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技巧:創意讓你與眾不同
那么如何才能使答題體現出創意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反面思考一下怎樣答題才是沒有創意的。專家發現,一般的考生,無論是網上搜索和下載一些所謂“面試萬能寶典”,自己和朋友三五人自行摸索、閉關修煉,還是在一些非權威的機構參加培訓,都容易掉入模板化套路化的陷阱不能自拔。這類考生,備考階段每天會花費大量時間用于背誦一些所謂素材,張嘴“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閉嘴“向同事請教、向領導求幫助、向書本求知識、向實踐求真知”。官話、套話、假話、大話、廢話和白話數不勝數。從來沒有思考過如何去挖掘每個考生的個性,不注重創新式的答題技巧。答題要想創新,就該依據每個人的優勢劣勢進行鍛煉培養,剖析題目,發現答題閃光點和創意之處。
比如這道考察綜合分析能力的題目:“針對中國式過馬路現象,你有什么看法?”
此題中每個考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思路,但如果強調必須如何如何答便是扼殺創新。有的考生長于分析,那么可以多談談該現象出現的原因、背景、影響;有的考生知識面廣,那么可以拿古今中外的例子進行對比;還有的考生善于管理和策劃,那么可以多提提對策和解決方案。但是無論你重點論述的是哪一個方面,專家都希望各位考生一定要體現出創意所在。比如我們既然要解決中國式過馬路現象,如果老是泛泛而談所謂“加強宣傳、加強教育”云云,勢必讓考官認為你知識貧乏,涉獵不廣,要追求創新就應細談公民信用體系建設、技防人防結合、獎罰倡并舉等內容。
再如這道考察計劃組織協調能力的題目:“天干物燥,易發火災,你所在的單位需要組織一次火災逃生演練,如果領導將此事交由你負責開展,你會怎么辦?”
此題許多考生動輒進行擬定計劃、人員分組、準備物資,但從不細談,草草了事,也從不創新式地答題,泛泛而談。但是有的考生就會有不同的切入點,比如布置無害煙霧增強現場感和真實感,每個樓梯間安排專人值守防止踩踏摔傷,利用樓道監控器捕捉正確或不正確的逃生方式并在之后總結會上講解等等。這些創意的思路,會使得考官眼前展現出一副生動的場面,使考官更加認可你就是那個萬里挑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