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選擇題解題技巧
高考生物選擇題解題技巧
選擇題解題技巧:認真審閱題干,確定解題思路。
選擇題的題干屬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規定了選擇的內容及要求。現今高考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題干的設置更復雜更隱晦更難把握,而此類試題一旦審題失誤,必錯無疑。故認真審閱題干,清除干擾,挖掘隱含,明確題目要求,就顯得尤為重要。審題應本著以下幾個方面:
(1)審限定條件。
限定條件的種類很多,如時間、原因、影響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終等。選擇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確、錯誤等。描述的對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細胞、動物細胞,C3植物、C4植物,葉肉細胞、根尖細胞,細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這些限定條件,其設問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題的思路。故應注意相關概念的區別,掌握相關概念的內涵。
(2)審隱含條件。
隱含條件是指隱含于相關概念、圖形和生活常識中,而題干未直接指出的條件。隱含條件為題干的必要條件,是解題成敗的關鍵。故應仔細閱讀題干,從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挖掘隱含,補充題干。
(3)審干擾因素。
干擾因素是指命題者有意在題中附加的一些與題無關的信息,干擾考生的解題思路,增加試題難度。故應有過硬的基礎知識、敏銳的洞察力,分析題干,排除干擾。
選擇題解題技巧:根據題型特點,采用不同方法
(1)淘汰排除法
根據題干所給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將供選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個淘汰排除,達到去偽存真,以獲得正確的答案。這種方法適合于多種形式的選擇題。
(2)比較篩選法
將題目所提供的備選答案進行比較,將與題目要求不符者分步篩選掉,以求得正確答案。對于所提供的備選答案具有二重以上的前提條件或正確答案和錯誤答案彼此相似的題目宜用此法。
(3)直選法
對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過程、規律的記憶型單選題,可利用已有知識信息,直接選出正確答案。
(4)推理法
解題時,從已知條件出發,正確運用有關的生物概念和原理進行步步逼近的邏輯推理,進而求得正確答案。對于比較集中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和理論的題目宜用此法。
(5)綜合分析法
對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斷出正確答案的選擇題,常要進行細致分析、嚴謹的推理、正確的判斷才可能得出正確答案。這樣的方法稱為綜合分析法。解答復雜的選擇題、及多選題多用此法。
總之,選擇題的解法形式多種多樣,有時同一題目可以用各種不同方法來進行解答。因此,我們解答選擇題時,可以“不擇手段”來進行選擇,即根據題型的要求,靈活、熟練地運用各種不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達到快速、準確求解的目的。
高考生物的解題技巧
準確答題:考試獲勝的保證
根據題干準確進行知識掛鉤:考題設置的情境真實地模擬現實, 不像書本知識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同學們前所未聞的,但總可以從課本上找出知識依據。例如多年來高考中的實驗題多不能與教材中某個具體實驗對號,但都是考查學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實驗步驟,是否設置了對照實驗,能否有效控制實驗唯一變量、排除干擾實驗的因素、得出正確結論等。 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尋求答案的過程是思維的過程,要使用對比、分析、綜合、推理、聯想等多種思維方法,防止思維定勢。
科學作答不可忽視。答案要準確,要做到層次清晰、條理清楚、邏輯嚴謹。答案簡潔,緊扣基本觀點。若是開放性的試題,可以大膽用多種方式解答。要盡量使用生物學學科語言。
坐標曲線題審題是關鍵
坐標曲線題通常有三種類型。一是對曲線表達的生物學含義的表述,;二是對曲線表達含義的解釋;三是對曲線所能夠說明的問題。 第一種類型:注意橫坐標與縱坐標的內容,然后根據曲線的特征進行表達。這是最基本的類型。
第二種類型:在明解曲線含義的基礎上,對曲線變化的原因作出解釋。要注意把落腳點放在課本的知識原理上。
第三種類型:要注意盡量把所要說明的問題說完整。如生長素濃度對根、莖、芽的影響的三條曲線,既說明生長素濃度對植物器官作用的共同的特點,也說明它們的區別。
答好實驗設計題:至關重要
了解題目要求。明確題目是要求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還是對實驗作出改進?要不要對過程、現象作出分析?要不要預期實驗的結論?
