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基礎練習試題及答案
1.(2015•江蘇揚州•1)秦朝時設立的負責監察百官的中央官職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隸校尉
【答案】C
2.(2015•江蘇淮安•15)下列屬于清朝加強君權措施的是( )
①焚書坑儒 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③設立軍機處 ④大興文字獄 ⑤設立錦衣衛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③④
【答案】D
3.(2015•江蘇蘇州•2)經典誦讀可以幫助我們提取豐富的歷史信息。《三字經》“嬴秦氏,始兼并……迨至隋,一土宇……元滅金,絕宋世。太祖興,國大明”中所反映的從長期分裂走向統一的朝代有( )
A.秦隋宋 B.秦隋元
C.秦元明 D.隋元明
【答案】B
4.(2015•江蘇蘇州•3)有學者指出:“古來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統,正統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國家政體并善以此治國,王而不藩者,不過秦皇、漢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這里的“國家政體”是指( )
A.王位世襲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權制
【答案】D
5.(2015•山東威海•1)1973年,在今威海市苘山鎮發現了一個秦代鐵權(見右圖),上有銘文“廿六年,皇帝盡并兼天下諸侯,黔首(百姓)大安,立號為皇帝,乃詔丞相狀(指隗狀)、綰(指王綰),法度量則不壹(指“一致”),嫌疑者皆明壹之。”從這篇銘文中可以得到的正確信息是( )
①統一了六國 ②統一了度量衡 ③用楷書書寫 ④確立了皇帝稱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B
6.(2015•山東威海•2)正確掌握計算歷史年代的方法是中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技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世紀 B.秦朝建立距2015年有2235年
C.隋朝大運河開鑿于7世紀后期 D.五四運動爆發于民國9年
【答案】B
7.(2015•山東東營•7)下列四幅疆域圖,按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C
8.(2015•四川資陽•1)正在收看漢字聽寫大賽的肖強媽媽問肖強:“隸書、金文、小篆、甲骨文四種字體最先和最后出現的是哪兩種?”其正確的回答應是( )
A.甲骨文、隸書 B.甲骨文、金文
C.金文、篆書 D.金文、隸書
【答案】A
9.(2015•四川廣元•1)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
A.秦朝 B.漢朝
C.宋朝 D.元朝
【答案】A
10.(2015•四川宜賓•3)不能從右圖中獲取的信息是( )
A.中央對地方實行分郡管理 B.王朝的都城位于西部的咸陽
C.靈渠溝通了長江與珠江水系 D.修建的長城西端點是隴西
【答案】D
11.(2015•四川樂山•15)圖1為我國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圖的片斷摘錄。圖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別是( )
A.商朝、秦朝、三國 B.秦朝、隋朝、唐朝
C.商朝、秦朝、隋朝 D.隋朝、宋朝、明朝
【答案】A
12.(2015•福建廈門•4)圖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識系統化,直觀地呈現整個知識骨架,下列―組秦始皇措施圖示體現的中心主題是( )
A.加強文化控制 B.加強經濟管理
C.加速國家統一進程 D.鞏固國家統一
【答案】D
13.(2015•福建龍巖•4)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
A.夏朝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答案】B
14.(2015•內蒙古包頭•1)秦朝確立了“天下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的規制。這反映出秦朝政治的本質是( )
A.皇權專制 B.任免官吏
C.思想控制 D.言即法律
【答案】A
15.(2015•貴州黔西南•4)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中,第一位皇帝是( )
A.黃帝 B.禹
C.劉邦 D.秦始皇
【答案】D
16.(2015•黑龍江大慶•2)右圖是我國古代某一王朝幣制改革示意圖,該圖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漢朝
C.唐朝 D.清朝
【答案】A
17.(2015•山東濟寧六三制•1)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一書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的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 )
A.統一度量衡和貨幣 B.焚書坑儒
C.修筑長城 D.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
【答案】D
18.(2015•山東濟寧五四制•1)秦朝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央政府中分管監察的機構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中書省
【答案】C
19.(2015•廣東揭陽•14)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是中國古代的主要政治制度,它開始確立于( )
A.戰國時期的秦國 B.秦朝
C.唐朝 D.西周
【答案】B
20.(2015•內蒙古赤峰•1)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方言不一致,漢文字卻是統一的。這是因為( )
A.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 B.文字鑄刻在青銅器上
C.文字書寫在絲帛和竹簡上 D.秦始皇統一了文字
【答案】D
21.(2015•廣東茂名•31)“國家統一,民族融合”是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以下史實符合這一主題的有( )
①秦始皇規定以小篆為全國統一文字 ②北魏孝文帝提倡改穿漢服 ③遼、宋、西夏、金政權的對峙 ④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22.(2015•湖南永州•2)20世紀90年代,陜西章臺出七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書時加蓋了印章的泥塊)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鄲等郡名和籃田等縣名。這一發現可以印證秦朝( )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實 B.出現了造紙業的事實
