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務員申論范文
江西公務員申論范文一
有人說,人生好比穿衣服,要想穿戴整齊、美觀好看,扣子得扣好。人生總有那么些關鍵處、轉折口、緊要時和危險地,把這些“扣子”扣準、扣緊、扣牢和扣踏實了,才叫扣好了人生的每一粒扣子,才能讓人生之路行穩致遠。
扣好人生起步開局的第一粒扣子。“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青春洋溢、風華正茂之時,正是人生之路起步的關鍵處,這個階段得打好基礎、抓好養成。現在社會上、校園里,還是有那么一些年輕人總感覺茫然困惑,對自己的人生之路“往哪走”“怎么走”胸中無數、心里沒譜,更有甚者還貪圖享樂、空虛無聊,游戲人生、虛擲光陰。作家柳青說過:“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人生是單行道,起步錯了難免繞彎路、走遠路。上好人生的第一課,確立好人生的起跑線、基準線,才能讓起跑成為起飛的開始。
扣好人生失意失落這粒轉折的扣子。人的一生,常常會碰到這樣那樣的挫折、不順和打擊。碰壁了,甚至失敗了,怎么辦?有人灰心喪氣、失望彷徨,有人不堪一擊、一蹶不振,更有人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這些年,個別所謂“高官”,其貪腐之路越走越遠、越陷越深,正是從最初的期望受挫、政治上失意開始,逐步失去志向、失去信仰,最后難以回頭的。人可以被擊敗,但不可以被擊倒。當一個人碰到困難、失敗和過不去的坎時,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痛苦與焦慮中,說不定正蘊藏著人生的華麗轉身、精彩轉型。
扣好人生得志得意這粒緊要的扣子。人生最容易迷失自我的時候,往往是得志得意、平步青云的時候。這時候,鮮花遍地、掌聲四起,聽到的是贊歌、看到的是笑臉、響起的是“禮炮”、面對的是恭維,很容易變得飄飄然、昏昏然,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甚至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成功的人生,其實一直在做兩件事,一是在失敗中站起來;二是從成功中走出來。扣好得志得意這粒扣子,就是要在成績面前看到不足,在成功面前看到差距,始終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的警覺和自覺,才不會“平流無石處,聞說有沉淪”。
扣好人生“降落”“著陸”這粒危險的扣子。據說,飛機起飛著陸之時,危險系數最高。有一種“59歲現象”,說的正是當一個人臨近離退休時,容易產生歇一歇甚至最后“撈一把”的心理,沒能保持住晚節。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中有一段白恩培的反省畫面,他說自己“副部級以上都二十多年了,正部級崗位上也十多年,沒想到老了老了,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同樣,李春城也說:“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齡,這將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錯誤這樣收場,何其悲哀!”這都是活生生的案例和教訓。人應當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隊、放松不放縱,給自己的人生畫一個漂亮的句號,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人生這件“衣服”要扣的扣子很多,但這“四粒扣子”至關重要,它是人生處于關鍵處、轉折口、緊要時和危險地的把握,關系到人生整件衣服是扣歪、扣松,還是扣正、扣緊,務必慎之又慎。
江西公務員申論范文二
中國夢 健康夢 有情懷 有溫度
健康這個詞,在中國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步——健康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編制綱要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全球健康治理、履行我國對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承諾的重要舉措。促進全民健康是服務型政府的必擔之責。
國家開始把民眾的健康,虔誠而小心地捧在掌心,舉過頭頂,視為神圣。這確乎是老百姓最在意、最關心的綱要,它關乎13億國人每一位的福祉,每一位的生命時長。 除了反腐,百姓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民生,衛生領域和教育領域首當其沖。在醫療衛生領域積累的歷史欠賬,導致了愈來愈多的矛盾沖突,百姓對健康的渴望和相對稀缺的醫療資源之間的落差,讓最底層的、身體病弱的百姓,不能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在農村,在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令人痛心;在中小學生中,功課壓力剝奪了睡眠和體育運動的時間,健康指標一直和發達國家有很大差距;養老問題更是困擾著迅速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給每一個獨生子女家庭造成巨大壓力……健康問題林林總總,甚至形成了撕裂社會群體、剝奪百姓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失去健康保障,民族復興就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童話。中國在起飛,飛向一個嶄新的美好時代。這樣的飛翔,不能丟下失去健康的老人孩子和病人。