明確實驗目的和原理。這是實驗設計的依據, 不同的實驗目的,不同的實驗原理,進行設計的思路是不同的。
確定實驗思路。確定實驗因子是什么?怎樣設計對照?等等。 設計實驗步驟。要注意充分利用題目的條件,如果給出了實驗的材料及試劑,那么要注意所給的材料與試劑要充分利用,一般情況下,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不能用題目條件中沒有的材料與試劑;如果題目中給出的材料沒有用上,那得考慮實驗步驟中是否還有考慮不周之處。
檢查。看看思路是否合理嚴密,試劑材料是否多用或少用,表達是否準確。
開放性試題的出現是高考改革的一個方向。 開放性試題一般表現為題目條件的開放和試題答案的開放。
但不管怎么開放,題目總會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解題時首先要注意題目的限制條件是什么?其次,要從題目提供的條件尋找解答的思路和線索。第三,要注意答題的邏輯性和條件性。最好把不同層次的內容分別列成不同的小點,以清晰地展示自己的思路。
高考生物沖刺階段復習方法
一、找準自身定位,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
每個人的學習狀況、自身特點和思維方式都不一樣,因此我們不能把同一個計劃套用在所有人的身上。只有先了解了自己的學習特點和現狀,才能合理安排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以海淀區期末考試試題為例,這次試題難度比期中考試稍低,平時生物成績不錯的學生這次應該不難拿到80分以上的分數,而成績處于中游的學生這次的分數可能介于60分到80分之間,而如果沒有拿到及格線以上的分數,那就說明學生的生物底子比較薄弱,需要加強復習。總之,分數線處于不同檔次的學生需要的配套的學習方案也不同,因此應該因人而異,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才能做到充分利用剩下的時間有效率的學習。
二、基礎薄弱的考生應該繼續緊抓基礎題
高考的試題是按照80/20的原則來出題的,即80%的題目都是基礎題和中檔題,只有20%的題目是有難度的綜合性試題。因此即使目前成績不夠理想,考生也不要太氣餒,只要能集中精力把時間花到比較容易提分的基礎題上,最終就能夠拿到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數。
具體說來的話,首先在這個寒假直到下學期一模前后的時間里,考生應該繼續按照第一輪復習的思路夯實基礎。務必要將必修1、2、3和選修1、3這五本書的知識點進行一遍全面的梳理,整理出一套完整的筆記來。在此期間做題不宜太多,但要注重質量。要用做題來熟悉知識點的常見考查方式,加深對基礎知識點的理解,建立知識模塊之間的聯系。
在一模以后,考生則應該開始對薄弱環節的重點突破,尤其是孟德爾遺傳定律、變異與育種、三大代謝調節、生態系統、基因工程與微生物工程等經常出大題的模塊要能夠做到抓住基本點,爭取達到常考的生物學概念不丟分的水平。同時還要在課本基本實驗的學習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理順實驗原則和實驗設計的方法,以抓住實驗大題的分數。
其實從另一個側面來說,基礎薄弱就意味著進步的空間很大。考生應該多關注基礎層面的知識,為多積累了每一個知識點而高興,多多培養自己的自信心。只要不放下追趕的腳步,相信考生都一定能有大收獲。
三、成績中等的考生應該鞏固知識體系,訓練考試思維
成績中等的考生占了考生群體的絕大多數,一般班級的學習進度都是依據中等生的步調而定,高考命題也往往是依據中等生剛好能做完試卷來分配習題的難易程度及題目數量。要注意的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高三下學期,一個中等生可能由于努力勤奮,再加上找到正確的方法而一躍進入優等生的行列,也有可能由于一時放松和學習的方法不對頭而大意失荊州,成績變得屈居人后。
