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大題技巧
1、選擇題答題技巧
(1)努力搜尋教材相關知識。
根據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努力搜尋教材相關內容是解題的關鍵。答題一定要有依據,很多信息題背景雖新,但考查的知識點卻落腳于教材,所以,一定要用好題目中的一些關鍵詞,努力轉化成教材中學過的知識而進行破題。
(2)認真分析題干和選項的邏輯關系。
生物之所以是理科,是因為它具備嚴密的邏輯推理性。因此,答題時一定要認真思考推理,進而得出正確答案。
(3)掌握一些常用的答題小技巧。
近幾年高考生物選擇題中,涉及“正確的是”、“不正確的是”、“錯誤的是”的試題約占一半。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利用好“錯誤原理”,這類題目才能迎刃而解。
2、非選擇題答題技巧
如果題中有圖和表,努力將題圖與題表進行結合,最后,通覽全題,然后作答。
(1)答題時要保持得分意識。
一般答案只有兩個出處,一在教材,二在題干。
能用教材上的語言就不要自己組織語言,不能用教材上的語言,要從題干中獲取。對于前面的空舉棋不定時,往往也可以從后面的描述中找到提示,而有時答案就隱藏在題干中。
(2)規范答題,注意生物術語的使用。
寫解答題描述性答案時,不要想什么寫什么,想到哪寫到哪。首先,根據問題整理思路后,在稿紙上寫出關鍵的能體現要點的一些詞語,然后根據這些詞語組織語言描述,這樣避免答題漏要點,或者顛三倒四描述不清。另外,要注意規范書寫,不能漏字或錯別字。
3、簡答題解答技巧
(1)概念上宜小不宜大。
(2)結構上宜具體而不宜抽象(宜細不宜粗)。
(3)功能上宜多不宜少。
(4)表述語言宜專業化,不宜口語化,例如:將“運載體”說成“運輸體”;把“DNA連接酶”簡寫為“連接酶”;把“限制性內切酶”簡稱為“內切酶”等;把酶失活了說成是酶死了等等。
(5)表述生理過程不宜舍近求遠。6.答案宜詳細不宜抽象。
高考答題規范
1、選擇題最好按順序做
做題的速度不宜過快對于沒有把握的題要隨時標記,以便復查。
(1)讀題,標出關鍵詞:如“正確或錯誤”“可或可能”“一定”“主要”等。
(2)讀完所有的選項:一是防止遺漏,一是進一步驗證所選答案。
(3)不確定的先隨意選一個,做需要做標記:一防涂卡出現錯誤,二是有時間后可以快速找到不確定的試題重新檢查。
(4)做完所有選擇題,就轉涂好答題卡。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理綜選擇21個共126分,若最后涂卡,可能會因為心急造成的緊張導致涂卡出現嚴重的錯誤。
2、非選擇題建議采用先易后難的方法
先把自己有把握的題盡量一次做好。如選修試題,接下來是生物與環境試題,最后做實驗設計和遺傳試題。
做到認真閱讀時要看見、看懂每一句話,關鍵的提示用筆在試卷上做簡單的勾畫。
高考試題設置問題的原則是由易到難,由識記能力到理解能力。在做好會做的題的基礎上,還要處理好半會半不會的試題,盡量爭取多拿分。
如何解高考生物大題
一、認真審題,挖掘一切有用的信息
生物大題審題是解題的前提。要正確解答試題中所提出的問題,考生首先必須要讀懂題意,找出關鍵詞,把握試題的中心含義以及作答的要求,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生物高考試題往往以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圖表、實驗等形式呈現,考生應從文字和圖表、數據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包括試題中隱藏的信息,排除無關信息,并根據題目不同角度的設問,用不同的形式準確地描述或表達生物學的基本事實和實驗結果。在考試中,審題時要盡量做到穩、準、慢,要盡可能挖掘一切對解題有用的信息,尤其要注意那些關鍵性和限制性的文字,這樣可以避免解題的隨意性、盲目性。
二、建立試題與課本的有機聯系,做出合理的判斷推理
高考生物的命題是以基礎知識的考查為主,盡管命題的素材很多來自課外,但往往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解題時必須以課本基礎知識為依據,以問題為中心向教材求索,找出解答試題的知識點并組織答案。準確審題,明確試題問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給的條件有哪些后,就要把試題的設問和從材料中得到的有效信息與教材上的相關知識點有機地聯系起來。
高考生物大題高分技巧
1、簡答類大題搶分
(1)文字信息遷移題:解題時要認真閱讀材料,針對材料提出的設問認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實內涵,揭示材料與設問之間的關系。答題時要緊扣題意,觀點準確,要點全面。
(2)曲線信息遷移題:解題時要通過閱讀和分析圖像,正確識標、明點和析線,理解圖像中所表達的生物學內涵,將提取的有效信息轉換為可利用的信息,最終遷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問題。
(3)圖示信息遷移題:一要認真閱讀,弄清圖示的內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圖示中的隱含條件,找出解題所需條件;三要運用已有生物學知識進行辨析,以獲得準確答案。
(4)表格信息遷移題: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稱、數據和備注等內容,明確解題所需的知識要點;再通過對表格中列舉的數據進行全方位的比較,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據所示信息,利用設問中的關鍵語句,搜索相應的信息,提取問題的答案。
