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
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物學當然要研究"細胞"了,所以第一本教材便緊緊圍繞"細胞"這一中心。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組成細胞的分子:此部分需掌握的內容主要為六大化合物的分布、結構、主要功能、及鑒定方法。
(2)細胞結構:細胞膜、細胞質(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及功能)、細胞核此部分需掌握各部分的結構和功能。
(3)細胞代謝(細胞中的各種生物化學反應統稱細胞代謝)
①物質的跨膜運輸:細胞代謝伴隨著物質的輸入與輸出該部分需掌握三種跨膜運輸方式的特點及實例。
②ATP:細胞代謝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或吸收,而細胞生命活動直接利用的能量形式是ATP。
③酶:細胞代謝需要酶的催化該部分包含的考點主要有酶的化學本質、酶的作用特點、影響酶促反應速率的因素。
④兩種重要的細胞代謝:光合作用與細胞呼吸
(4)細胞的生命歷程: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變
2:遺傳與進化
具有遺傳現象是生物的重要特征,在遺傳中又存在著變異,變異的積累使生物產生進化,第二本教材的內容設置主要圍繞著遺傳、變異、進化這三個主題,而其中的遺傳部分是高考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以非選擇題的形式出現。
(1)遺傳部分:
①孟德爾雜交實驗的過程、結果及孟德爾兩大遺傳定律: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在解題中的應用
②伴性遺傳
③遺傳的細胞學基礎:減數分裂
親子代之間遺傳物質的橋梁細胞為雌雄配子,遺傳的細胞學基礎便是可形成雌雄配子減數分裂。
④遺傳的分子基礎--DNA:主要包括DNA的復制、DNA上遺傳信息的表達(轉錄、翻譯),它們構成了體現生物遺傳信息傳遞過程的中心法則。
(2)變異和育種:可遺傳變異的類型及特點、各種育種方式的原理及優缺點
(3)生物的進化
3:穩態與環境
這本教材中所講的穩態既包括生物個體內環境的穩態及調節,又包括生物所生活的生態環境的穩態及調節。如今人們對自身健康及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此部分內容所涉及的知識點在高考中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對其歸納如下:
(1)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主要指激素調節
(2)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神經調節、體液調節、免疫調節
(3)種群的概念、種群數量變化
(4)群落的概念、種間關系、群落結構、群落演替
(5)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的功能(物質循環、能量流動、信息傳遞)、生態系統的穩態。
以上內容中的生命活動調節幾乎為高考必考點,有關生態系統的考點也頻繁出現,但它們的難度并不高,解題所需的時間也不長,所以相關題目要努力拿到滿分。
高中生物怎么能學好
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
2、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準,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采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高考生物考前沖刺技巧在你進行知識的整理、深化理解的過程中,千萬不可忽略課程標準,應該逐條對照研究,對各知識點需要掌握到什么樣的程度,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高考試題除了考察基礎知識,也越來越注重和時下熱點發生“共振”。高考試題命題的背景常源自于科學前沿、生產生活、社會熱點等,生產實踐要求考生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釋、解決生活、生產實踐及科學探究等情境中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例如 “基因敲除”“tag標簽”和“新冠疫情”,特別是新冠疫情可以考查排查方式中核酸檢查、新冠疫苗接種、體溫檢測的原因、疫情防控措施中定期開窗通風的原理和作用、對疫情期期間出現的不合理防控措施的科學判斷以此體現應用性考查要求。
生物備考技巧
1、訓練自己的審題能力
在做生物習題的過程中,理解透題目的意思絕對是非常關鍵的。因此在復習過程中,同學們就要刻意的去訓練自己審題能力,比如說拿到題目,就要學會去找到該題目的關鍵詞,將該題目的一些重要條件用紅筆劃出來等等,而在復習過程中培養出這樣的能力,這對高考的做題正確率和速度是很有幫助的。
2、對高中生物的核心和重點知識點進行重點復習
星火教育多位高三生物資深教師就提到,同學們在復習生物的過程中,要懂得對高中生物的核心和重點知識點進行重點復習,比如說現代生物技術類的知識點就屬于高考一個重點考查的部分,對這類知識點同學們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去復習。
3、著重培養自己識圖和圖文轉換能力
相信高三學子們都明白,不管是在生物教材還是生物習題當中,圖像、表格、線條這些都是生物學科的特別之處。因此,多位學霸在生物復習分享當中就提到,在高考生物復習過程中,同學們就要試著去培養自己的識圖能力和圖文轉換能力。比如說,在復習訓練當中,看到圖像和表格,同學們就要試著去找到其中的關鍵點。和也可以和老師、同學交流一些這方面的心得。
生物復習方法
1.細節決定成敗
生物學科的知識點很多、很雜,每個知識點的重要程度也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在學習時應該有所側重。那么,怎么把握核心知識點呢?根據老師的強調程度,老師強調得越多的當然就越重要,這些知識點一定要加倍留心。
根據做題的經驗,考得越多的自然越要著重掌握。但也會有個別比較偏的考查點,比如書上的小字部分。所以,把握細節是通往高分的必經之路,這就需要同學們勤翻書,而且要看得足夠細致。
加強錯題和典型題的積累。記錄時,高老師建議做好標記,用一句話概括,不需要將整道題都記錄下來。高考前多復習這些概括,不但可以把握曾經的失分之處,而且還可以鍛煉文字表達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也是高考生物答題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2.突破“瓶頸”拿高分
高三后期,不少同學會遇到學習的“瓶頸”,成績始終沒法往上再提升。高老師認為以下這些方法可以有效突破生物瓶頸。
基礎較弱的同學,要集中精力攻克核心知識,細枝末節先暫時忽略;徘徊在高分上下的同學,可以去研究一下歷年的生物高考題,特別是標準答案,訓練語言表達能力,爭取向標準答案靠攏;把握分值與得分點,同一道題的同一個空,給的分值不同,答案的詳細程度是有差異的,分值越高,就需要答得越詳細,分值越低,盡量簡練概括就好;分點答題,在判斷出給分點后,通過列點的形式有條理的作答,讓閱卷老師看得清楚明白,避免寫成一片。
3.相信自己
在應試心理方面,生物題在理綜里難度較小,只要時間足夠,大部分人都能夠把題答完,而且失誤較少,所以考試時要對自己抱有強大的信心,
千萬不能怯場,時間方面,不能因為生物題難度較小就主動減少它的答題時間,而要在日常練習中尋找最合適的答題時間,答題時既有緊湊感,又不會慌張,做題順序方面,生物遺傳題最好不要放到最后,特別是需要推斷的時候,慌張之下怎么能有好的發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