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一)
個稅改革提速是必然的結果,也是社會各方面的共同期許。但是,出臺一個怎樣的個稅改革方案,個稅改革到底會對目前的征收格局帶來怎樣的影響,能否讓個稅成為公平社會財富分配、促進社會正義的重要手段,方案的設計自然是最重要、最關鍵的。而要使方案設計不偏離公眾的期許、不偏離公平的軌道,就必須明確個稅改革的目標。
輿論和公眾之所以對個稅改革既期待又擔心,原因就在于,個稅改革始終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更多情況下,輿論沖一沖,改革動一動。輿論平穩了,改革也就停止了。而所謂的改革也主要局限于起征點的提高,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個稅“工薪稅”的問題,導致個稅也無法起到公平社會財富分配的作用。這也預示著,此輪個稅改革要想得到公眾的認可,就必須在改革的目標方面更加明確,必須能夠給輿論和公眾帶來真正的期待。
筆者的觀點是,個稅改革要想讓公眾接受并認可,基本目標就是要“免低減中加高”,即對中低收入人群免繳個稅,對中等收入人群減少個稅,對高收入人群增加個稅。而且,必須是所有收入,而不是單純的工資薪酬。
現行的個稅之所以成為“工薪稅”,原因就在于,征收的標的局限于圍繞工資的薪酬,而忽略了薪酬之外的報酬。這恰恰是中低收入階層的痛點,高收入人群的盲點。對中低收入階層來說,除了工資等薪酬之外,并沒有其他收入來源。自然,也就成了個稅繳納的主體。相反,高收入群體的收入,工資等方面的薪酬,是次要的收入來源,其他方面的收入才是他們收入的主體。譬如演出收入、講座收入、站臺收入等。動輒十萬、數十萬,且大多由支付單位繳納個稅。這樣的格局,個稅怎么可能不成為“工薪稅”呢?
日前,圍繞12萬元是不是高收入群體的劃分標準展開了激烈爭論。有關方面也公開表示,并沒有這樣的說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不管劃分標準是多少,能不能把所有收入都納入到繳納個稅的范圍,是最關鍵的。
就眼下的情況來看,把3500元作為起征點,看起來已經不低,當年調整時,有關方面也宣稱,將有數千萬人受益。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收來收去還是收的工薪族的錢。那些高收入者,大多游離在個稅之外。而3500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收入水平較高的城市,就是低收入人群。對他們也要征稅,個稅的公平性就根本無法得到體現。
低收入人群都要繳的稅,到了中等收入人群那里,就可以稱作稅負沉重了。那么,個稅就不是在公平社會財富分配,而是在摧殘中等收入群體,使中等收入群體變成個稅繳納的主體。中等收入群體成為個稅繳納的主體,“橄欖型”社會財富分配格局的形成,就會出現嚴重問題。
凡是高收入人群,其家庭成員也往往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對他們實施高稅負,不會對生活有任何影響。反之,中低收入人群,在目前就業條件下,收入不平等、不均衡、兩條腿長短不一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如果起征點過低,對這些家庭的影響會很大。反之,如果以家庭為征收單位,對他們則比較有利。如何在推進綜合改革的基礎上,逐步推行以家庭為征收單位的個稅征管體制,就顯得十分重要而緊迫。
個稅改革,必須達到中低收入人群免繳、中等收入人群少繳、高收入人群多繳的目標,改革也才能到位,個稅對社會財富分配的公平性作用才能發揮。新的個稅改革方案,應該體現“免低減中加高”的特點,堅持“免低減中加高”的目標,把個稅真正變成公平社會財富分配的穩定器、平衡儀。
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二)
提前退休何嘗不是勞動力的浪費
延遲退休一直是熱門話題,任何與此相關的方面都可能在輿論場引起波瀾。近日,原國務院振興東北辦副主任、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宋曉梧談到了退休話題。其中一句,“一些女職工,那么早退休,都跳廣場舞,也是勞動能力的極大浪費”,引發了特別的關注和熱議。
在采訪中,宋曉梧重點談的是東北振興話題,即使提到退休,也是圍繞東北振興展開的。但作為其中一個部分的退休話題,卻引發了特別關注。在這里,輿論顯然聯想到了延遲退休。這只能說明,輿論太關注延遲退休了。