C.用泥制陶的事實 D.實行了郡縣制度的事實
【答案】D
23.(2015•湖北宜昌•3)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歷史功績是( )
A.開創“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局面 B.建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開辟絲綢之路
【答案】B
24.(2015•江蘇無錫•2)隨著有關秦始皇的影視劇增多,某校初一學生對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產生了研究興趣,圍繞著他采取的鞏固統一措施展開了積極討論,其中在思想上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
A.統一文字 B.統一貨幣
C.焚書坑儒 D.統一度量衡
【答案】C
二、填空題
25.(2015•山東聊城)26.“封建親戚,以藩屏周”描述的是西周的 制度。秦始皇廢除該制度,推行 制度。
【答案】26.分封;郡縣;
26.(2015•湖南衡陽•21)大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第一個奴隸制王朝——____________;公元221年,秦王_______(人名)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一的封建王朝。
【答案】夏、嬴政;
三、改錯題
27.(2015•四川內江•17)(12分)下列各小題中有一處錯誤,請指出并改正。
(1)秦始皇在中央設置丞相、太尉和縣令,分別管理行政、軍事和監察。
錯誤: 改正:
(2)《天演論》是我國第一部比較系統地介紹世界各國情況的著作,對于幫助人們開闊視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對日本的明治維新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錯誤: 改正:
(3)在經濟全球化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世界貿易組織扮演著主角。
錯誤: 改正:
【答案】17.(每小題找出錯誤2分,改正2分,各4分,共12分)
(1)錯誤:縣令;改正:御史大夫
(2)錯誤:天演論(《天演論》);改正:海國圖志(《海國圖志》)
(3)錯誤:世界貿易組織;改正:跨國公司(世界五百強中的跨國公司)
四、識圖題
28.(2015•重慶A卷•21)(1)觀察右圖,請在答題卡圖中的圖例欄內A、B處分別寫出圖例的含義。(2分)
(2)依圖指出秦滅六國過程的特點(1分)
【答案】21.(1)A:秦滅六國路線;B:秦滅六國順序 。(2分)(2)由近及遠(自西向東);各個擊破。(1分。答出其中1點即可。其它符合題意的答案可同等得分,但總分不得超過1分。)
29.(2015•湖南懷化•33)下圖人物是
(2015•湖南懷化•34)下圖遺址的名稱是
【答案】秦始皇 金字塔
五、非選擇題
30.(2015•江蘇南京•2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國歷史朝代(時期)更替示意圖(部分)
材料二 西周王朝通過對四土,四國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遼闊的四土四國之地已緊密地聯為一體,……一統于周天子的統治之下。
——《從早期國家結構的基本形式看秦漢大一統政治的社會基礎》
材料三 秦漢時期的中央統治者,為了有效地維系“大一統”,都對統治思想進行了選擇,用以規范,整齊全國上下的思想。……(秦漢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據的年代里,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各族統治者和民眾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
——《“大一統”之夢》
請回答:
(1)材料一示意圖中的①②處應該填寫的朝代(時期)分別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西周的建立者是誰?據材料二,歸納西周實行政治制度的作用。(5分)
(2)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秦朝統治者用以“規范,整齊”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漢武帝選擇的“統治思想”是什么?舉兩例說明“追求統一仍始終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奮斗目標”。(4分)
(3)綜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旋律。(1分)
【答案】26.(1)①東周;②戰國。周武王。使周王朝緊密地聯為一體;鞏固了周天子的統治。(5分)
(2)焚書坑儒。儒家思想。西晉統一等;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等。(4分)
(3)追求大一統。(1分)
31.(2015•江蘇蘇州•30)(6分)思想文化是一定時期的政治、經濟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反映。正因為時代、角度不同,所以對許多歷史人物的思想文化活動都會見仁見智。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秦以后中國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運:一次是秦始皇的焚書,一次是漢武帝的罷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舉制度。在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發動的這一次對封建政權的長期鞏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對文化上危害也最長遠。
——胡寄窗《中國經濟思想史》
材料二 統一思想,歸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國人有一致的信仰,讓大家在相同的目標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統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們平心而論,董仲舒統一思想,尊崇儒術的呼吁,其功當多于過。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
(1)據材料一,指出中國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運”?(3分)
(2)材料一、二對董仲舒的思想文化活動的評價有何不同。(2分)
(3)你認為評價歷史人物活動應遵循怎樣的原則?(1分)
【答案】30.(1)三次厄運:焚書坑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八股取士。
(2)不同評價:材料一在肯定其對封建政權長期鞏固所起作用的同時,主要強調它對文化發展的危害;材料二肯定了獨尊儒術對統一思想,維護國家統一的作用。
(3)原則:要把歷史人物放到當時背景下考量;要從不同角度評價人物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