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如何備考申論 得分低考生備考申論方法
零基礎備考申論方法
《大綱》指出,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考試是能力考試,主要考察應試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執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試卷結構主要分為注意事項、給定材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申論考試是公務員選拔人才的考試形式之一,申論考試答題要求思維全面、觀點折中、語言樸實、文筆簡潔。因此,在答題的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作答要求來作答。
2、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
材料是申論考試的最主要的部分,材料是反映命題人思路的唯一途徑,把握材料的主線,也就把握了命題人的意圖,有利于解題。那么,這需要大家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通過這些方法來勾畫出關鍵信息,也就是答案要點比如關聯詞原則,常見的關聯關系有轉折、因果、并列、遞進、條件和假設等,命題人通過這些關聯詞,給應試者傳遞信息,有時候反復出現關聯詞,意圖就是在強調這是答案,但是許多考生不知道怎么勾畫。此外,還有觀點性原則、常見詞原則等,通過這些閱讀方法,很容易找到關鍵信息。
3、 掌握不同題型的設問規律和解題技巧
申論考試并不是無章可循的,它還是有一定的規律性,因此,需要考生掌握各種題型的設問規律和解題技巧有不同的解題方法。有的題干要求它的閱讀范圍和作答范圍是不一樣的,但是有些同學就沒有仔細去審題,最后遺漏了一些重要信息。例如:
2011年國考省級:“給定資料5”介紹了漢代王景治理黃河的思路和做法。請概括王景治河后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
2010 國考地市級:《渤海碧海行動計劃》近期目標難以實現有多方面的原因。請依據“給定資料1”分別進行概括。
第一題是說“給定資料5”介紹王景治河的思路和做法,讓你概括黃河安瀾800年的原因,這隱含說明原因并不一定在“給定資料5”,作答范圍有可能是全篇材料,這需要通過閱讀材料來選取。而第二題明確要求依據“給定資料1”分別進行概括,那么這個作答范圍就局限在了“給定資料1”。因此,考生們一定要注意設問方式。
根據《大綱》所考察的能力,共有五種題型:概括題、分析題、對策題、公文寫作以及文章寫作。不同題型有其不同的解題技巧,概括題答案全部從材料提取,而分析題需要在概括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公文寫作主要是公文的格式,只要把握公文寫作的格式,明確題干的要求,就可以把握公文寫作的寫作思路。一般申論考試常見的公文格式有講話稿、報告、答復、宣傳綱要、意見、通知等,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掌握常見的公文寫作格式即可。
因此,掌握不同的解題方法,有助于我們把握考試的規律性,同時,自己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也要注意總結,做到有的放矢。
4、強化練習,注重修改
對于零基礎的考生來說,練習很關鍵,需要課上方法和課下練習來結合學習,只有通過大量的真題練習,才能鞏固自己上課所學習的內容。同時,申論一定要將答案寫下來,需要反復修改,可以和同學互相修改。人總是認為自己寫的東西很完美,看了別人寫的之后才感覺自己寫的東西有多么爛了,一定要不斷完善答案,申論拿高分沒有問題。曾經一些高分考生,就是通過反復修改,經常發一些自己寫的東西讓老師批改。經過反復的修改,也就沒有了不會組織語言的問題了。張小龍老師的《申論80分批改》,大家可以看看怎么改,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發給華圖教研中心的一些教師,多年來專門為考生做申論批改,幫助眾多考生在公考中脫穎而出。
5、關注熱點,把握命題趨勢
社會熱點問題是命題人出題的風向標,但是并不是說就會針對某一個熱點來考,他們可能會針對社會發生的一些社會熱點現象,讓你來分析反映的問題。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死記硬背那些所謂的熱點或是押題之類的東西,需要我們把握的是一個大的發展方向即可,比如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以及十二五規劃綱要,分析這些官方文件,將社會發生的一些社會現象運用理論來分析,這才是需要你做的工作。
申論學習的不是方法和技巧,是學習一種思維,對于初學者來說,掌握基本方法,不斷提升自己,將這些所謂的方法變為一種思維方式,只有這樣你才能學好申論,申論拿高分。
一個月不長也不短,只要有心,做好充分的準備,申論獲得一個不錯的成績是沒有問題的。所以說,一切皆都可能,只是看你是否有所行動,機會是給那些有準備的人。
此外,對于一些字寫得不好的同學,一定要練練字。申論考試所占的卷面分,差不多有十多分。在閱卷時,不管你答得再好、要點全面,但就是字跡不清楚,那你也拿不了高分,第一印象很重要,如果你的自己特別工整,讓閱卷老師看起來很舒服,所以大家一定注意這些細節問題。
有基礎但得分低考生備考申論方法
離413聯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如何在這一個月提高自己的成績,能夠順利進入面試,申論成績至關重要,申論雖然不像行測可以秒殺,但是申論也有一些方法和技巧,一個月的時間,只要準備充分,就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分數。
