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及答案解析
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
問題一:簡要概括我國能源利用現狀。
要求:概括全面、準確,條理清晰。篇幅不超過100字。
問題二:分析說明循環經濟的好處有哪些。
要求:分析全面、透徹,條理清淅,表達準確。篇幅不超過200字。
問題三:假如你是G市交委工作人員,請就進一步完善本市公共自行車服務提出建議。
要求:所提建議合理、有針對性,條理清晰,表達準確。篇幅不超過200字。
問題四:請結合全部給定材料,以“綠色發展”為題目,撰寫一篇議論文。
要求:
1.文章主題應與所給材料聯系緊密,思想性強;
2.論點鮮明,論據確鑿,論證嚴密、合乎邏輯;
3.結構完整,條理清晰,行文流暢;
4.篇幅在800—1000字。
給定材料
引言 黨的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3月6日,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廣東代表團的會議時強調,廣東要著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走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鳳凰涅槃。
材料1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從我國經濟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出,無論是經濟發展對能源的依賴,還是能源對經濟發展的約束都越來越明顯。
截至2011年,我國煤炭剩余探明可采儲量1145億噸,約占世界的11.5%,居世界第4位;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儲量24.3億噸,居世界第14位;天然氣剩余探明可采儲量2.9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14位,但我國人均能源資源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氣的人均占有有量僅分別為世界平均水平的67%、5.4%和7.7%。
未來,我國靠高耗能支撐快速發展的路子已經走不下去了,經濟發展面臨的最大課題,就是必須走綠色發展之種,真正構建生態文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
材料2
主體功能區規劃就是要根據不同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現有開發強度和發展潛力,統籌謀劃人口分布、經濟布局、國土利用和城市化格局,確定不同區域的主體功能。
根據國家戰略和廣東實際,歷時六年編制的《廣東省主體功能區規劃》將全省17.98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劃分為“優化開發、重點開發、生態發展(即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區域,具體為:
◆優化開發區域——包括屬于國家級優化開發區域的珠三角核心區,含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6個地級以上市的全部縣(市、區),以及惠州市、江門市、肇慶市的城區。
◆重點開發區域——包括屬于國家重點開發區域的海峽的西岸經濟區粵東部分(即汕頭、潮州、揭陽、汕尾四市)和北部灣地區湛江部分(即湛江市以及屬于省級重點開發區域的粵西沿海片區、珠三角外圍片區粵西沿海片區、珠三角外圍片區和粵北山區)片區三個區域,共40個縣(市、區)。
材料3
今年全國“兩會”上,霧霾天氣牽出的環保議題備受關注,除引出重拳出擊防止污染的思考外,能源消耗方式也引發人們的反思。
作為佛山的綠色屏障,三水一直通過新能源的示范應用為佛山乃至全省探索綠色發展新路。自2009年引入首家太陽能企業開始,三水已形成一條從晶硅生產到工程安裝比較完善的產業鏈,并深耕終端應用領域撬動新能源的規模化推廣。
去年,三水入選全國首批分布式光伏示范區,預計三年內完成130兆瓦的裝機容量,位列全國第六,目前,已建成13.6兆瓦,其中三水最大的光伏發電站年發電量約800萬度,節省電費達80萬元。
材料4
循環經濟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是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以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次使用為特征,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方式運行的一種經濟模式。以下是化溪縣發展循環經濟的兩個典型案例。
案例一:
“一家造紙廠污染一條河”,這是人們對造紙企業的固有印象。而相對于木漿造紙,傳統草漿造紙高污染和高耗水的程度更是令人咋舌。“不要用草類制漿,用商品木漿和廢紙制漿”幾乎成了森林資源匱乏地區造紙企業的普遍選擇。然而,林全紙業卻“偏執地”發展秸稈造紙。
林全紙業的考慮是,我國是農業大國,適合制漿造紙的稻草、棉桿、玉米秸稈的年產豐富,化溪縣在此方面具有很大的資源優勢,在提倡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大環境下,草漿造紙逐步取代木漿造紙才是趨勢。
在不斷加大治理污染的過程中,林大紙業還研發了非木纖維“置換蒸煮”制漿新工藝、秸稈清潔制漿技術和環保型秸稈本色漿制品技術等,在改善紙漿質量使之優于闊葉木漿且大幅降低制漿成本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噸漿,噸紙的水耗、能耗,降低了制漿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負荷。
通過主動技術創新,林全紙業已經從污染嚴重的造紙企業成長為符合生態文明要求的以造紙業為主的大型集團。
材料5
“踩著豐富的礦產,呼吸著最新鮮的空氣。”這句話令很多韶關人引以為豪,昭示著這座城市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優良的生態資源。
韶關是華南重工業基地和廣東戰略后方,也是廣東省的生態屏障,生態資源最為富集,全市森林覆蓋率72.5%,居全省之首。然而2010年以來,韶關市84.5%的國土相繼被劃入國家和省級重點生態功能區,同時,韶關被列入國條院公布的第三批25個資源枯竭型城市名單、在傳統的資源型工業發展受到極大限制的情況下,轉型和升級,形成生態文明的產業結構已經是韶關市發展經濟的必然要求。
如何變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實現從“賣資源”到“賣風景”的綠色轉型?韶關、市政府近年來確立了旅游業作為全市新的經濟增長點和第三產業龍頭的地位。
2010年,丹霞山正式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成為廣東省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景區周邊幾乎家家戶戶都蓋起了樓房,吃上了“旅游飯”。2012年,韶關市接待游客2117.8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55.8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02%和20.28%,在整體經濟增長放緩的情況下,韶關市的旅游業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材料6
G市推出的公共自行車服務已經運營3年,為了給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市交委(交通主管部門)主持召開了一次意見征集座談會,邀請了部分市民和公共自行車管理服務公司的工作人員前來參加,以下是部分發言記錄:
主持人(市交委陳處長):為了方便市民綠色出行,我市利用國有資產成立了市公共自行車管理服務公司,采取政府主導、企業經營的模式,由他們具體負責公共自行車站點的建設管理、維護和自行車租憑服務。現在,這項服務已經推出3年,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也發現了不少問題。今天,我們邀請大家在百忙中參加這個座談會,就是想聽聽大家的心聲,為我們改進工作提供幫助。
曾女士:我不習慣騎車,主要是由于很多街道都沒有設非機動車道。騎自行車需要在馬路上和機動車搶道,感覺實在是不安全。
李經理(公共自行車管理服務公司):據我們統計,租車一小時免費期內還車的占租車人群的90%以上。這說明大多數人都是快借快還,免費用車,自行車的利用率還是挺高的。可車用得多損耗也大,今天鎖壞了,明天顯示屏黑了,修修補補是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其他運營成本,政府補貼資金和收上來的那點兒租車錢根本就不夠!
材料7:
“生態消費就是節約用電,用峰谷電呀!”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大媽一邊填寫問卷一邊認真地對調查員解釋到,這是某市消保委進行的關于“某市生態消費現狀調查”中的一幕。
生態消費是一種綠色消費模式,它是指既符合物質生產的發展水平,又符合生態生產的發展水平,既能滿足人的消費需求,又不對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消費行為。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還不難認識到,生態消費既是人們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過程,也是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不竭動力。只有人們掌握了生態消費的知識,形成了生態消費的理念和意識,并最終改變既有消費模式,我們的生態文明建設才能真正讓我們的家園天藍、地綠、水凈,實現美麗中國的美好夢想!
下一頁查看>>>廣東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答案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