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的常見心理問題
1、厭學
其明顯的特征是學習無動力,覺得是為了別人(如家長與老師)而學習。這些高三生把學習看作是件痛苦的事情,由于學習動力不足,因此學習習慣差。表現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馬馬虎虎,應付了事,字跡潦草,沒有復習習慣等。厭學帶來的后果是學習成績差,大多數成為學習困難生。
2、自卑
有這種表現的高三生自我意識差,認知也片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要一方面不如別人,就認為自己什么都不行。例如,學習成績不好會自卑,生理上有殘疾會自卑,父母下崗會自卑,某些疾病(如口吃)也會自卑,甚至長相不好也會自卑。這種高三生總感覺到自己低人一等,畏首畏尾,“彎著腰”過日子。
3、依賴
有這種表現的高三生,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在學習上,從小要求家長陪讀,一有問題就要問家長:“這道題怎么做?”不肯多動腦筋。生活上,他們自理能力差,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依賴是當代高三生最常見的心理問題。
4、逆反心理
具有這種心理的高三生反抗權威,拒絕服從教師或家長的正當要求。對學校的校規校紀,他們抱無所謂的態度,不去執行,甚至故意違反。這種現象是一種心理上的抗拒。
高三學生調整心態的竅門
1.要有一顆進取心。為自己制訂一個切合實際的短期目標并找到學習的動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避免應付敷衍和機械地接受知識,在學習中不斷思考如何更科學地學習。
2.要有耐心。學習成績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不會立竿見影。我們要堅信只要努力,就有進步,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效果。我在高二時,英語閱讀和完形很薄弱,我訂了一個計劃,每天做兩篇閱讀一篇完形,兩個月后還是沒起色。
一位英語老師告訴我量變積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質變,我靜下心,繼續按計劃做,高三英語有明顯突破,尤其是考試中完形基本上沒有再錯過。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即使你的成績暫時不是很好,也干萬別對自己絕望而放棄努力。
3.以平常心對待考試。考試臨場發揮靠心態,不要在考場給自己施壓,考場上應該暗示自己:只要把自己會做的題目都做對了就是成功。或是為自己找條后路,安慰自己。另外不要因試卷的難度而影響情緒,告訴自己:人難我難不畏難,人易我易不大意。
高考復習注意什么
高考復習注意學習上不死學:
很多學生,初中成績雖然很好,但是都是靠死記硬背考出來的分數,但是到了高中,這種學習方式就失效了,如果堅持,后患無窮。
高中的任何一科,都需要理解,理解更重要!因為初中考“是什么”,高中考“為什么”、“怎么樣”,單純死記硬背,顯然是不行的。
以物理為例,雖然初中和高中涉及的內容相似,但是,初中物理考查現象,高中物理考查本質;初中物理是定性分析,高中物理是定量分析;初中物理需要數學,高中物理依賴數學,所以,初中物理靠記憶可以學好,高中物理必須靠理解。到了高中,你會發現,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是兩門不同的學科,這在其他科目中也是存在的。
高考復習有什么注意事項
高考復習注意上課認真聽講,提高效率。高中不比初中,高中的上課所講的內容,沒弄懂的話,課后可能要花一倍,甚至幾倍的時間來補上。所以想偷懶的同學們不要犧牲上課時間來偷懶,上課盡量弄懂,這樣才能給課后有更多時間玩耍的保障 。
課堂上弄沒懂的知識下課后盡量追問老師,老師一定會詳細為你解答的。不懂的地方不能拖,越拖只會越不懂,這樣日積月累下來成績只會越來越糟。
多和同學交流,相信其他團隊的力量是強大的!一個人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有限,如果大家在一起學習的話就能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績豈能不一升再升。
高考復習怎么復習
高考復習的問題學習法
帶著問題去看書,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目的明確,這既是有意學習的要求,也是發現學習的必要條件。心理學家把注意分為無意注意與有意注意兩種。有意注意要求預先有自覺的目的,必要時需經過意志努力,主動地對一定的事物發生注意。它表明人的心理活動的主體性和積極性。問題學習法就是強調有意注意有關解決問題的信息,使學習有了明確的指向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