一些已經參加過一次或數次公務員考試的同學,申論只能拿30-40分,屢戰屢敗,但是這些考生從來都不去分析原因,自己有一定基礎,但是得分不理想,這類考生需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原因,發現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是大家需要在這一個月所做的工作。根據這些問題有針對性的復習,提高學習效率,走出30-40分的困境,通過對眾多考生的了解,大致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第一,閱讀的問題。有些考生不會讀材料,找不出關鍵的信息點來,看似材料都熟悉,但就是找不出點來。對于這些考生,那需要掌握科學有效的閱讀方法,通過閱讀方法找出這些關鍵信息,如關聯詞原則,申論中常見的關聯關系有轉折、因果、并列、遞進、條件、假設,命題人就是通過這些詞來傳遞信息,反復出現,強調這是重點,但許多考生卻沒有發現,不會讀材料,找關鍵信息。再如,觀點性原則,通過不同人的觀點告訴大家這是考察的重點,也是材料的主要觀點。因此,針對讀的問題,需要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
第二,分析的問題。有些考生針對一些問題不知道該怎么分析,從什么角度來分析。這需要根據材料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材料涉及眾多主體,那可以用主體分析法,從各個主體的角度來分析。如果是牽涉了各個環節或流程,可以運用環節分析法,從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幾個環節來分析。還有涉及各個維度,可以從思想、政策、法律、監督執行等層面來分,此外,還有內外因分析法等等,視材料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分析角度。
第三,作答的問題。有些考生能找出答案要點,但是不會寫,不知道該怎么寫可以拿高分。這需要大家平時多加練習,一定要將答案寫下來,并作反復的修改,和答案作對比,看看自己存在的問題。可以參考張小龍老師的《申論80分批改》,怎么修改完善答案,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分數,有許多高分考生就是這樣成功的。其實,寫不出來的一個原因,就是平時的積累太少,才不會寫。接下來,就是眾多人寫不出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平時積累。
第四,平時理論知識積累太少,作答語言貧乏。這是許多考生不會作答的一個主要原因。這需要大家平時要多積累一些理論知識,通過各種渠道來獲取信息,如:《理論熱點面對面·辯證看務實辦》《半月談》等,網絡《人民網》、《新華網》等,《報告》、《十二五規劃綱要》等黨政文件,學習這些材料的規范性語言表達方式以及分析問題的角度,主動的、有意識的去分析思考一些當前社會發生的問題或現象,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只有這樣就不存在無從下筆了。
公務員申論復習過程的常見疑問
申論到底該復習多久?
許多考生在國家公務員上提問的時候都會問到這樣一個問題:我是應該在考前小半年早早地就報班復習,還是應該在考試臨近的時候報班突擊強化?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考生需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一,我閱讀理解能力強嗎?二,最近一年我經常動筆表達自己想法嗎?三,我了解申論考試的命題特點和評分標準嗎?四,我關注時事、關注社會熱點嗎?
如果以上的問題有任何一項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這位考生就應該盡早開啟申論復習計劃。在課堂上了解了申論的命題特點、評分規則和各種應試技巧后,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去消化理解以及練習。而如果上述四個問題考生回答都是肯定的,并且覺得閱讀和寫作就像吃飯一樣自然和簡單,那么對申論的學習時間可以壓縮,去為其他科目留出更充裕的復習時間。
復習申論,到底應該學點啥?
申論題型一般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別,即所謂的小題目及大作文。不管是什么類型的小題目,想做好題都需要具備的能力是閱讀理解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而大作文更多的是對分析論證能力以及文字運用能力的考查。這其中,尤以閱讀理解能力及文字運用能力不是一蹴而就,而需長期的訓練才能獲得提升。所以備考時間充裕的考生在復習前期一定要注意基礎能力的訓練。只有基礎打牢了,提升才會有所依托。復習時要特別注意多研習時評、范文等,一方面可以以此提升語感、訓練閱讀能力,另一方面也可通過借鑒、模仿,來訓練對文字的運用能力。
在對各個題型有所把握之后,就需要增加練習來幫助對理論、方法的消化和理解。做題目當然首推歷年申論真題,沒有什么題目比真題更加貼近命題人思想。所以重視真題、勤練真題對考生應試是非常必要的。
同時,在整個復習過程中,不要忽略對社會現實的關注。政府是社會的管理者和服務者,作為準公職人員需要心系國計民生,具有和政府一致的思維和視角。如此,才是符合政府標準的人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萬事起于忽微,量變引起質變。申論復習永遠不要忽視積累的重要性。學習知識對大多數考生來說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就更加需要我們用一顆平常之心、堅定之心、毅力之心去戰勝千軍萬馬,奪取最后的勝利。
看過“得分低考生備考申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