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專注力的方法有哪些
1.切斷外界可控干擾因素
首先,要想克服專注力渙散,先要盡可能地切斷那些可控的外界干擾因素。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受到來自網絡信息的因素干擾。針對這樣的問題,不妨在工作或學習當中切斷以上的信息干擾。
2.強調重要性
其次,在工作或者學習當中,要不斷地對自己強調某一件事的重要性。當人們認為某一件事足夠重要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的足夠的專注力。因此,專注力也會變得更加集中。就比方說,你正在上一堂課,你要在心里面不斷地強調這一堂課的重要性。這樣一來,就能夠引起我們對課堂的學習興趣和專注力,就能專心地聽講
3.開小差,立刻拉回來
當我們在做事的時候,專注力難免會受到各種刺激而導致分心,開小差。比如:你正在學習的時候,突然想到今晚要去逛街買衣服。而像這樣的開小差現象,會導致我們的專注力出現渙散,我們應該立刻將自己的專注力拉回來。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專注力,開始會有點困難,一旦養成習慣,反而感到集中精力做事或學習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當你有這種體會,說明你的專注力已經有了提升。
4.適當休息,放松自己
人類專注地時間總是有限的,從生物節律上來說,人類的大腦對節律性休息需求非常大。節律性的休息會使得人們的專注力得到充分的發揮。番茄工作法就是利用了人類最佳的節律性休息,每隔工作25分鐘就要休息5分鐘。像這樣的節律性休息會使得人們的專注力發揮得最好,與此同時還能在休息當中,全身心地放松自己。這樣一來,就能提高人們專注力,從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5.訓練各種環境下的專注力
蘇聯心理學家普拉斯托諾說:“要想使自己成為一個專注力很強的人,最好的辦法是,無論干什么事,都不能漫不經心!”培養專注力最可靠的途徑就是訓練自己在各種環境之下的專注力。因此,在日常的工作與學習當中,你不妨試著在不同的環境下刻意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影響專注力的因素
1. 內部因素
缺乏內部動機,為什么會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想另一件事?就是因為目前在做的事讓你感到煩悶和無聊,或者沒想明白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從而被別的事情吸引專注力。而且你沒有迫切完成這件事的動機,自然不愿意把專注力分配給它。
2. 外部因素
在信息時代的產品中消磨時間,在現在這個時代,電子產品和互聯網產品變得越來越吸引人,讓我們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去消遣。商家很清楚,爭奪專注力是一切商業活動最底層的邏輯,只有搶奪用戶的專注力和時間,才能讓這些流量變現。
怎么確定自己能不能報一本本科
一批分數線是衡量報考一本的關鍵
高考不斷改革,招生批次也在發生變化,像河北、廣東、湖南、湖北等省市實施新高考“3+1+2”模式,將會取消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招生,只會有本科批招生,而像河南、安徽、江西、陜西、山西、四川、云南等地依然是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招生方式,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高考成績公布后,各省招生辦會公布批次分數線(省控線),它是根據高考人數、考生成績、招生計劃等綜合考慮而劃的批次線,比如2019年河南理科本科一批分數線是502分、2020年河南理科本科一批省控線是544分,因此省控線的高低也代表著高考試題難易程度。
省控線公布后,我們可以根據省控線看看自己的高考成績在哪個階段,若高考分數超過本科一批分數線,意味著我們可以報考一本院校,若高考成績在本科二批分數線至本科一批線之間,則意味著我們可以報考二本院校,若是高考成績低于本科二批分數線,說明我們考試不理想,只能上大專院校,因此本科一批省控線是衡量報考一本院校的關鍵。
高考如何選專業
1、基于個人的興趣,比如這個考生真的很喜歡游戲,就學了和游戲有關的專業,這種人有,但的確不多。很多人說選專業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遵從自己的興趣。但說實話,真正能在高考時就明確知道自己對什么有興趣,自己的興趣意味著什么,有什么未來的人,屬于極個別。對于這部分已經有明確“興趣點”的考生,順其自然即可。
2、自己高中哪門課好,大學就接著學。這種情況既見于一些競賽保送生,也見于一些普通的高考生,比如語文好,就上中文系,英語好,就學外語等等。但這種考生的志愿填報,實際上也是相當無意識的,有不少人是要后悔的,而且文科生高考就六門,數學和地理兩個系還不能報,理科生高考六門,中文系一般還報不了。這樣選專業,空間也很窄。
3、基于就業。絕大多數高中生其實對專業是懵懵懂懂的,為什么有那么多高考狀元都要去北大光華、清華經管,就是覺得金融就業好,掙錢多,這些人到底對于金融業有多少了解,他們的父母對金融業有多少了解,其實搞不清楚。
提檔線和錄取線的區別
提檔線和錄取線的主要區別在于由誰規定的,投檔分數線是由省招辦劃定的,錄取分數線是由每個學院根據當年的招生計劃和報考人數以及當年的高考試題難易程度來決定。二者除了以上的區別之外,還有就是錄取線會比投檔線要高些,投檔線就是該校錄取的最低分。因此大家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參考該校的投檔線和錄取線,以免被退檔。
提檔線如何確定
提檔線又叫調檔線,院校調檔分數線又稱調檔線,是指以招生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劃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愿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
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愿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特征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劃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分數線。
什么是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錄取控制分數線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本線、二本線等。招生院校只能在本院校所在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錄取考生,只有高考成績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