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
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一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
——以好政策滋養公民修養
無論是“全面二孩”政策定音實現的安享天倫之愿,還是“八項規定”正黨風政策緊鑼密鼓出臺樹立的正確行為標桿,都彰顯了“好政策”在滿足群眾需求的同時亦能激濁揚清、懲惡揚善的價值導向作用。黨國“政策好”是“社會好”的標桿和準繩,是“生活好”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證,只要把黨國“好政策”貫徹好、執行好,生活就會更加幸福,社會就會更加和諧。故而,積極出臺針對各個領域具體有彰的“好政策”既是民心所向,更是民生之需。
好政策需解民之憂,滿足公民生活需求/利益訴求。強調:“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一項政策能否滿足大多數公民的意愿和需求是衡量一個政策好壞的重要標準?;仡櫄v史,無論是“耕者有其田”政策所滿足的擁有基本生產資料的愿望,抑或是“恢復高考”政策所滿足的追求知識的愿景,這些廣受肯定的政策,都是以民生福祉為出發點,以群眾訴求為指揮棒。因此政策制定者應有“以人為本”意識,讓政策能解民憂、遂民愿。
好政策需開化民智,培養公民理性思維。處于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非理性行為隨處可見,從網絡世界里的“人肉”搜索和“鍵盤俠”群體的惡意抨擊帶來的心悸,到現實社會中的群體性打砸行為及“路怒”現象留下的警示,處處都充斥著轉型期的浮躁。而好的政策會促進公民養成理性精神、規范其行事方式,如“酒駕入刑”及一系列交通規章制度的出臺,促使公民在駕駛過程中主動約束自身行為,培育其養成不妨礙和危害他人的理性觀念。
好政策需滋養德性,提升公民道德修養。“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政策作為黨國執政的直接意志體現,關乎民風、社風,好的政策能激發人性中至美至善的部分,推動社風向上、向善。因此,在政策制定過程中應以崇德向善理念為指引,鼓勵社會善念、善行,懲治社會惡念、惡行,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廣泛弘揚,讓“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理念真正融入公民精神血脈。
當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政策的好壞不僅關系物質生活水平的改善,更關系精神文明建設的進程,政策制定既要有公共利益立場,也要有文明素養理想,如此定能讓“好政策”福照公民的同時涵養出中華民族的正氣精魂。
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二
讓政府采購曬在陽光下
本應為“陽光交易”的政府采購,如今越來越受到公眾關注。在其規模逐漸擴大、程序日益規范、效益不斷提高的同時,人們也看到陽光下的陰影:高價采購、暗箱操作、服務滯后、腐敗滋生等問題。這不僅讓一項理應“陽光”的政務蒙上了陰影,而且極大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淪為“陽光下的腐敗”。
“陽光采購”之所以名不副實,其原因主要在于監管不到位。官員重權,商人逐利,在權與利產生交集的地方,沒有陽光監管,權與利則肆意勾結。供、需、管三方彼此沆瀣一氣,處在封閉的籠子里辦事,內部監管形同虛設,外部監督無從介入,又何談“陽光交易”?因此,只有加強監管,透明采購,讓政府采購真正實現“陽光運行”,才能從根本上杜絕“豪華采購”“天價采購”。
做到真正“陽光采購”,需“內外發力”。內,即內部監管體系;外,即外部監督力量。毋庸置疑,規范政府采購,離不開內部制度的有效監督。只有建立規范化、標準化的政府采購管理模式,實行部門聯動監督,財政部門負責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監管,審計部門注重采購資金的使用,紀檢監察部門從工作人員執行相關工作紀律、供應商有無行賄犯罪等方面開展監督,才能形成監督合力,使政府采購有序進行。另一方面,“人民知道真相,這個國家才能安全”。政府采購亦然,只有民眾了解政府采購的“賬本”,才能更好地監督,防止各種暗箱操作。只有內外共同發力,政府采購才能走出封閉“籠子”,置身于陽光監督之中。
做到真正“陽光采購”,還需促使信息透明化。曾有中國社科院專家申請政府采購信息公開,卻遭遇重重阻力:在向24家地方政府財政部門提交申請后,有13家明確拒絕答復,其中10家竟稱不掌握相關信息。政府采購信息不透明現象之嚴重令民眾心生質疑。目前,一些地方政府采購競標,比的不是價格、質量,而是關系。采購前提前透露標底給“自己人”,合伙商量“圍標”“陪標”等早已不是秘密,信息不公開、不透明,從而衍生出各種“腐敗采購”。透明消費是最好的防腐劑。以當前社會上出現的“網上競價”等電子化采購模式為例,就是以公開、透明為前提,大家站在同一個平臺中,以“物美價廉”者取勝。如此,政府采購才能真正實現陽光交易。
現階段,政府采購涉及數額越來越大,成為“香餑餑”,如果沒有透明的程序和有效的監管,“公款報銷,共同贏利”將成為政府采購的“暗道”。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政府采購,不單單是政府一己之事,所花費的乃是納稅人的錢,一厘一毫都關乎民情、民心。只有陽光透明,精打細算,才能取信于民,真正贏得公信力。
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三
為政以德 眾星共之
——以好政策滋養公民理性與德性
當年的毛委員,在中國革命陷入低潮的時候,力排眾議,制定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全新革命政策,最終讓井岡山上的星星之火得以全中國的燎原之勢,讓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小平同志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瓶頸的時候,主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改革開放為發展政策,助力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如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共產黨九十余年奮斗史可謂波瀾壯闊、壯麗輝煌,而一脈相承的好政策是力量之源、勝利之本。
以史為鏡我們不難看出,好政策須以人為本,要維護公共利益、滿足公民意愿。然而在革命已經勝利、經濟相對發達的今天,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等缺乏理性和德性的風氣卻隨之而來、日益盛行。正所謂“人之壽夭在元氣,國之長短在風俗。”因此,好政策不僅僅是對公民意愿的滿足,更應該是對公民理性乃至德性的滋養。
好政策是引領公民理性的指航燈?,F代社會正處于快速發展和高度轉型時期,各種信息紛繁復雜,導致不理性現象層出不窮,從某些地方紅白喜事的大操大辦中已然可見一斑。這對于社會風氣的營造、國家的穩定發展都極其不利。好的政策不僅能夠約束這些非理性行為,而且在政策的實施過程中能夠潛移默化地讓民眾真正感受到理性行為的定義,從而擺脫盲目、理性訴求。提到過“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因此,何謂“好政策”?就是讓民眾遵守政策的同時引領公民理性。
好政策是提升公民德性的助推器。正所謂“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任何時期的發展都不能觸碰道德的底線。從早期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如今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政策的發展讓人感慨歲月的更迭、時代的變遷,但不變的是好政策與德性的必然聯系。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這句話教化著社會治理者以德治國的重要性。在“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以德治國與全面依法治國為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由此可見,好的政策應該助推公民德性,讓民眾明是非、講道德。
無論是早期的革命時期,還是當下中華民族的追夢征程中,好的政策一直都是指航燈、助推器,不僅指引未來的方向,更是對公民理性、德性的滋養。好政策一脈相承、一如既往,未來才會乘風破浪、直掛云帆。
看過“貴州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