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高中歷史的關鍵
閱讀是理解、記憶和運用的基礎,即學好歷史的基礎。怎樣才能使閱讀迅速而有效呢?
首先要有目的,有問題。如閱讀教材目�家園鹽照?�知識框架,這是在宏觀上把握歷史的前提;閱讀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歷史知識: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典章制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等,這是在微觀上把握歷史;閱讀正文中的小字、注釋和圖表,有助于對主體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最后這一點最容易被忽視。綜觀近年高考題,教材小字名義上是閱讀教材,不做考試要求,而實際高考大綱中卻強調把握知識體系,意即在知識系統中的內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題中總不斷出現小字部分內容。因此在閱讀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釋和圖表內容都納入到知識體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復習,完整把握歷史知識。如世界近代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正文中指出“隨著殖民地問題上沖突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小字中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外加兩幅圖和一段材料,來補充說明了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沖突表現。又如中國古代史上“北宋科舉制發展”一目,正文只對其積極作用進行論述,在小字中則補充了北宋科舉取士過多導致“出現官吏多而雜的局面”這一消極影響。
其次是閱讀中要掌握正確方法。閱讀中要抓住關鍵詞以認識歷史發展的程度、了解歷史事件間的相關聯系: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社會的改造經歷了“初步”、“進一步”、“徹底”等階段;如《九國公約》簽訂,“又要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將近代列強在侵華問題上的階段性和相互關系發掘出來,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20年代經歷了“相互爭奪-共同支配-日本獨占-共同支配”的歷程;抓住對比詞,以把握同類事件的個性和共性,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在世界許多地區展開,美國、德意志、意大利、俄國和日本等國家通過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幾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終結果是一樣的。那么“不同”表現在哪里?為何會有這種不同?由此我們就可以把握各國的特點;結果是一樣的,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由此我們就可以把握本時期歷史發展的基本特征。要在閱讀中明確歷史結論中各點的邏輯關系,如中國古代史上科舉制的意義評價內容較多,正確的理解思路是:首先改變的是前代門閥壟斷仕途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有“抑制門閥的作用”;其次與九品中正制相對比,門第不高的地主知識分子也能入仕為官,“擴大了官吏來源”;第三科舉制與九品中正制不同點在于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第四因主管科舉考試的是中央政府,改變了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把持人才選拔和官員任命權的局面,且選拔的大部分是有才能者,所以“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政局的穩定”;第五,這一制度“為歷朝所沿用,影響深遠”;第六科舉制也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于應付考試,而忽視實用性學問的消極影響。這樣從官吏來源(前兩點)到選拔方式(第三、第四點)再到影響(第五、第六點)就可以比較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二、記憶
歷史學科是記憶為主的科目,如何才能牢固準確地記憶歷史基本知識,以利順利復現和運用呢?
第一,要理解記憶,不要單純地機械記憶。高中歷史理論性較強,抽象概念較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認真理解歷史結論中每一句話的內在含義,每一層次間的邏輯關系。如世界近代史中“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評價,就要將四句話的簡短結論分解成:①地位“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②標志“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其中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國家的確立、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又包括資本主義國家間的貿易關系和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間的貿易關系。③積極作用“世界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這有利于世界各地區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與相互促進。④消極影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商場和資本輸出場所,資本主義國家控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命脈,對它們進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掠奪”,這意味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但在貿易雙方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必然會逐步加深雙方間的矛盾。
國民黨的第一槍。秋收起義建立了黨領導下的第一支軍隊。廣州起義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蘇維埃政府。
例6、一五計劃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可總結為“一橋二鐵三公四廠”。
即武漢長江大橋;寶成和鷹廈鐵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鋼無縫鋼管廠、一汽、沈陽飛機制造廠和沈陽機床廠。
第二,要在整體知識的聯系中記憶,不要零星孤立地記憶。歷史知識是互相聯系的,如因果聯系、并列聯系、對比聯系等。將歷史知識分類歸納在一起,形成知識鏈,記憶更深刻牢固。如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內容繁雜,最易記混記錯,但將其分為割地、賠款、通商、關稅、軍事和宗教等類別歸納記憶,則效果大不相同。
第三,提倡巧記,切忌死記。巧記是指運用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的一些方法幫助靈活記憶知識,如口訣記憶、諧音記憶、聯想記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