2、圖表資料信息類大題搶分
(1)文字信息遷移題:解題時要認真閱讀材料,針對材料提出的設問認真推敲,把握有效信息,找出真實內涵,揭示材料與設問之間的關系。答題時要緊扣題意,觀點準確,要點全面。
(2)曲線信息遷移題:解題時要通過閱讀和分析圖像,正確識標、明點和析線,理解圖像中所表達的生物學內涵,將提取的有效信息轉換為可利用的信息,最終遷移到新情境中去回答問題。
(3)圖示信息遷移題:一要認真閱讀,弄清圖示的內涵和外延;二要挖掘圖示中的隱含條件,找出解題所需條件;三要運用已有生物學知識進行辨析,以獲得準確答案。
(4)表格信息遷移題: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稱、數據和備注等內容,明確解題所需的知識要點;再通過對表格中列舉的數據進行全方位的比較,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最后分析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解答此類試題的關鍵在于分析表格中已存在的文字信息,然后根據所示信息,利用設問中的關鍵語句,搜索相應的信息,提取問題的答案。
3、實驗探究類大題搶分
(1)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深入理解和靈活運用生物學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是培養科學思維方法、完成探究性實驗的基礎。
(2)深刻領會教材實驗的設計思想。做好探究性實驗大題,就要認真分析教材涉及的實驗,理解每一個實驗的原理與目的要求,弄清材料用具的選擇方法與原則,掌握實驗方法和實驗步驟,深入分析實驗條件、過程、現象或結果的科學性、正確性、嚴謹性和可變性,能夠描述教材中經典實驗的原理、目的、方法步驟、現象與結果預測及結論,為實驗設計提供科學的實驗依據,搭建基本框架。
(3)學會對已知實驗進行變式。發展求異思維,有助于提高實驗綜合能力。很多實驗可選擇不同的材料,設計不同的實驗步驟,也可從不同的實驗結果得出同一個結論,要學會通過變式訓練提高科學素養,培養探索精神。
(4)模擬教材經典實驗進行重復性實驗設計。掌握實驗設計的一般規律是提高實驗設計能力的保障,教材內容所隱含的實驗常常注重原理和結論的提出,省略了實驗材料和步驟。這些經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科學嚴謹,模擬教材經典實驗進行實驗設計,通過經常進行針對性的訓練,能高效培養實驗設計能力,提高實驗設計技能。
(5)言簡意賅,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復習時要加強規范答題訓練,提升解題技巧。解題時要做到:找出關鍵詞,明確命題指向,避免答非所問;分析命題意圖,明確考查知識范圍,排除干擾信息,避免思維定勢;依據限制條件,縮小答題范圍,提高答題的準確性;運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準確選用生物學專業術語作答,提高用詞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全盤考慮,答全要點,確保答案的完整性;梳理答題要點,提高敘述的簡潔性。
高考生物必背的重點知識點有哪些
1.細菌進行有氧呼吸的酶類分布在細胞膜內表面,有氧呼吸也在也在細胞膜上進行。光合細菌,光合作用的酶類也結合在細胞膜上,主要在細胞膜上進行。
2.細胞遺傳信息的表達過程既可發生在細胞核中,也可發生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3.在生態系統中初級消費者糞便中的能量不屬于初級消費者,仍屬于生產者的能量。
4.用植物莖尖和根尖培養不含病毒的植株。是因為病毒來不及感染。
5.植物組織培養中所加的糖是蔗糖,細菌及動物細胞培養,一般用葡萄糖培養。
6.病毒具有細胞結構,屬于生命系統。
7.沒有葉綠體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8.沒有線粒體就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9.線粒體能將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10.細胞膜只含磷脂,不含膽固醇。
11.細胞膜中只含糖蛋白,不含載體蛋白、通道蛋白。
12.只有葉綠體、線粒體能產生ATP,細胞基質不能產生ATP。
13.只有動物細胞才有中心體。
14.所有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液泡。
15.無氧條件下不能產生ATP、不能進行礦質元素的吸收。
16.測量的CO2量、O2量為實際光合作用強度。
17.氧氣濃度越低越有利于食品蔬菜保鮮、種子儲存。
18.將人的胰島素基因通過基因工程轉入大腸桿菌,大腸桿菌分泌胰島素時依次經過: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合成成熟的蛋白質。形態大小相同、來源不同的染色體才是同源染色體。
19.沒有同源染色體存在的細胞分裂過程一定屬于減數第二次分裂。
20.動物細胞也能發生質壁分離和復原。
21.植物細胞質壁分離是指細胞質與細胞壁發生分離。
22.只有頂芽才能產生生長素、側芽不能產生生長素。
23.激素直接參與細胞代謝。
24.抗體、胰島素等的分泌方式和神經遞質的分泌方式是主動運輸。
25.漿細胞能識別抗原。
26.激素、神經遞質、mRNA發揮作用后不被分解。
27.渴覺中樞、痛覺中樞在下丘腦。
28.雙子葉植物的根不具有頂端優勢。
29.基因突變后生物的性狀就能發生改變。
30.半透膜就一定是選擇透過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