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考語文閱讀專練題帶答案
江西中考語文專項閱讀原文
張伯駒(1898—1982),河南項城人,生于官宦世家,與張學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稱為“民國四公子”,是我國老一輩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稱中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
張伯駒7歲時被過繼給其伯父長蘆鹽運使張鎮芳。當時科舉剛剛廢除,新式學堂方興未艾,但張鎮芳沿用舊式家塾教育,請來名師為張伯駒啟蒙。他從《三字經》《千家文》等學起,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記憶力和領悟力:9歲時,一部《古文觀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20多歲時已讀了兩遍;354卷的《資治通鑒》可以從頭講到尾,如數家珍;唐詩宋詞,更是脫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學文化底蘊使這位翩翩公子能夠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棄世俗,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中:填詞作詩,寫字作畫,學唱京劇……凡是喜愛的事情,他都一心鉆研,并且做到極致。
張伯駒天資超逸,利用閑暇時間,寫下了大量古體詩詞和音韻、戲曲論著,主要著作有《叢碧詞》、《洪憲紀事詩注》、《叢碧書畫錄》、《素月樓聯語》等。另外,張伯駒對中國書法藝術的研究,造詣頗深,著有《中國書法》一書;他本人亦擅長書法,其書法源學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隸、篆于一爐,晚年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用筆飄逸,如春蠶吐絲,被人稱為“鳥羽體”。
張伯駒在京劇藝術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詣。他自幼喜愛京劇,后跟李佩卿學戲,從錢包森、王福山習武工。學習期間,他嚴守傳統,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亂無所不學,只一年就能登臺演出,1930年與李石曾、齊如山、梅蘭芳、余叔巖等組織了“國劇會社”。
張伯駒的生活被人形容為中國現代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對世俗生活相當淡薄,在他人眼里,張伯駒的言談舉動便十分“怪異”,不循成規。高朋滿座之時,眾人談笑風生,他若覺得話不投機,就坐在一邊摸下巴頦兒,一根一根的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卻始終與各派政治勢力保持一段距離。身為鹽業銀行董事、總稽核、老板,他對“毛票換大洋”的生意經絲毫沒有興趣,完全是個甩手掌柜,總經理有事來問,他不住點頭說“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著辦吧。”雖然擁有偌大一份家業,但張伯駒在生活上樸素得令人難以置信,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不穿絲綢,也從不西裝革履,長年一襲長衫,而且飲食非常隨便,有個大蔥炒雞蛋就認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對汽車的要求是只要有四個輪子而且能轉就行了。因為這些,朋友給他起了外號叫“張大怪”,張伯駒每有呼必欣然應允。
也許,正是這份狷狂和灑脫,促使他后來用盡畢生精力,散盡畢生財力來收藏古字畫,成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國時期,中國政局混亂,許多古董商唯利是圖,致使大量國寶流落海外。張伯駒對此甚為痛惜,所以為了收藏古字畫一擲千金,哪怕變賣家產或借貸也在所不惜。他曾花4萬大洋買下中國傳世最古墨跡西晉陸機的《平復帖》;變賣了自己最喜愛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飾,用110兩黃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贊》;以240兩黃金保住了中國傳世最古畫跡隋展子虔的《游春圖》……盡管此后他債臺高筑,但是直至后來,即使他被綁匪綁架,生命堪虞時,猶稱“寧死魔窟,絕不許變賣家藏”。經他收藏的書畫字跡有118件之多,建國后,這些名貴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給了故宮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館,為此,時任文化部長的沈雁冰專門為其夫婦頒發了褒獎令,這紙褒獎令被他懸掛在家中屋頂靠近房梁的地方。
__期間,張伯駒被誣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對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戶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變賣家中殘存家當度日;但張伯駒照樣上香山,爬鬼見愁,游西安訪古人遺跡,吟詩填詞,不改其樂。著名畫家黃永玉為此稱贊他:“富不驕,貧能安,臨危不懼,見辱不驚……真大忍人也!”
