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
湖北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一)
當前,社會心態的主流是好的,人們的精神風貌、價值觀積極向上,人心普遍思富、思安、思穩、思和。但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在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很多人因工作、生活、前程、財富,往往表現出一種焦慮不安、浮躁不定、緊張不已的情緒,這種情緒在社會生活中表現出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狹隘極端、迷茫失落等消極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和諧穩定。
事實上,社會心態多元化,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不良的社會心態,卻會反過來阻礙社會發展,并由此產生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因而,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認真領會并積極弘揚“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的國人共同的價值觀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一、踐行共同價值觀,價值引領是基礎。共同價值觀是由共同的價值追求,共同的行為規范,共同的思想基礎構建而成。我們要建立的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是體現社會主義社會本質要求和鮮明特色的社會風尚,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行方向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最終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不斷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
二、踐行共同價值觀,黨員干部是示范。官德為百善之首,“官德隆,民德隆;官德毀,民德降”,良好的黨風政風對于社會風尚的凈化、提升具有關鍵作用。每個黨員干部都要不斷地錘煉自己的思想道德,認清“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自覺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大是大非面前清醒堅定,在急難險重任務前挺身而出,在道德操守上慎獨慎微,在廉潔自律上善始善終,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和人格力量為群眾作出示范,努力成為引領社會風尚的標桿。
三、踐行價值觀,實踐活動是關鍵。培育、形成共同價值觀,空泛說教并不是其題中應有之義,從群眾心靈升華而來的共同價值觀,理應再回到人們的一件件小事中、一樣樣工作中、一個個活動中。只有落在多彩的活動中去,才能形成人人參與、逐步認同、全面實踐的氛圍,才能將共同價值觀轉化為人們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最終形成建設精神富有中國的強大合力。
總之,以“務實、守信、崇學、向善”為內涵的當代國人共同價值觀,將因其富有現實針對性而引起全社會的普遍共鳴,從而引領人們在思想上孜孜以求,在行動上身體力行,真正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湖北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二)
用“底線思維”謀安全發展
學習領會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深感“底線思維”對于引領民航安全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安全是根、服務是魂。”安全是民航的根本,前段時間發生的馬航事件再次警醒我們,對于民航企業來說,有安全不等于有一切,沒有安全肯定就沒有一切。東航作為旅客運輸量排名世界前五的航空公司,每天要執行國內外1800多個航班、運送20多萬旅客,這就等于每天要移動一座城市。可以說,安全壓力非常大。
這種安全壓力,要求我們“凡事從最壞處準備”。很多人認為“安全是常態,不安全是偶然的”,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不安全是常態,所以風險對于企業是常態。沒有發現風險或發現不了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我們要“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的政策”,“把工作放在最壞的基礎上來設想”。
有人講過,“安全上送人情,就是送人命”。樹立“不安全才是常態”的觀念,就要學會“無事生非”,這個“非”就是問題隱患,要預測可能會出現什么問題,我們要去找,要去分析,時刻想到沒有發生問題不等于沒問題,今天沒有發生不等于明天不會發生。就是要堅持“小題大做”,出了問題,不僅要從問題的本身找問題、就事論事,更要從系統上去找問題,從多方位去思考、從不同角度找漏洞。就要善于“追根溯源”,弄清楚為什么發生,搞明白問題的深層原因。最后就要做到“舉一反三”,不斷針對這種新的情況,去研究新的問題、采取新的措施,以避免在其他方面可能發生新的風險。
當然,我們講“凡事從最壞處準備”,最終是為了“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我們講風險,并不是只要安全,不要生產。沒有生產效益的安全是無用的,如果消極地思考面對,那么飛機停在地面上是最安全的。所以,我們不能就安全談安全,而應該看到,安全的價值在于安全本身的價值和它能夠創造出的價值。如果有風險繞著走,不敢承擔責任,不敢得罪人,風險肯定會無限擴大,更談不上創造什么價值了。
這里面還有一個辯證法,保證安全的時間越長,就能越長時間地保證安全。為什么這樣講?過去有人說,保證安全時間越長,就會離事故越近,說這是一個概率問題。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概率是存在的,當概率無限小的時候,就沒有概率了。因為,保證飛行安全的時間越長,經驗積累就越多、飛機設備改進就越先進、機場保障能力就越強,就越能長時間地保證飛行安全。
用“底線思維”實現安全發展,選人用人很關鍵。各級管理人員要大膽管理,嚴格要求,讓員工在包括安全管理在內的各項工作中能夠說實話、講真話。管理人員不要聽假話、聽大話,只有聽實話、聽真話,才能知實情、辦實事。用“好干部”的標準選人,以“三嚴三實”的作風干事,就能形成安全工作新的凝聚力,迎接安全工作的新挑戰,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
