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備考竅門
生物學科總體來說學習方法就是三字訣:讀、記、練。精讀教材,理解核心概念和基本生理過程;
識記常考的知識點和核心概念填空以及答題術語;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適當練習。筆記和錯題整理要做到及時、分類、回顧。
當天講的要盡量當天整理,時間長了會遺忘。對于記下來的知識點要進行分類梳理,按照自己的邏輯設置合理的順序。整理筆記和錯題的作用是為了幫助咱們復習,所以一定要及時回顧復習。
在記憶實驗步驟的時候要想象你自己在做這個實驗,要有代入感,這樣才能更容易記住。如果學校有條件,親手做一下實驗效果會更好。
高考生物答題技巧有哪些
.先易后難
一般來說遇到一個題目,若耗時3-5分鐘仍理不清解題思路,應視為難題暫時放棄,即使這個題目的分值再高也要忍痛割愛,而把精力放到解容易題和中檔題上,以便節約時間,等有時間再回頭來攻克難題。要知道在高考中合理的安排時間是十分關鍵的。
2.提倡“兩遍讀題”
第一遍,快速閱讀,劃關鍵詞;第二遍,放慢速度,縮小范圍。有些選擇題表述、邏輯等方面稍微復雜一點,讀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題意。如果我們采取兩遍讀題,通過抓關鍵詞,從題干的主語、條件、要求、特征等方面進行限定,在結合答案選項,就能比較準確地明確試題所要考查的知識點、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3.審題
大家在高考生物做題的時候會有兩種反應,第一種反應,題目讀一半,覺得熟悉,心想這題我熟悉,這會導致沒有解題思路;第二種反應,當你看到題目非常陌生的時候,你很緊張,可能看的就很認真,反而不會因為馬虎丟分。所以,要弄清楚審的是什么題。
高考生物重要知識點
1、能量在2個營養級上傳遞效率在10%—20%。
2、真菌PH5.0—6.0細菌PH6.5—7.5放線菌PH7.5—8.5。
3、物質可以循環,能量不可以循環。
4、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食物網。
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殼的成分是1—6個多肽分子。
6、過敏:抗體吸附在皮膚、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細胞表面,再次進入人體后使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
7、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為流入該食物鏈的總能量。
8、效應B細胞沒有識別功能。
9、水腫:組織液濃度高于血液。
10、尿素是有機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時產生有機物。
11、藍藻:原核生物,無質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質粒。
12、原腸胚的形成與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關。
13、高度分化的細胞一般不增殖,如腎細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斷增加的:干細胞、形成層細胞、生發層;無分裂能力的:紅細胞、篩管細胞(無細胞核)、神經細胞、骨細胞。
14、能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不一定有葉綠體。
15、除基因突變外其他基因型的改變一般最可能發生在減數分裂時(象交叉互換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染色體自由組合)。
高三生物最有效的學習技巧
設法突破難點
有些知識比較復雜,或是過于抽象,同學們學起來感到有困難,這時就應化難為易,設法突破難點。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復雜問題簡單化。生物知識中,有許多難點存在于生命運動的復雜過程中,難以全面準確地掌握,而抓主干知識,能一目了然。例如細胞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紡錘體、核仁、核膜的變化,我們若將其總結為“前期兩現兩消,末期兩消兩現”,則其他過程就容易記住了。動物體內三大物質代謝過程復雜,可總結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轉化”。對一些復雜的問題,如遺傳學解題,可將其化解為幾個較簡單的小題,依次解決。
(2)抽象問題形象化。要盡量借助某種方式,使之與實際聯系起來,以便于理解,如DNA的空間結構復雜,老師一旦出示DNA模型,幾分鐘即可解決問題。因此,學習生物常常需借助圖形、表格、模型、標本、錄像等形象化的手段來幫助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識
生物提高成績的技巧
對于大家學習了許多年的數學、物理、化學來說,這些學科的一些基本思維要素同學們已經一清二楚。而對于生物學來說,同學們要思考的對象即思維元素卻是陌生的細胞、組織、各種有機物和無機物以及他們之間奇特的邏輯關系。因此同學們只有在記住了這些名詞、術語之后才有可能掌握生物學的邏輯規律,既所謂“先記憶,后理解”。
在記住了基本的名詞、術語和概念之后,同學們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生物學規律上來了。這時大家要著重理解生物體各種結構、群體之間的聯系,也就是注意知識體系中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