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一:靈活多變的文章開頭
翻閱歷史長卷,有漢唐盛世的壯麗詩篇,亦有近代中國的悲歌哀樂;有建國之初的滿目瘡痍,亦有改革開放后的錦繡一片;21世紀的今天,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也有競爭的日益激烈。應對機遇與挑戰,回望歷史、解讀歷史,意義深遠。
“承繼歷史,繼往開來”。歷史,不僅是過去傳至現在的回聲,也是民族融入血脈的深刻記憶,更是13億人民薪火相傳的民族基因。銘記歷史,就是牢記民族之根、敬畏民族之魂,就是從既有經歷中吸收智慧和力量,獲得民族走向未來的“指引方略”。
[點評]
此種開頭方式,主要以“概括現狀或事例或數據”的方式提出話題,對于大多數考生而言,容易操作。不僅能在論據運用上體現深厚的素材儲備,還能在語言表達上彰顯優秀的漢語運用能力。
第二種:轉折遞進式(引言)
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老先生曾言:“一個忘記過去的人,就等于沒有記憶,沒有記憶的人他是不完整的,他的發展更是無從談起”。歷史,正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記憶,她詮釋著民族曾經走過的歷程;她滋養著民族現今的精魄靈魂;她啟迪著民族未來的發展。銘記歷史,是不忘本來,是積淀記憶,更是擁抱未來。
然而,現實卻令人遺憾。有人惡意歪曲歷史,把歷史當作“任人涂抹的村姑”;有人消解歷史價值,把歷史當作“沒有厚度的白紙” ;有人膚淺解讀歷史,把歷史當作“隨意捏弄的橡皮”。均折射出當今嚴重的“歷史虛無主義”問題。如何正確解讀歷史,發揮歷史應有之義?還需以正確歷史觀為引領,用心創造文化精品,承擔歷史教育責任,讓歷史價值深入人心。
[點評]
此種開頭方式,主要以“先闡釋話題重要作用或列舉好現狀,后列舉話題壞現象及其危害”的方式提出話題或主題詞,這樣的語言脈絡符合大多數人的表達習慣,且在對比的狀態中,更能激發觀者對話題的深層次思考。
第三種:釋義式
歷史是什么?法國作家雨果如此回答: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樸實的語言告訴我們:歷史,是人類記憶的年輪,不僅連接著昨天與今天,也定義著過去和現在。強調: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因此,只有銘記歷史,才能讓未來擁有無限美好的可能。
[點評]
此種開頭方式,主要以“對標題中的關鍵詞或標題進行闡釋”的方式提出話題或主題詞。這樣的寫作方法,不僅能直接、快速切入話題,更有利于體現考生豐富的知識儲備。
其實,文章開頭方式有多種,建議廣大考生:平常訓練時多思考、多舉一反三,摸索出屬于自己的寫作方式,然后強化練習,熟練掌握,考試時,才能真正的“化有劍無劍”,才能更好貼近命題人意圖,寫出一篇高分文章。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二:寫好開頭和結尾
一、申論開頭的寫法
申論開頭最好是單刀直入,簡單明快,開門見山,直接揭示文章主題。文章的成敗,判卷老師的感受就是開頭第一段的論點,最大的要求就是簡單明快。
1、開頭的結構:一般有三層,
首先交代文章的事件提起,根據材料得到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發生了某某事件,這樣寫非常自然具體。
第二層、揭示主題,由某問題看出相當嚴峻。
第三層、談主題的影響或危害。
第一層事件,第二層主題,第三層影響或危害。第三層視情況而定。
一段也可,兩段也可,最好是一段
2、開頭常用的方法
敘開(最常用):概述申論材料的主要內容或反映的主要問題引出文章。
引言:名人名言,引出論點。
設問:
萬能句式:
近年來/目前/最近一段時間,XX現象/情況頻繁出現/形勢嚴峻,導致/造成……究其原因,則存在多個方面……由此/針對以上導致……原因,我們認為……迫在眉睫/應當提上議事日程/應該重視……/我們必須……
二、申論結尾的寫法
申論的結尾關鍵是言簡意賅情真意切,給人回味。
常用詞:綜上所述/總而言之/從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從以上的分析我們看到等等。
方法:三層
第一層概括總結,收束全文
第二層強調和深化主題,把第一段的話翻新,從反面來說也可以,不這樣做的話怎么怎么樣,三兩句話總結全文。
第三層提出希望或者發出感慨。
結尾的萬能句式:
有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解決農民工問題/解決上學難、上學貴的問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軌道、走上社會和諧之路,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義重大而深遠。
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三:關鍵詞閱讀
很多考生在申論備考中遇到的最大的困惑就是無法全面從材料中提煉出得分要點,進而導致信心不足,申論復習止步不前。因為申論作答的絕大部分得分點是通過閱讀給定材料、挖掘關鍵信息而獲得的。因此,科學的閱讀方法在復習過程中的作用不可小覷。帶著粗糙的習慣糊涂地閱讀,最終作答也必然是一塌糊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得分點從你的筆尖溜走。
其實,考生只要能把握關鍵詞閱讀法,就能避免閱讀過程中出現漏網之魚。通常來講,申論試卷會圍繞一個話題的多個方面進行展開論述,如問題、影響、原因、對策等。毫無疑問,每個小題型的得分點如果來源于給定材料,也必將與這些方面有關。分析歷年真題可以發現,大多得分點的構成是問題、影響、原因、對策。因此,要熟練掌握與這四個方面有相近意思的關鍵詞,以便在閱讀過程中事半功倍地捕捉得分點。如:問題類通常會在材料中出現“不足、缺失、不力、滯后、過度”等關鍵詞,影響類通常會出現“有利于、促進了、提升了、不利于、阻礙了、損害了”等關鍵詞,原因類通常會出現“因素、要素、由于、源于、與……有關”等關鍵詞,對策類會出現“措施、建議、應、要、必須”等類似關鍵詞。
以一道真題為例:請分析給定資料4中下劃線黑體字“低頭族”的含義。
本題涉及的材料范圍是資料4,在閱讀過程中,“這樣低頭專注于屏幕,除了少兒的視力下降、可能誘發頸椎、睡眠等方面疾病外,其對兒童心智發育的負面影響更令人擔憂。”這句材料表述出現了“下降、誘發、負面影響”三個詞,它們都是影響的近義詞,因此我們不難判斷,“分析低頭族對不同群體產生的影響”這句話一定是重要得分點的組成部分。再如,“超級的智能技術,使電腦或者手機牽著多數人的鼻子走,舒舒服服地弱化著一大批人的智力,而當人們只會用耳朵、眼球、舌頭、鼻孔、皮肉來接受信息等時候,很可能意味著頭腦的萎縮與靈魂的干癟,意味著白癡時代、低智商時代的噩夢緩緩逼近……”這句表述中“弱化著、萎縮、干癟”這樣的詞匯同樣在提示消極影響的信息。由此可見,把握關鍵詞匯在找尋得分點過程中非常重要。
看過“山東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