張伯駒博雅通脫、坦蕩超逸的一生,濃縮了近現代中國的風云變幻,也書寫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來的那種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歷史的塵煙,綻放一種耀眼的光芒,也溫暖著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
(摘編自任鳳霞《一代名師張伯駒》)
江西中考語文專項閱讀題目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學底蘊使張伯駒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記憶力和領悟力,并能摒棄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民國時張伯駒痛惜國寶流失,為了收藏古字畫一擲千金,盡管后來債臺高筑甚至生命堪虞仍堅守所藏,建國后他卻幾乎傾囊而捐,書寫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C.張伯駒自幼喜愛京劇,曾師從名家學戲,進步很快;后來與梅蘭芳、齊如山等人組織“國劇會社”,他在京劇方面造詣很高。
D.__期間,張伯駒遭受了不公正的對待,失去了北京戶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難以維持,但他卻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樂。
E.本文通過記述張伯駒博雅通脫、坦蕩超逸的傳奇人生,旨在展現近現代中國風云變幻的歷史,也展現他動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
(2)文章從哪幾個方面表現張伯駒“堪稱中華老名士,藝苑真學人”的?請歸納概括并作簡要分析。(6分)
(3)作者為什么要寫張伯駒在名士圈中被朋友稱做“大怪”?請簡要分析。(6分)
(4)“趣味”“品格”是造就“一代名士”張伯駒不可或缺的條件。請結合傳主的人生經歷,從中任選一個方面,談談你的認識。(8分)
江西中考語文專項閱讀答案
(1)BC(選B項得 3分,選C 項2得分,選D項得1分)(試題分析:A項邏輯錯誤。“張伯駒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記憶力”與“深厚的文學底蘊”之間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再說自幼也不可能有“深厚的文學底蘊”。E項“旨在展現近現代中國風云變幻的歷史”錯。D項不夠準確,是“一度”失去了北京戶口和工作。)
(2)①底蘊深厚。自幼記憶力和領悟力非凡,國學基礎扎實。②多才多藝。集收藏鑒賞家、書畫家、詩詞學家、京劇藝術研究家于一身。③狂狷灑脫,淡泊名利。厭棄世俗、遠離政治,家資豐厚卻對生意卻沒有興趣。④傾家收藏,卻甘于奉獻。變賣家產或借貸收藏古字畫,最后捐給國家。⑤臨危不懼,見辱不驚。生性豁達樂觀,恬退隱忍。即便失去了戶口、工作,依然不改其樂。(學生如果從其他角度歸納概括,有理有據,自圓其說亦可得分)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篩選信息、整合信息的題,要想答對,首先要根據題干要求,必須把答題區間找對,從中篩選出對答案有幫助的信息,然后還要會概括,要點要簡潔,盡量使用文中詞語。“一代名士”是全文的線索。全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表現這點:做事方面、做人方面、成就方面。做事方面:凡是喜愛的事情,他都一心鉆研,并且做到極致。做人方面:狂狷灑脫,特立獨行。成就方面:是集眾多藝術與一身的文化名人。)
(3)①表明張伯駒對世事淡漠,言談舉動不循常規的“怪異”特征;(2分)②側面突出張伯駒不刻意追求升官發財、生活崇尚簡單、為人率真灑脫的性格特征;(2分)③結構上承上啟下,正是他的狂狷灑脫,特立獨行,又淡泊名利的“大怪”特征才使他將精力多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上,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分) ④豐富了人物形象,使人物更加豐滿、真實。⑤增加了文章內涵,激發了讀者閱讀興趣。(2分)
(試題分析:本題可以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考慮。從內容上說,“怪異”“不尋常規”是說“狂狷灑脫、坦蕩超逸”,這里實際上是反語的手法;同時從側面突出張伯駒不刻意追求升官發財、生活崇尚簡單、為人率真單純的性格特征。從結構上說,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4)示例一:“趣味”是造就“一代名士”張伯駒不可或缺的條件。(觀點2分)
①張伯駒喜讀詩書,學養深厚,能醉心于詩詞、字畫,熱愛京劇與收藏等高雅藝術,使他成為了“一代名士”。②張伯駒遠離功名利祿,不為流俗所動,使他成為了“一代名士”。③高雅的趣味引導他追求有格調、有理想、有意義的生活,并為此鍥而不舍,克服障礙,進而實現人生境界的突破,最終成長為一代文化名士。我們也應該學習張伯駒的有趣味,自覺擯棄世俗,才能有所成就。
示例二:“品格”是造就“一代名士”張伯駒不可或缺的條件。(觀點2分)①張伯駒喜讀詩書,學養深厚,能醉心高雅藝術,使他成為了“一代名士”。②張伯駒生活在政治家族,卻與政治勢力保持距離。家資豐厚卻淡泊名利,使他成為了“一代名士”。③狂狷灑脫,不為流俗所動,堅守自己的品格操守,使他成為了“一代名士”。只有有“品格”的人才能專注于高雅藝術,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進而實現人生境界的突破。
(試題分析: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學生的答案可以百花齊放,但是一定要以文本為基礎,不要任意生發。如本題可以從“出身”“趣味”“品格”“機遇”方面去談都可以,但一定要有觀點,有分析,使人容易接受。)
江西中考語文閱讀專練題帶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