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中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
朝陽中考語文閱讀原文
④在古人寫春的詩中,我最喜歡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異乎尋常地簡單,樸素真切的感悟花開花落中,蘊藏著淡淡哀傷和悠遠的哲思我喜歡這首詩的另一個好笑的因由是,這位田園山水詩人的落花留給了我更大的想象空間,至少沒有像史青那樣直接詠梅——我不喜歡梅,我猜想孟襄陽詩中的花應該是桃花,抑或杏花,與我家后園子那兩株一樣
⑤春分過后,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走出夢境,先醒的是耳朵,睡眼蒙眬中,滿耳是鳥兒的歡鳴那鳥啼也不是冬天麻雀的單調嘰喳,而是戴勝、黃喉、紅脅藍尾鴝的婉轉悠揚睜開雙眼,燦爛的陽光射過玻璃窗,好像太陽雨落在臉上,暖融融麻酥酥的而幾天前的一場細雨,潤綠了后園子的杏樹枝,淋透了墻角的桃樹干這個早晨,杏花率先開了深紅、淺紅、粉紅、粉白,一樹云霞,滿園生輝杏花開時,綠葉尚未被春風的剪刀裁出;而桃花綻放之時,桃葉已經舒展成綠箭,在綠葉的襯托下,桃花顯得更加嬌艷嫵媚杏樹為什么先開花后長葉?原來杏花花芽生長所需要的氣溫比葉芽生長所需要的氣溫低,早春的溫度已滿足了她生長的需要,于是花芽逐漸膨大而開放但此時的天氣對于葉芽來說,還稍顯涼意,因此她仍然蟄伏著,待氣溫逐漸升高,她才肯萌發桃花的花芽、葉芽生長所需要的氣溫相差無幾,春風拂過,花和葉就會幾乎同時與我們會面神奇的自然給了我們太多驚喜,也一再提醒我們人應當謙遜
⑥我現在生活的遠郊有杏花山、梨花溝,那里漫山遍野,千樹萬樹,繁花如海,蝶飛蜂舞朋友邀我郊游賞花,我每每婉拒我不喜歡這樣的宏大與張揚,包括花,也包括人我念念不忘后園子那一株杏,那一株桃,她們甘于寂寞,自我綻放,馨香如故,唐朝這樣,宋朝這樣,如今依然是這樣我還知道,億萬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遼寧古果也是這樣燦爛而又無人問津地綻放的由此說來,春暖花開原本與我們并無瓜葛我們是多情的,有時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來,不是嗎?
⑦春暖花開是有關季節的詞匯,更是有關生命的詞匯23年前的春天,海子走了每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心都隱隱作痛他向往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同時喜歡行走在人群的邊緣,保持一顆獨立而圣潔的心“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向往寧靜與美好的詩人毅然決然地把自己永遠留在了寂寞的春天里,而我們依然在明媚的春光中幸福著,想想挺慚愧的我們能做的,也只有珍惜春光,珍視自然,珍愛生命
朝陽中考語文閱讀題目
1.文章以“春暖花開”為題有何妙處?(4分)
2.第④段寫道“我猜想孟襄陽詩中的花應該是桃花,抑或杏花,與我家后園子那兩株一樣”作者為什么這樣猜想?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4分)
3.品讀第⑤段畫線句子,完成下面題目(4分)
(1)請從修辭角度作簡要點評。
(2)作者為什么認為“桃花顯得更加嬌艷嫵媚”?
4.品讀第⑥段畫線句子,思考:春暖花開“原本與我們并無瓜葛”,為什么我們還對它“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來”?(3分)
5.本文引用(化用)了許多詩詞,請你結合文章內容簡要分析這種寫法的藝術表現力(4分)
朝陽中考語文閱讀答案
1.①“春暖花開”是個有溫度的詞,一讀就讓人覺得溫暖而又歡欣,能激起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 ②“春暖花開”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作者行文的線索。 ③“春暖花開”是作者熱愛生活、珍惜春光、珍視自然、珍愛生命的象征(4分,答出二點意思接近即可)
2.因為梅屬于貴族,屬于士大夫,不屬于百姓普通百姓愛的是能充饑的杏桃之類孟浩然是山水田園詩人,詩作內容大多是山水田園風光,所以作者這樣猜想(2分) 體現了作者對普通百姓生活狀況的關心,對普通百姓生活質量低的不滿(2分,意思接近即可)
3.(1)“桃葉舒展成綠箭”運用比喻修辭,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桃花初綻時桃葉的形態;“桃花顯得更加嬌艷嫵媚”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桃花美麗動人的情態借助兩種修辭,表達了作者的歡喜之情以及對春天、對生活的熱愛(2分)
(2)因為桃花花和葉幾乎同時與我們見面,提醒我們人應當謙遜杏花先開花后長葉,有賣弄之嫌而作者不喜歡宏大與張揚,喜歡像桃花一樣謙遜,所以作者將杏花、桃花進行對比,用“更加嬌艷嫵媚”表明作者對桃花的喜愛(2分)
4.雖然花兒不是為我們綻放,不需要我們贊美和過度的欣賞,好像與我們并無瓜葛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好事物、向往美好生活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們對它“又情不自禁地自作多情起來”(3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5. ①要結合文章內容;(2分)②引用(化用)詩詞,豐富了文章內容,使文章生動形象,富有詩情畫意,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審美性)(2分,言之成理、意思接近即可)
朝陽中考語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