湖北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三)
法治中國建設與人權保障
自去年始,中國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全方位展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成為這次改革的重大內容和最顯著的主題。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這標志著各個領域分頭推進的法治建設階段已經結束,基于頂層設計的整體推進的法治建設新階段開始,也標志著國家“全方位一體化”的法治觀形成。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治理國家的能力,凡屬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據,加快建設公正權威的司法制度,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完善人權司法保障制度,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個案都感受到公平正義,法治中國建設的路徑既清晰又務實,這一切都反映在了法治與人權保障機制對社會關切的積極及時回應上。
立法是否科學,制定的法律法規是好是壞,社會應有發言權。2013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通過決定廢止實行了50余年的勞動教養制度。勞動教養制度在我國法治不健全、社會治理能力不高的特定社會條件下,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確保社會穩定、教育挽救違法人員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人權發展環境的變化,為維護國家法治統一和憲法法律權威,依法廢止勞動教養制度順應了我國法治建設的大勢。實行了40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過快增長、緩解資源環境壓力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近些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口形勢的變化,對此項政策加以調整完善也是水到渠成。全國人大會經過充分調研和論證,依法作出決議: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地方各級人大及其會隨即響應,相繼修改相關地方性法規,確保此項政策依法落地。
執法是否嚴格,執法是為民還是謀私,是文明還是野蠻,社會公眾自有公斷。執法必嚴,執法為民,文明執法是法治的應有之義。“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就是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能力,就是讓政府權力全天候接受陽光的照射。去年以來,新一屆政府開始了一場以“清權、減權、制權”為核心內容的權力自我革命。大幅砍伐審批事項,權力清單制度快速建立,清單之外的審批一律不再實施。一年多的時間內取消和下放的行政審批達400多項。“法無授權皆禁止”的行政執法原則從中央政府到地方全面鋪開,實現了從單純量的精簡到質的跨越。除了清權和減權,政府還進一步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整合執法主體,減少執法層級,完善執法程序,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責。我們高興地看到,各級政府正在著力解決權責交叉、多頭執法的問題,注重行政執法程序建設,尤其是在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環境保護等領域內,努力做到程序上的步驟清楚、機會平等、方法得當、期限明確,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權、申辯權、公眾參與權和救濟權等基本程序權利,通過指導、協商、教育等非強制性的方式實現行政目的,嚴格杜絕執法簡單化、粗暴化的傾向,從根源上預防和減少違法行政行為的發生。
司法是否公正,所作的判決是曲是直,當事人需要感受到,社會需要看得到。如何在司法過程中貫徹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如何確保司法公平正義,不僅需要理念的轉變與創新,更需要嚴絲合縫的原則與規則體系的支撐。2013年1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實施《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共548條,是最高人民法院條文最多的司法解釋; 非法證據排除、證人鑒定人出庭、二審開庭、限制發回重審、嚴格上訴不加刑等保護當事人各項訴訟權利的原則與制度進一步規范細化。公正不僅要實現,還要以看得見的方式實現,以公開促公正成為司法部門的自覺,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文書,除法定不予公開的以外均要求在互聯網公布;各級各地法院依托現代信息技術,打造陽光司法工程,全面推進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建設。2013年的__案,廣受社會關注,在濟南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庭審時,實現了微博全程直播,引發海內外廣泛關注,產生了很好的示范性效果。
進入2013年,浙江張輝、張高平強奸案等數起冤假錯案相繼曝光,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在法治中國建設的背景下,司法實務部門做出了快速高效的反應,依法予以改判并予以國家賠償,同時啟動對相關辦案人員的責任調查與追究程序。在此同時,司法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更具體、更細化、更具可操作性的保障人權的規定,探索啟動了一系列設計更嚴密、執行更高效、結果更公平的保障人權的措施。各級司法實務部門相繼建立健全了防范刑事冤假錯案的工作機制,要求維護被告人的辯護權等訴訟權利,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首次明確提出要堅持疑罪從無原則,規定對定罪證據不足的案件,應當依法宣告被告人無罪;采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被告人供述,應當排除;不能排除以非法方法取得的供述,應當予以排除。這些舉措不僅體現了公正司法的進步,也為司法改革的全方位推進創造了積極條件。
看過“湖北公務員申論經典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