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心理壓力大的表現和解決技巧
心理壓力大常見的表現
2.考試之前一段時間一想到考試就焦慮,因為擔心自己考不好而難以入睡。
3.始終處于高壓狀態,不敢放松,分秒必爭,如果不這樣就會感到內疚。
4.總是怕自己考不好受到某某看不起或者責怪。
5.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常常焦躁不安,靜不下心。
6.經常丟東西或者打碎東西。
7.很難溝通,經常對身邊的人。
8.考試中大腦一片空白,很多自己熟悉的知識點也被忘記了。
心理壓力大解決技巧
(1)正確定位,培養自信
成功,對每一個階段、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界定。有的學生考上重點本科叫做成功,有的學生考上普通本科叫做成功,有的只要考取專科就可稱之為成功。有的時候,只要擺脫后十名叫做成功,而有時候只有進入前十名才能叫成功。在確定目標時,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可以達到的遠期(最終)目標和可行的階段性目標。學習過程中不要寄希望于“一口吃出一個胖子”,而應按照階段目標一步一步地向最終目標靠近。在此過程中,如果覺得階段目標或遠期目標不太合理,應及時修正,而不是迫使自己去達到。從而,樹立起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動力。
(2)停止茫然,思行并舉
考試成績的好壞和起伏,是對前一階段學習的直接反饋,但也是一個自然現象。對階段性學習效果進行總結和反思,使值得贊賞的,但過分執迷于考試成績,卻是一種不智之舉,會造成過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反而會影響學習的效果。應該在反思自己的思維誤區、方法不足的基礎上作出正確、準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規劃,及時調整學習策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階段的學習中。
(3)積極溝通,端正認識
人際關系(特別是師生關系)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使學生的各方面思維意識的發展受到阻礙,久而久之,會在學生內心形成郁結,漸漸會對學習效果造成負面影響。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的關系作為人際關系的兩種,是非常復雜的,學習過程中出現人際問題也是難以避免的。應該以正確的態度看待人際關系,力求保持人際之間關系的暢通,而不能因為一點小小的困擾而阻斷人際之間的交流溝通。及時就自己出現的問題與其他學生和教師之間進行交流,尋找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和偏差,并進行修正。
(4)重拾信心,激發動力
學習信心的喪失,會感覺到前景黯淡,沒有希望;會使學生失去學習動力,對學習沒有興趣;甚至會造成學生各個方面的自卑,抬不起頭,總覺得低人一籌等。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發現學生的優點和閃光點,即使很細微的,并由此入手,幫助學生重獲信心。加強與學生的思想溝通,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的意義,激發學生認真學習、積極向上的動力。
(5)多樣發展,重振活力
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興趣和特長,在不同方面的發展潛力也各有差異,展現出的能力各有千秋。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所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校活動中來,激發學生對學校活動的興趣,是學生的學習生活充滿活力。
高考考前心理輔導成功案例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經濟的繁榮,物質條件的改善,孩子們的生活條件雖然說比上一代強了很多,但是壓力也比上一代大了許多。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后能更有競爭力、有更好的工作、生活、前途,從還沒出生起,他們的人生就已經在父母周密的策劃之中了,從呱呱墜地到蹣跚學步——細心照顧,從呀呀學語到英文字母——費盡心機,進有實力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可謂付出無數心血和精力,終于,到了高考這最關鍵的一刻,家長和孩子們一直繃緊的神經已經到了極限。