一般來說成績中等的考生在考試時丟分的原因主要有幾方面:可能是基礎知識有漏洞和遺忘,可能是知識點的聯系沒有理解到位,也可能是解題技巧有所欠缺。這就需要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在寒假期間,考生比較容易有大段時間可以利用,通常我們建議考生在這個時間里整理出一個自己的錯題本,搜集考試和平時練習時有疑問或是犯錯誤的試題。從這個本子中考生可以比較直觀的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在哪里,然后再去做有針對性的練習與鞏固。
開學之后考生應該在緊跟學校進度的同時,注意在做題中總結與歸納,不要盲目的運用題海戰術。對于選擇題,考生應該著重注意題目中體現出來的知識點聯系,以此為切入點深化腦海中知識點的聯系。比如這次海淀期末試題考到了受體,考生就可以以此為依托總結出所有模塊中受體出現的知識點,做一個比較和歸納。而對于大題,考生則應該多注重解題思維的訓練,形成一套考試體系。這需要考生在每一次的做題中注意做題思路的總結和提煉,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向,構建出考試時第一遍做題的思路。這樣才能在考試的時候盡快的抓住命題點,獲得理想的分數。
最后,在二模后的沖刺階段,考生要注重綜合性的練習,多做真題以培養出好的考試習慣和考場感覺,同時以課本和之前積累的錯題本為主進行知識點的回顧和強化記憶。調整好自己的步調,不要以一次考試的得失影響自己的心態。
四、基礎較好的考生應該戒驕戒躁,不斷從各方面完善自己
基礎較好的學生由于經常在班里名列前茅,因此容易產生一種優越感,而這種優越感正是現階段的大忌。同時通常這個層次的學生容易遇到學習上的“高原效應”,即到了一定水平之后就感覺到再進一步變得十分困難,因此考生會產生一種焦躁情緒,以至于影響到接下來的學習狀態。這時候考生應該注意掌握對方法,不斷從各方面錘煉與完善自己。
一般來說,成績優秀的學生下一階段應該著重關注兩個方面。一是穩定,二是提高。成績想要保持穩定就意味著考生要做到基礎的知識點不能有丟分,這考驗的是學生的細心與耐心。生物是一門知識點零散龐雜的學科,考生要在建立好全面的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多多花功夫將自己遺漏的知識點進行一一整理與清點,并且注意避免習慣性的失誤與失分。因此在高三下學期生物基礎比較好的考生應該注意回歸課本,熟悉每一個概念的基本點與衍生考點,關注課本的所有插圖、小字和實驗部分,并在做題的過程中關注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學會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由葉綠體可聯想到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植物與藍藻的區別、線粒體的對比、光合作用的過程、DNA復制、基因的表達、生產者的種類等等。同時考生還可以對生物學中的一些名詞概念、結論性語句經常默寫,使自己在答題過程做到書寫規范、術語準確嚴謹。
至于成績的進一步提高則需要考生首先把握好基本的生物學觀點,以科學地思維方式去理解生物學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體會到命題人的思路,做到審題的時候不盲目、答題的時候不含糊。貫穿于中學生物學教材的生物學觀點主要有:生物的物質性觀點、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觀點、生物體局部與整體相統一的觀點、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生物進化的觀點以及生物與環境相統一的觀點。從這些角度出發去審題,才能更深入的理解熱點信息題的命題思路,使考生答題是有的放矢,不是漫無目的的去揣測出題人的意圖。另外,考生應該重視分析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提高。因為這正是高考生物近兩年的綜合題的重中之重,也是考試時容易拉開分數距離的命題點之所在。考生可以通過對圖表題、曲線題、材料題、計算題和實驗題等不同題型的專項訓練來提升自己的分析能力,還可以通過后期綜合性的訓練來有意識地培養自己解決綜合性實際問題的能力。
看過“高考生物選擇題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