受“標題黨”影響,人們關注的只是一句話,不僅忽略了上下文的關系,而且摻雜著“想要的真相”,以至產生誤讀。這句“職工早退休去跳廣場舞是浪費”就是如此,從上下文的關系中,并不能讀出宋曉梧支持不問條件地延長普通職工勞動時間。
宋曉梧的原話是,“一些女職工,那么早退休,有的不到50歲,都跳廣場舞,也是勞動能力的極大浪費。”這句話的關鍵詞是“早”,并不是正常退休。對當前用工現實有所了解的人能發現,雖然延遲退休成為趨勢,但提前退休現象在一些地方的一些單位仍很嚴重。很多根本沒到退休年齡的職工因為各種原因提前回家,有的甚至違背職工本人意愿。
近日有消息稱,江蘇一干部自曝“吃空餉”,退休仍領在職工資超過8000元。其實,大多數人的退休收入遠不如在職收入。在很多單位,職工提前退休后的收入可能連過去一半都不到。而有些單位的制度很奇葩,女職工有可能不到50歲,就要提前退休。這些女職工很多是崗位骨干,而且孩子剛剛離家上大學,正處于工作的又一個黃金期,在其內心深處還想繼續工作。
筆者一個親戚就碰到這種情況。她在單位工作多年,無論是工作能力還是工作態度,都得到了上下級的認可。可因為單位有一個“女職工50周歲提前退休”的規定,年初被迫離崗。這個單位的相應崗位其實一直缺少骨干,骨干提前退休給工作正常運轉帶來了極大挑戰。單位人事部門解釋,誰都知道不合理,但這是單位以前制定的制度,慣例如此。
不排除一些勞動者渴望提前退休回家,“慣例”創造了這樣的可能。也不排除不少勞動者還想繼續工作,不想提前退休回家。宋曉梧所講的“早退休”,主要指的是女職工在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就提前退休,無論對個人,還是對單位,都是極大的浪費。在現實中,一些單位的一些崗位一邊缺少骨干,一邊又放走骨干,真是自找麻煩。
在推進延遲退休的趨勢下,有必要對普遍存在的提前退休現象進行一番審視。明明崗位有需要,自己有需求,卻因為“慣例”提前走人,這樣的制度顯然不具有合理性。面對過時的制度,不敢改變、不去改變,也是沒有擔當精神的體現。
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三)
詐騙之鄉戳中基層治理之痛
綜合分析
孟子提出了“四端”的思想,在其看來,“羞惡之心,義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認為,此“四端”是仁義禮智的萌芽。在安溪一些人那里,混淆了羞惡之心和是非之心,而這種混淆產生的危害比失去還要可怕。“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很顯然,這種價值觀的扭曲,以及由此造成的惡劣生態,是詐騙之鄉產生的思想基礎。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主體多元、內容繁雜、方式多樣、直接面對民眾、直接關系民眾切身利益等特點。黨的以來,中央對基層治理十分重視,很多地方都把基層治理創新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在一個理想的基層治理體系中,不是不會出現價值觀紊亂,而是出現之后,會在第一時間發現、介入、糾正,不會使其成為一種普遍狀態。這也是公眾想問的,在詐騙之鄉形成的過程中,當地到底開展了怎樣的努力?有沒有像重視物質文明一樣重視精神文明?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但事實上,在精神文明建設這塊,一些地方卻落在了后面。究其根源,有的是不重視、不問事,有的是能力不夠、方法不多。而且從整體上講,在物質文明上不力,很多官員會蒙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但在精神文明上不足,則顯得相對無事。在現實中我們還很少看到一個官員因為精神文明建設不力而被問責進而影響升遷的。考核是導向,體現到基層治理上,不可避免會造成方向上的偏差,操作上的失誤。
對策措施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也是進取的信號。面對詐騙之鄉的過去和現在,當地迫切需要通過基層治理創新,來打造精神文明高地,以使詐騙之鄉的稱謂不再延續到未來。
基層組織要承擔起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基層治理創新解除“以騙不到錢為恥”。
看過“浙江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