可這在周密安排和細心照料中成長的孩子們就像溫室的花草,偏偏經不起風吹雨打,在最關鍵的時刻,總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大考試前發揮失常、精神崩潰都是常有的事,真是讓焦急的家長們防不勝防,措手不及。
18歲的他一家就經歷了這樣一場大風浪。18歲的他,性格外向,聰穎好學,在爸媽的細心呵護中長大,沒經歷過什么挫折,嬌生慣養,在爸媽潛移默化的暗示下十分爭強好勝。高中之前一切都很順利,憑著自己的好學聰明,一路直上考到父母所期望的重點高中,雖然剛一開始成績在全年級1500多人里只有800多名,但憑著好勝的性格和不懈的努力,高二時名次一下從800多上升到200多名,對于這個結果,他很滿意,父母都很開心,作為獎勵還買了個PSP給他,他越來越覺得只要自己肯花時間精力,躍進前50名內都不是問題,一定要再接再厲,爭取在高考前考到自己期望的名次。繼而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
很快,離高考還有三個月,最后沖刺階段,補習模擬考學校熱翻天。父母卻發現,他冷下來了,變得悶悶不樂,雖然學習更努力認真了,成績卻下來了,又掉到了800多名,一開始他們以為是他偶爾一次沒發揮好,就鼓勵安慰他不要太在意,還有時間可以補救。
沒想到,離考試還有兩個月時,平時連自習都不落下的他,提出要在家復習,不去學校了,抱怨教室環境不好,學不下去。父母同意了他的要求,但接下來的兩天里,他們怎么也沒想到他不光連書包都沒打開,還說頭疼、胸悶,嚷著不考試了,這下可急壞了爸媽。
表面問題背后的真正原因:原來,高二考到200多名后,他就暗下了決心要進前50名,因為他相信自己的實力,這時,他無意中注意到一個女生,之前成績也是在800多名,這次一下躍到100多名,要強的他突然覺得自己作為一個男子漢很沒面子,居然讓一個本來排在自己后面的女生,一躍超到了自己的前面,心中不服,暗自決心要趕超她。
但是,事與愿違,雖然他更努力了,但每次考試還是超不過那個女生,這怎么行呢,連個女孩都超不過,還怎么進前50名呢?于是他用盡自己的意志力,更加努力,不看電視,不打游戲,爸媽送的PSP借同學玩了,MP4也送人了,電話也關機了,排除一切有可能影響自己學習的因素專心用功讀書。此時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沒想到最后的結果竟是不但沒超過那個女孩,最近的一次模擬考自己還從200多名一下掉到原來的800多名。
眼前的事實一下子擊垮了這個要強的孩子,他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不愿意承認這是事實,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是這樣的結果?要強的他被這個不愿意看到的結果擠垮了,崩潰了,他不再自信了,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智力、能力和學習方法,到了最后沖刺階段,他已沒有任何斗志了,沒有信心去面對,于是他選擇了逃避,回到家里,不想再見到那個令自己“倒霉”的不可戰勝的女生,不想再看到試卷,于是出現了開始的那一幕。
經專家的細心分析:他有著要強的性格,成長過程一帆風順,是個沒經受過任何挫折、沒受過打擊、自信心高漲的孩子,高一努力,自己的成績從年級的800名一下子前進到年級的200名,一躍成為班級、年級的優等生,好的成績就更讓他信心大增,信心大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
在趕超那個女生時,又通過意志力不斷對自己施壓,一年多的高壓狀態,最后的結果竟是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挫敗,他被徹底壓垮了,自信也被徹底摧毀了,出現了自責、后悔、焦慮、緊張、極度不自信的情緒,出現睡眠質量不好等問題,從而導致了現在的逃避行為。可喜的是父母能夠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行為,并能夠及時聯系到心理專家來幫助孩子走出困惑,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最后心理專家先運用高考解壓法來解除他的焦慮、緊張情緒,再使用自信加強法迅速恢復了他的自信。經過治療,他的成績又恢復到了200多名,并在高考中,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
這雖是一個很普通的案例,但它卻反映了一個社會現象,本案例中考生的家長可以說是一對優秀的父母,他們能夠及時地發現考生的異常行為,并作了正確的處理,避免了問題的惡化;否則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結果會出現在本案例中,本案例同時也說明高考生心靈的脆弱,呼吁社會各階層以及家長朋友對高考心理輔導的關注與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