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及答案(2)
福建公務員申論模擬題答案
一、當前社會保障制度的工作重點是做到“三解除”,請根據給定資料1~3,各用一句話概括“三解除”內容,并做具體闡釋。(15分)
要求:概括準確、全面、語言簡潔。不超過250字。
【參考答案】
三解除是指:解除老年人的后顧之憂,解除疾病與醫療恐懼,解除國民生存危機。
具體內容有:一是建立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制度,解除老年人的后顧之憂,要從精神上和物質上關懷老人,解決老人養老金問題、養老機構、養老床位等問題。二是建立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解決疾病與醫療恐懼,居民大病保險、城鄉醫保的統籌和醫療資源的均等化等問題。三是完善居民低生活保障制度,解決國民生存危機,提高低生活保障標準和完善就業激勵機制。
二、2013年7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實施。將“常回家看看”入法,一石激起千層浪,結合給定資料,談談你對“常回家看看入法”的看法。(20分)
要求:觀點鮮明,說理充分,語言簡潔流暢。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丶铱纯?rdquo;入法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落實起來困難重重。
一方面有可以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營造向善的社會氛圍。釋放出“以法治孝”的善意,體現國家的進步;同時有利于喚醒年輕一輩的精神贍養意識,使其形成社會共識;還能給老年人晚年帶來更多慰藉;律與道德有著天然的交集,將?;丶铱纯慈敕?,即強調了倫理道德的正義性,也體現了法的善意,有利于促進法律與道德相互作用。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視的是當前社會的現狀。很多企業帶薪休假難以實現;距離遠、“一票難求”和成本大等問題成為大家回家的阻力;同時孝屬于道德的層面,將其入法會產生冷暴力,損害法的尊嚴和浪費司法資源等問題。
因此,在法律引導的同時,需要政府、企業要出臺、落實具體措施,從制度上支持“常回家看看”。同時對不履行帶薪休假的企業,法律要有明確的處罰標準。
三、“流浪兒童凍死”、“南京女童餓死”等問題或事件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獨有的“風景”,請結合給定資料,分析兒童權益頻遭侵害的原因,以及該如何“牽手”才能解決他們的生存危機?(25分)
要求:對策合情合理、有針對性、條理清晰。不超過600字。
【參考答案】
兒童“凍死”、“餓死”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保護意識淡漠。家長保護意識的淡漠成為兒童受傷害的罪魁禍首。民眾對于保護兒童認識不到位。第二,救助體系不完善。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保護未成年人是整個社會的共同責任,但現實中,由于救助體系和法律本身不完善,導致“共同責任”儼然變成了“共同缺失”;第三,救助機構力度不大。救助站等政府救助機構由于經費不足導致救助力度不夠大,未能為受害兒童打造溫暖的港灣;第四,民間組織缺位。在救助弱勢群體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民間組織在關心和照顧浪少年方面卻存在缺位。
針對上述問題,對策如下:一要轉變觀念。一方面,要強調父母對于孩子的保護責任意識,履行監護義務。另一方面要轉變“別人的孩子跟我沒關系”的傳統觀念,宣傳,引導公眾形成保護兒童權益人人有責的意識。二要加大對兒童保護事業的財政投入。政府為主,民間為輔,保證兒童福利機構的量與質;三要建立和完善全社會對于兒童權益的保護和救助機制。要建立由政府承擔責任的監護體系,設置專門的兒童福利保護專業機構,加大對相關責任人的問責追究機制,專人專職,避免各部門的相互扯皮。確立兒童保護的零容忍原則,對侵犯兒童權益的法律責任要嚴格追究,同時對相關的法規進行完善,強化可執行性。五要整合社區和非政府組織的力量,將保護兒童的戰線前移。重視社會組織在兒童救助與保護方面發揮的作用,壯大社會組織力量為兒童提供專業和及時的幫扶。
四、請結合給定資料,請以“讓_______撐起民生幸福”為題,寫一篇見解深刻的文章。(40分)
要求:將題目補充完整,觀點明確,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語言流暢。1000~1200字。
【參考例文】
讓社會保障撐起民生幸福
幸福是生命感知的一種狀態,處于這種狀態的人或動物會感覺生命的充實,及萬物的和諧與美麗。而要擁有這種狀態需要內外兼修。正所謂:“幸福指數是由物質與精神共同作用決定的,幸福指數又反作用與物質與精神”。完善社會保障室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社會保障體系作為一項基本制度,是社會的“安全網”,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也是維護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機制”,是構建社會和諧、維護社會安全重要的基礎。
社會保障乃民生之安,關系著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的福祉。對于一個國家來說,重要的就是保障民的幸福,保民幸福首先靠的是外養,即物質基礎。漢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到后來的清朝的“康乾盛世”,都用其豐裕的物質基礎和文明開放的社會氛圍為民生幸福夯實了基礎。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網撐起普惠民生的幸福傘。
完善社會保障基本制度,實現全民“?;?rdquo;。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低生活保障制度為主的社保制度體系,但新農村醫療保險不健全、城鄉社保不銜接等問題并存,城鎮非就業的老年居民、城市農民工等仍未享受基本社會保障。針對此薄弱環節,要加快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建設,修訂實施城鎮非就業居民養老保障制度,落實社會保險關系跨地區轉移接續辦法,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一體化,實現全民享有“?;?rdquo;。
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實現城鄉“廣覆蓋”。雖然我國社會保障參保率不斷提高,但與龐大的人口基數相比,參保比例尚低,農民工、失地農民、靈活就業人員等還沒有納入到社會保障范圍。這種情況的存在造成嚴重的社會不公,并且已成為社會長期發展的隱患。針對這些空白點,要盡快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重點做好農民工、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從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失地農民的參保工作,各種政策引導、支持和激勵符合條件的群眾積極參保、長期參保,實現社保保障城鄉“廣覆蓋”。
拓寬社會保障籌資渠道,實現社保“可持續”。資金不足是制約社會保障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根本因素。隨著社保制度的逐步建立、覆蓋面的迅速擴大和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多,資金的來源問題就成為社保體系建設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針對我國社保體系長期存在的資金不足困境,我們要拓寬社會保障籌資渠道,加強各類社會保險基金征繳工作,逐步加大各級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支出比重,開辟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渠道,充足的資金供給和可靠的增值手段實現社保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保障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依托,只有解決好此問題,百姓才能“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居有其屋,衣食無憂”。政府、企業和社會要形成合力,大力完善社保制度,擴大城鄉社保覆蓋范圍,拓寬社保資金來源渠道,使百姓身上系著一根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帶”,讓人們群眾踏實生活,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看過“福建公務員申論模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