過表情包的“有所指”,改一改自己急躁的毛病,把對同學們動輒批評、隨意罰站變為苦口婆心、循循善誘,不就讓壞事變成了好事么。
更重要的是,同學們正處風華正茂的年紀,自然也不乏頑皮打鬧,而這個搞笑的表情包,不過就是其中一個小小的惡作劇。作為一名有愛心、有責任感的老師,對此當有一顆包容之心,這才堪為人師。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名學生上課時,忽然發覺筆不見了,便向老師報告。但老師并沒有當堂檢查,而是讓同學們全部離開,然后再一個個回到教室,并讓拿了筆的同學將它放在講臺上。事情的結局顯而易見。多年以后,已在名牌大學畢業、當年拿了同學筆的這名同學回到母校,向老師坦誠了事情始末。可見,若非老師當年的“保護”,這名同學指不定會被人視作“小偷”,那么,他還會有同樣的人生么?
而眼下,在離高考僅200多天的沖刺階段,讓這名同學離開課堂,離開同學們,無疑也會對他的高考乃至一生,產生不可逆的影響。相信這名班主任老師,反思之后,定會以眾多有愛的老師為例,從而對這名學生的去留,重新作出正確的決斷。
2017西藏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三)
【背景鏈接】
安徽滁州市民靳先生4歲的兒子患上了胰腺炎,正在南京兒童醫院接受治療。為了向醫生表示感謝,他包了個五千塊的大紅包。靳先生去結算醫藥費時,發現賬戶里多了五千塊,這才明白過來,醫生已經把紅包里的錢充進了住院押金,讓他十分感動。(11月17日 澎湃新聞網)
【參考解析】
醫生為了患者家屬放心,沒有當面拒絕家屬的紅包,而是收下紅包,過后將錢充進患者的賬戶中。如此退還紅包的方式,其中的醫者仁心值得肯定,結局也非常美好,很多人贊揚這樣的做法,皆大歡喜。但美好的表象之下,也潛藏著巨大的風險。
首先,只是通過整體的效果來贊揚這樣的做法,無疑是架空了法律法規,這樣的贊揚毫無價值。“兩高”的司法解釋明確把醫務人員收受回扣認定為商業賄賂行為,各大醫院也有相關規定禁止醫生收受紅包。所以,從細節來看,醫生收紅包這一做法,本身就是一種違法行為,雖然是出于緩解患者家屬心理壓力的考慮,過后也以巧妙的方式退還。但我們不能假設每一個醫生都是出于這樣的目的收受紅包,并且收了紅包之后都會退還。因為這只是一種想當然的假設,一旦遇到更大的誘惑,誰敢保證醫生還能像這樣大公無私?
同樣,對醫生而言,為緩解患者家屬的不安情緒,違規操作,則是脫離法理談情理,無形之中,自己承擔著很大的風險。收下了紅包就是有違醫德和法律,如果在醫生自己退出紅包之前被舉報,最終坐實收受賄賂的罪名,那么,出于什么樣的目的都不再重要,跳進黃河也洗不清,徒增不少麻煩,爭議之中也會加劇醫患矛盾。
其次,這樣的做法也會助長送紅包的歪風邪氣。給醫生送一個紅包,既能表達對醫生的感謝之情,到最后也能退回來,這種情況下,送與不送之間,為了圖個安心,多數人會選擇后者。送紅包變成了走過場,虛實之間,難免有人渾水摸魚,敗壞醫療環境。
其實,患者家屬在手術前給醫生送紅包,就是希望借此獲得更多關注,得到更好的治療,說到底還是源于對醫生的不夠信任。而醫生想要化解這種不信任,應該是通過高超的醫術以及由此帶來的良好口碑。平時仔細詢問每位患者的病情,查看各項檢查記錄,和患者聊聊家常,緩解家屬不安的情緒,舉手投足之間,醫生上心,患者也就放心。在此基礎上,再拒絕收受紅包,就如同錦上添花,更有利于凈化醫療環境,正本清源。
看過“2017西藏公務員面試預測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