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沖刺復習方法
高考歷史命題凸顯兩大出發點:一是歷史問題的現實思考,二是現實問題的歷史反思。因此,結合近期熱點,總結微專題,既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體系地復習基礎知識,又可以將現實問題與歷史發展相結合,把握歷史脈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新冠疫情疫情,考生應以“醫療與公共衛生”“基層治理與社會保障”等微專題形式展開復習。在復習時,每一個主干知識的專有名詞,都是回答問題時的關鍵詞。回答材料解析題或論述題時,關鍵詞要明確展示出來。
情境化已經成為高考命題的主流趨向,但萬變不離其宗,考生在遇到新情境新問題時,靜下心找到其與所學知識的連接點,將基礎知識遷移過來,便能迎刃而解。新情景材料有可能和課本知識不一致,做歷史選擇題時,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尊重材料。如果脫離材料,根據自己認知進行選擇,就違背了材料選擇題判斷的基本原則。因此,客觀看待材料,避免主觀判斷,是提高客觀題得分率的重要條件。
高考歷史復習方法
1、抓住書本框架,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律編排的。我們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知識的整體,背熟目錄才能準確掌握歷史發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系,為知識的遷移和活用奠定基礎。考試答題時,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觀概括,盡量避免因遺漏觀點而失分。
2、不放過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還有批注,插圖及其說明等。還要適度涉及未列入考試大綱的內容。
3、注意整理筆記,抄錄書里。我沒有單獨的歷史筆記本,因為我覺得把筆記記到書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系。我把幾本參考資料的延伸知識或者精辟見解都抄錄在書中,翻閱課本時也會一起復習。這樣在考試中你的歷史語言表達會更加完善和專業,且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廣,進而得分更高。
4、分專題總結。這個在第二輪復習中老師也會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總結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會議之類的。這樣不僅可以讓讀書看書更加有趣,還可以提高歸納總結能力。
高考歷史備考攻略
在高考前夕需要仔細而又系統地梳理一次,簡單地按照錯誤的原因進行分類,重點針對基礎型、理解型的錯誤進行知識再鞏固、再深化,對經典習題可以進行重點標記,以便經常回顧、研究。而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來源,是試題命制的主要依據。
高考前夕回歸課本,梳理知識點,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框架,意義非凡。首先要認真研讀目錄,把每個章節的知識脈絡理清,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大概的知識框架,然后逐步回憶每個部分的具體內容;其次對每個知識點務必要保證細致,而不是覺得太基礎,粗略瀏覽,要理解每一個知識要素;對課本上的圖片、短小的解說文字一定不要錯過,很多高考題考的并非難度,而是細節;最后,精心研讀每個歷史事件的結論性語言,這對提高歷史試題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很大幫助。
怎么復習高中歷史
對課本體系中的歷史概念要做到精準把握,每一個歷史概念的內涵外延都要有清晰的理解。比如政治史: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封建制度、封建帝制;半殖民地、半封建、片面最惠國待遇(有新恩施及各國,舊國利益一體均沾);建教堂與傳教區別;割占、租界(行政自治權和領事裁判權)、租借地(更像一個殖民地)、勢力范圍(宣稱享有獨占權利)。
經濟史: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性質決定其性質);自由資本主義、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重商主義、自由主義、凱恩斯主義、新自由主義(貨幣學派、供給學派)等。思想文化史:關于文學藝術版塊的人文主義、古典主義、啟蒙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印象主義、新古典主義、現代主義等。
歷史如何備考成績提升快
1、理清歷史線索,整理知識框架。
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律編排的。看懂目錄,學生能準確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
將所學過的內容進行梳理,可根據時間軸劃分,也可根據同類事件劃分,可以使用思維導圖來進行梳理,形成一個條理清晰的知識結構體系,幫助同學們理清線索。
2、背誦歷史必考知識點。
高中歷史內容多且雜。學生可以根據老師上課是劃得重點進行背誦。對于一些難背的知識點可以采取一些小技巧,比如說編個口訣等。背誦其實不是什么痛苦的過程,先理解后背誦是很簡單的。
3、經常做題,總結規律。
歷史試題材料的類型無非是文字、數據圖表和圖片這三種。適當解題訓練時,要有心去留意自己較薄弱的地方,去重點反思與總結。文科生在做歷史題的時候,要多總結答題的思路及步驟,掌握每種題型的得分點是什么?應該分幾步去回答等。掌握了這些以后答題的時候至少方向明確了。
4、平時總結答題方法,注意書寫規范。
歷史答題一眼看上去密密麻麻的一片,仔細看才能勉強看清楚寫的啥,一般老師看到這樣的卷子直接把卷面分扣了,再大致掃一眼有沒有得分點,有時候字跡太亂閱卷老師看不清就不給分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學生可以在日常練習時就注意,有個好的答題習慣,在考試的時候就不需要特別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