中國正在用改革創新解決所有堆積的歷史與現實問題、體制與機制障礙。在健康衛生領域也不例外。這個綱要編制背后,每一項舉措和目標的背后,都有大量的熱點新聞事件、不同利益群體沖突和反復激化尖銳的社會矛盾為深刻背景。百姓所思所想所恨所盼,也正是這份《決定》的所思所想所恨所盼,決策層的改革脈膊和百姓心聲一起跳動。醫療衛生改革將繼續向多年積累的結構性矛盾動手術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以來,每一項重量級改革,都是在人民吁求最強烈的領域。問題倒逼改革,民意推動改革。最明顯的動向就是,改革開放的頂層設計巨細靡遺,節奏張馳有序,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全領域次第鋪開,所涉全是改革最復雜、矛盾最突出,然而是百姓呼聲最強烈的領域——種種讓我們或溫暖或振奮或焦灼的新氣息、新意象、新夢想,這一次,又隆重加添了健康中國這實實在在的一筆。提出:“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努力減少公共安全事件對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脅”、“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服務和醫療服務”等要求,明確了環保、體育、食品安全、公共安全、民政養老等部門須“守土有責”,也契合了“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新主旨。
中國夢,健康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編制,是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出發,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更好保障人民健康作出的制度性安排,將有力地推動國民增進健康、促進個人及社會發展,提升公眾的幸福感。這個過程,將向此前醫療衛生領域盤根錯節的矛盾挑戰,可能充滿艱巨和坎坷。但是,歷史經驗表明,只要決策層下定決心,就沒有搬不掉的大山。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了藍圖,還需細節謀劃,更需艱難落實。不過,為了爭取人民福祉,穩固發展成果,醫療衛生事業的改革已是箭在弦上。眼下這份綱要,豐富著健康中國夢的細節,回應了13億人最關切最焦慮最憂懼的問題,圍繞健康這個核心,提出宏觀目標路線圖,排定微觀改革時間表。這更是一份有戰略氣魄、有情懷溫度的《綱要》,以人為本得以更全方位展現。而對中國醫療衛生領域的改革來說,新的時間也開始了!
江西公務員申論范文三
聚焦消失的水源地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之基礎。然而,當前我國城市原有的水源地正在遭受工業化、城市化的不斷威脅,污染隨時都可能突破脆弱的防線。當一個個水源地告急,當“守著松花江,尋找水源地”等類似的報道鋪天蓋地而來,我們不得不問,可還有一方凈土儲存著一汪清水?
水源地保護面臨的問題錯綜復雜。這不僅與我國地域遼闊,地質、氣候條件復雜等客觀因素相關,更關系到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結構的調整,涉及到跨地 區、跨流域之間的利益格局整合。撥開種種現實迷霧,丹江口水庫、官廳水庫的遭遇,已為我們提供了真實的樣本——水源地污染,其實不僅僅是保護的問題,更是 發展的問題,是各方利益協調的問題。
“飲水當思源”,保護水源地,關系到千千萬萬的人們能否喝上放心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個人,在現實利益面前,這些宏大的命題、責任似乎又變得虛無縹緲,不堪“私”字當頭的輕輕一擊。
地方要GDP、企業要利潤、個人要致富,在這些赤裸裸的利益訴求面前,青山綠水淪為私利者的囊中之物。水源地保護的壓力來自一些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沖動,不惜“血本”、不計代價地“上大項目”,成為地方的經濟支撐。如果這些項目是高污染、高耗能行業,環保壓力將更大。一些企業飄紅的業績背后,染黑的是良心。同時,水源地上游的農村地區發展對于化肥、農藥等投入過于依賴,使農業面源污染日漸加劇。于是,一小部分人破壞生態環境的代價,使得更多的人用更長的時間來承受污染之痛:北京曾下大力氣挽救污染嚴重的官廳水庫,但時至,官廳水庫也沒有恢復水源地功能,只能作為應急備用。
責任和利益的天平之所以會失去平衡,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法律的約束和機制的調節,使得逃避責任的污染者得益、守法負責的“老實人”吃虧。要改變這種 局面,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立法,加強法律約束。重典方能治亂,立制才有長效。只有實行最嚴格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另一方面,必須建立起生態補償的利益機制,協調好地區之間的發展差距。應該認識到,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一種社會公共產品和服務,要讓欠發達地區可以通過輸出這種產品、服務獲得經濟補償,進而支撐其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可飲用的、安全的水已經不僅是生命延續的,更是對城市幸福感的考量。水源地保護面臨的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無疑對管理者的智慧提出了嚴峻挑戰。只有拿出改革的勇氣,痛下決心、真抓實干,對于生命之源的保護才不會僅僅停留在口號上,“美麗中國”之夢才可能會實現。
看過“江西公務員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