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常考知識點復習
一、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歐洲文藝復興的產生和發展:14世紀發源于意大利;15世紀逐漸向西歐其他國家擴展;16世紀則是文藝復興
的鼎盛階段。
1、意大利文藝復興興起的背景和實質
(1)背景(原因):(*為什么文藝復興起源于意大利?)
根本原因——意大利北部是西歐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較早的地區之一,資產階級為了保護自己的經濟、政治利益,迫切要求鏟除封建制度的傳統,
建立適應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文化。
l 人才優勢——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學者文人,是文藝復興的中堅力量。
l 文化環境——作為歐洲古代文化搖籃之一,保存了豐富的文化遺產,中世紀時文化也相對比較繁榮;
l 15世紀前后,許多拜占庭學者移居意大利城市,帶來大量珍貴的古代古希臘、古羅馬的典籍和藝術品,促進了意大利藝術家和學者對古典文化的了解、研究。
l 經濟后盾——意大利相當富庶,其財富能夠為藝術、學術提供贊助。
l 統治者的支持——意大利的統治者頗為積極地扶持藝術家和作家。
l 羅馬天主教會中心在意大利,所以受壓制特別厲害,反抗性亦尤為強烈。
(2)實質: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反映歐洲各國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思想和文化運動,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運動。
2、人文主義
(1)文藝復興時期主要的社會思潮為人文主義。
(2)人文主義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從宗教中解放出來。即資產階級的人性論和人道主義。
(3)人文主義對解放人們思想有著巨大的歷史進步作用。
3、文藝復興在意大利的興起
(1)最早的代表人物 但丁:《神曲》
喬托:《哀悼基督》 “近代繪畫的奠基者”
(2)早期的代表人物 彼特拉克:“人文主義之父”
薄伽丘:《十日談》
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
(3)全盛時期的“美術三杰” 米開朗基羅:雕刻家、畫家、建設師和詩人
拉菲爾:《大衛》、《西斯廷圣母》、《雅典學派》 “畫圣”
(4)馬基雅維利:政治思想家、歷史學家、軍事著作家和詩人,《君主論》和“馬基雅維利主義”
二、西歐諸國的文藝復興
1、英國:莎士比亞極其戲劇 2、法國:拉泊雷及其《巨人傳》
3、德意志:伊拉斯謨及其《愚人頌》 4、西班牙:塞萬提斯及其《堂吉可德》
三、文藝復興時期的科學
哥白尼(波)及其“太陽中心說”:近代自然科學是以天文學革命為開端的
1、文藝復興時期 開普勒(德意志)繼承和發展了哥白尼的思想:發現行星沿橢圓軌的天文學 道繞太陽運行的規律 伽利略(意)證明哥白尼學說的正確性:自制望遠鏡進行觀察發現;被視為近代實驗
科學的奠基人
2、文藝復興時期自然科學其他學科的發展:數學、物理學、醫學、生理學等領域
3、唯物思想家的出現 布魯諾(意):捍衛和發展哥白尼的學說;提出“宇宙無限論”
弗蘭西斯·培根(英):科學歸納法;“知識就是力量”
四、文藝復興的重大歷史意義
(1)積極性:在于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過渡到以人為中心,在于喚醒人們的覺醒,把人們從關注來世轉移到現世。它喚醒了人們的積極進取的精神、創造精神以及科學實驗的精神,從而在精神方面為資本主義的確立開辟了道路。
(2)局限性:①他們雖然大力表現和發揚了人文主義精神,認識和揭露天主教會和教皇的腐朽與罪惡,但他們還樂于接受教皇和教會的保護與豢養,對教會勢力抱和解態度,而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②人文主義者還把古代受到維護的那些迷信落后的東西保留下來。
高考歷史常考知識點復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背景
1、經濟基礎: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根本原因*海外貿易和掠奪、圈地運動為資本主義發展積累了資本。
2、階級基礎: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的形成
3、政治統治:都鐸王朝的統治 ——客觀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的壯大
(1)在資本主義發展的早期階段,資產階級由于力量弱小,還需要依靠封建王朝的保護來發展。
(2)措施 加強專制統治:進行宗教改革,建立英國國教教會
鼓勵工商業和海外掠奪,增強英國實力 *16世紀末,打敗西班牙,開始確立海上霸權
(3)影響:客觀上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4、直接原因: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1)時間:17世紀初開始 (2)表現:厲行君主****,觸犯資產階級利益;實行宗教****,迫害清教徒。
(3)結果:遭到資產階級的反對,政局日趨緊張,終于導致1640年爆發資產階級革命。
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1、議會中反對派的形成:
(1)組成:資產階級和新貴族
(2)斗爭:利用議會有通過征稅法案的權力進行斗爭
(1629年被解散) *英國議會的出現和權力
2、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
(1)時間:1638年
(2)原因:查理一世的宗教迫害
3、革命爆發的標志:1640年議會的召開
(1)議會的召開:1640年查理一世為籌措軍費、征收新稅而重開
(2)議會中的斗爭:反對派拒絕征稅法案,而且提出要求限制王權
(3)意義:標志著資產階級利用議會合法的斗爭形式進行的革命開始了。
4、革命的經過(1640—1688年)
①開始:1642年國王查理一世挑起
(1)內戰 ②概況 議會軍與克倫威爾的崛起
決定性戰役:納西比戰役和馬斯頓荒原戰役
③結果:內戰結束,國王被俘;1649年1月,國王被處死。
(2)共和國的建立與克倫威爾的軍事獨裁統治
①共和國的建立
A.措施:對內武力維護統治,發展工商業,宗教上厲行清教法
②克倫威爾軍事獨裁統治 規;對外征服愛爾蘭,進行英荷戰爭,維護英國海外貿易的利益
B.1653年底,就任“護國主”,成為軍事獨裁者
(3)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和“光榮革命”
①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A.原因: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鞏固克倫威爾死后混亂的政局
B.概況 1660年,查理二世即位復辟與反攻倒算
英國政壇分化,形成政黨——輝格黨與托利黨(代表利益)
詹姆士二世的統治:企圖恢復天主教,引起反對
A.原因;詹姆士二世的統治
②“光榮革命” B.概況:1688年,輝格黨和部分托利黨人發動政變,邀請荷蘭執政威廉夫婦入主英國;1699年初,兩人即位。
C.意義: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完成
5、英國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
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為了限制王權,在議會中通過一系列法案,其中影響最為深遠的是1689年通過的《權力法案》,以明確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約束國王的活動。后來,議會權力逐漸超過國王,國王處于“統而不治”的地位,君主立憲制在英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經過:
議會斗爭→內戰→共和國建立→克倫威爾的軍事獨裁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復辟→光榮革命
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
(1)推翻了封建專制的君主制,確立了君主立憲制;
(2)為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制度的建立,開辟了道路;
(3)對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資產階級革命的時代)的到來。
以上就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帶來年的高考歷史常考知識點復習,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