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知識點都有哪些
高考生物知識點都有哪些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1、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
2、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來直接影響脫氧核苷酸是構成DNA的基本單位。
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
DNA分子結構:DNA雙螺旋結構
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堿基不同排列構成了DNA的多樣性,也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DNA雙螺旋結構和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復制能夠精確、準確地進行,保持了遺傳的連續性。
各種生物都公用同一套遺傳密碼。
中心法則的書寫。
一個性狀可由多個基因控制。
生物變異不可遺傳:不引起體內遺傳物質變化。
可遺傳: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多倍體產生原因,是體細胞在有絲_過程中,染色體完成了復制,但受外界影響,使紡錘體形成受破壞,從而染色體加倍。基因突變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多倍體育種營養物質增加,但發育延遲、結實少。
單倍體育種可以在短時間內得到一個穩定的純系品種,明顯縮短了育種年限。
優生措施禁止近親結婚;遺傳咨詢;適齡生育;產前診斷。
高考生物知識點梳理
1、美國科學家薩姆納通過實驗證實酶是一類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總之,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催化作用的有機物,胃蛋白酶、唾液淀粉酶等絕大多數的酶是蛋白質,少數的酶是RNA。不能說所有的蛋白質和RNA都是酶,只是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質或RNA,才稱為酶。酶的特性有高效性、專一性、需要適宜的條件。
2、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究,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
3、ATP中文名叫三磷酸腺苷,結構式簡寫A-p~p~p,幾乎所有生命活動的能量直接來自ATP的水解,由ADP合成ATP所需能量,動物來自呼吸作用,植物來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ATP可在細胞器線粒體或葉綠體中和在細胞質基質中合成。在細胞內ATP含量很少,轉化很快,熟悉89頁圖。
4、構成生物體的活細胞,內部時刻進行著ATP與ADP的相互轉化,同時也就伴隨有能量的釋放_和儲存_。故把ATP比喻成細胞內流通著的"通用貨幣"。
高考生物知識點整理
細胞增殖
(1)細胞周期:指連續_的細胞,從一次_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_完成時為止.
(2)有絲_:
_間期的特點: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
_期染色體的主要變化為:前期出現;中期清晰、排列;后期_;末期消失.特別注意后期由于著絲點_,染色體數目暫時加倍.
動植物細胞有絲_的差異:a.前期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b.末期細胞質_方式不同.
(3)減數_:
對象:有性生殖的生物
時期:原始生殖細胞形成成熟的生殖細胞
特點: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_兩次
結果: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數比原始生殖細胞減少一半.
精子和卵細胞形成過程中染色體的主要變化:減數第一次_間期染色體復制,前期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體單體之間常出現交叉互換),中期同源染色體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減數第二次_前期染色體散亂地分布于細胞中,中期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體的著絲點_染色體單體分離.
有絲_和減數_的圖形的鑒別:(以二倍體生物為例)
1.細胞中沒有同源染色體……減數第二次_
2.有同源染色體聯會、形成四分體、排列于赤道板或相互分離……減數第一次_
3.同源染色體沒有上述特殊行為……有絲_
記憶點:
1.減數_的結果是,新產生的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的生殖細胞的減少了一半.
2.減數_過程中聯會的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開,說明染色體具一定的獨立性;同源的兩個染色體移向哪一極是隨機的,則不同對的染色體(非同源染色體)間可進行自由組合.
3.減數_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_中.
4.一個精原細胞經過減數_,形成四個精細胞,精細胞再經過復雜的變化形成精子.
5.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_,只形成一個卵細胞.
6.對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_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
高考生物知識點復習
1、單細胞(如草履蟲)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
2、多細胞動物通過內環境作媒介進行物質交換
養料O2養料O2
外界環境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
代謝廢物、CO2淋巴代謝廢物、CO2
內環境
細胞外液又稱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其中血細胞的內環境是血漿
淋巴細胞的內環境是淋巴
毛細血管壁的內環境是血漿、組織液
毛細淋巴管的內環境是淋巴、組織液
3、組織液、淋巴的成分與含量與血漿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別在于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而組織液淋巴中蛋白質含量較少.
4、內環境的理化性質:滲透壓,酸堿度,溫度
①血漿滲透壓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含量有關;無機鹽中Na+、cl-占優勢
細胞外液滲透壓約為770kpa相當于細胞內液滲透壓;
②正常人的血漿近中性,PH為7.35-7.45與HCO3-、HPO42-等離子有關;
③人的體溫維持在370C左右(一般不超過10C).
高考生物知識點總結
1、染色質:在細胞核中分布著一些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這些物質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在細胞_間期,這些物質成為細長的絲,交織成網狀,這些絲狀物質就是染色質。
2、染色體:在細胞_期,細胞核內長絲狀的染色質高度螺旋化,縮短變粗,就形成了光學顯微鏡下可以看見的染色體。
3、姐妹染色單體:染色體在細胞有絲_(包括減數_)的間期進行自我復制,形成由一個著絲點連接著的兩條完全相同的染色單體。(若著絲點_,則就各自成為一條染色體了)。每條姐妹染色單體含1個DNA,每個DNA一般含有2條脫氧核苷酸鏈。
4、有絲_:大多數植物和動物的體細胞,以有絲_的方式增加數目。有絲_是細胞_的主要方式。親代細胞的染色體復制一次,細胞_兩次。
5、細胞周期:連續_的細胞,從一次_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_完成時為止,這是一個細胞周期。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_間期和_期。_間期:從細胞在一次_結束之后到下一次_之前,叫_間期。_期:在_間期結束之后,就進入_期。_間期的時間比_期長。
6、紡錘體:是在有絲_中期細胞質中出現的結構,它和染色體的運動有密切關系。
7、赤道板:細胞有絲_中期,染色體的著絲粒準確地排列在紡錘體的赤道平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8、無絲_:_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體和染色體的變化。例如,蛙的紅細胞。
公式:
1)染色體的數目=著絲點的數目。
2)DNA數目的計算分兩種情況:
①當染色體不含姐妹染色單體時,一個染色體上只含有一個DNA分子;
②當染色體含有姐妹染色單體時,一個染色體上含有兩個D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