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
重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一)
無論是以“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儒家文化,還是崇尚“兼愛非攻尚賢”的墨家文化,亦或者是認為“天道無為”、主張“道法自然”的道家文化,都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起來的杰出的文化資源。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這些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正日漸衰微。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讓位于洋節日、豐富多彩的電視節目被美劇和韓劇取而代之,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飲食被淹沒在肯德基和麥當勞等快餐之中,外國人對于中國的文化了解的少之又少。這種局面,與我們日益崛起的大國形象已經嚴重脫節,因此亟需擴大文化價值觀的輸出,讓中華文化在世界舞臺上展現出奪目的光彩!
有人說:“中國在能夠輸出價值觀之前,是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國的。”這句話深刻地揭示出了當前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問題。中國曾一度被稱為“世界加工廠”,“中國制造”也曾經瘋狂席卷全球。然而我們只是一味地“加工”,輸出的只是產品而毫無中國的價值觀念可言。因此,外國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只是停留在諸如北京、故宮、長城、秀水街等這些片面的概念上,對于中國更精髓的文化所知甚少。而文化的輸出是一國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成為世界大國乃至世界強國的根本。所以,只有以文化產品作為依托,輸出中國的價值觀,才能讓世界了解中國,才能讓中國走向世界。
提升文化軟實力,為價值觀輸出奠定基石。曾經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這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同時也體現出了一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因此,我們要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為文化價值觀的輸出打下堅實的基礎。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使其成為經濟騰飛的不竭動力。同時也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增強對外話語的創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闡釋好中國特色,讓世界更深層次地了解中國。在此基礎上把當代中國的價值觀念貫穿于國際交流和傳播的方方面面,以此來展示獨具中國特色的價值體系。唯有如此,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的大國。
打造經濟硬實力,為價值觀輸出提供保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主流的價值體系及其所構建的價值觀,對于其自身的發展壯大起著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是衡量一國能否稱其為一個大國的根本標準。而價值觀的輸出需要建立在雄厚的經濟基礎之上,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2015年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二,為將優秀的中國文化傳播出去提供了必要的條件。在經濟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之下,中國經濟要繼續保持穩步增長,進一步奠定中國文化精神生長點,要輸出文化價值觀,努力實現中西文化平等對話。
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具有別樣魅力的中華文明不僅僅是我們的,更是屬于全世界的。輸出文化價值觀,“軟”“硬”兩手,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一起為中國文化輸出開辟出一條大道。當中華文化被世界各國認可和接受時,中國必將成為“真正的大國”。
重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二)
開啟旅游時代的新大門
山西農民爸爸帶孩子騎行青島畢業旅行;河南中學老師遞交辭職信只為“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澳大利亞“打工旅行”活動收到數萬封來自中國的申請。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旅游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旅游主體、方式、功能的多樣化,都在不斷刷新我們的認識,不可否認,中國已經步入新旅游時代。
然而,伴隨著新旅游時代帶來的機遇,也產生了一些不和諧的音符。中國游客在盧浮宮前的噴泉里洗腳,大陸游客赴港旅游默許孩子在公共場合小便,云南導游辱罵并強制游客購物……有機遇就有挑戰,種種問題倒逼中國旅游業的改革。文明、法治、智慧當成為我們步入新旅游時代的姿態。
文明旅游,爭做中國好游客。子曰:“不學禮,無以立。”作為禮儀之邦,中國游客應充當文明旅游的使者。從故宮文物上刻字“秀恩愛”,到埃及宮殿被刻“到此一游”,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字不應成為令中國羞恥的“國際名片”。在巴厘島度假的演員黃渤在海灘看見“中華”牌香煙殼,羞愧難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國游客的步伐正遍布全球。出了國門,代表的就是中國形象。不要讓不文明行為成為中國人的標簽,從一言一行做起,自覺約束,做文明、高素質的游客。
完善法治,刻在國人心里的約束之力。“立善法于一國,則一國治。”要消減旅游不文明行為,更為了將旅游納入法治化軌道。單靠道德約束僅僅是“治標”,立法跟進倒逼旅游業改革才是“治本”。中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在旅游業上動了“大手術”。制定旅游黑名單的“磚頭”拋出《旅游法》這塊“美玉”,旅游業無法可依的時代終于落幕。面對新法,旅游從業者的資格認證更加嚴格,旅游市場日益規范,旅游消費者投訴有門,不文明游客旅游權力被限制。一系列不文明行為被關進法治的“牢籠”,文明旅游,凈化旅游市場必是大勢所趨。
互聯網+”,信息浪潮引領智慧旅游。“互聯網+旅游”的智慧旅游新方式,讓旅游產業發揮綜合性產業潛能,拉動經濟新增長點。個性旅游,催生了攜程、去哪兒網等服務性網旅游網站;博物館掃碼看展品簡介的設置,減少了勞動力成本;“三微一端”的建設為信息技術人才帶來大量就業機會。互聯網與旅游業的結合,不僅讓旅游變得更舒暢便捷,還帶動了金融、電子商務等行業的發展,而一批富含潛能的民營科技企業的積極參與又反過來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旅游業的巨大經濟潛能正被不斷挖掘出來。
未來,旅游業還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迎接改革發展,成為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游客將成為國際旅游市場爭相歡迎的“香餑餑”,中國文明規范的旅游市場將吸引更多國際友人,成為令世界矚目的朝陽行業。
重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三)
好政策貴在科學性與有效性兼具
一個好的政策既能堅定了行業、公眾迎戰困難的信心與決心,也讓能讓政府的改革成果值得期待。然而,無論是“限塑令”的名存實亡,還是“禁電令”的飽受爭議,亦或者“限娛令”的“好心辦壞事”,無不源于政策本身的不合理、不合法與“最后一公里”困境。因此,好政策要想令行禁止、擲地有聲需做到制定的科學性和推行的有效性。
管理就是決策。政府的管理工作實際都是圍繞著制定和執行政府政策展開,其二者是政府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手段。首先,政府管理的有效性、服務的針對性先源于能制定深刻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的科學政策;其次,再體現在政策公布、政策實驗、政策推廣實施這些必要環節。由此可見,只有將政策的制定合理與、推行扎實相結合,才能實現其惠及民生的本意。
政策制定的科學性是政府各項管理、服務工作開展的前提。政府科學管理、高效服務離不開一個好政策。而這便在于制定政策合理、合法性,以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作為出發點、歸宿和最終檢驗標準。正如“限娛令”只限制娛樂節目的出品和公眾的選擇權卻不在娛樂節目的凈化上下功夫,導致其抵制低俗的初衷并未實現。因此,政策的制定既要遵循人民利益至上這一價值取向,也要因地制宜、合情合法。
政策推進的有效性是政府各項管理、服務工作開展的關鍵。當前一些政府政策、規章制度的執行存在“掛在墻上”、“念在稿上”的形式主義和“為官不為”、“雷聲大雨點小”的執行真空現象。不僅不能通過政策向公眾傳達清楚政府的管理和服務理念、惠民利好消息,回應公眾急切訴求,更嚴重損害政府公信力,甚至為民的政策會衍變為害民的政策,如房價調控政策,就因落實執行不到位使得房企對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調控政策視而不見,導致“房價越調越漲”。因此,只有切實打破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難題、執行到公眾心坎上,才能更好的體現政府為民、利民的服務初心。
好政策不僅要有好的內核,更要有好的落實。只有杜絕“一刀切”式的武斷決策和“說一套、做一套”的應付行為,讓好政策貼合民意、符合實情并落到實處、擲地有聲,才能真正實現政策的“言必信,行必果”。
看過“重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范文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