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申論最新熱點分析
公務員申論最新熱點1:干部言行
曾有人質疑這種做法只是“作秀”,理由是管住了言行管不住心。實際上,規定的作用本來就是“誅行不誅心”,作不作秀,關鍵看落不落實。寧波不僅編訂了“提醒本”,還配套了“群眾監督,黨組織記錄”、“談話提醒、責令整改”、“量化考評”舉措,把負面言行記錄與黨員評優評先、提拔使用掛鉤。據悉,僅在寧波下轄馬渚鎮一地,已經有近20名基層黨員干部被約談過。能以“負面提醒”防止服務上扯皮推諉、接待時擺臭臉、回答咨詢時態度消極,本身就是一種進步,也是推進為民辦事服務的有效舉措。
曾有黨員干部私下抱怨,已經有“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再來個“言行清單”,約束越來越細、越來越緊,不敢說話做事了。要知道,負面言行雖然不違法違紀,但在群眾中造成的不良影響卻是巨大的,比如信訪人員一句“不歸我管”,就可能把矛盾轉嫁,從而引發大量越級上訪,再如窗口工作人員態度冰冷,雙方一言不合,就會沖突乍起。實際上,“負面提醒”不是要讓黨員干部說話做事縮手縮腳、不敢作為,而是希望他們能夠謹言慎行,注意樹立良好形象,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
仍需正視的是,從“門難進、話難聽、事難辦”到“門好進、話好聽、事難辦”,局部雖有改善,但還沒有達到治本之效。這正說明通過‘外化于行’促進‘內化于心’,不可能一蹴而就,還需革除體制積弊,做好長期艱巨的深化探索。唯有將“負面提醒”與其他作風建設制度一同轉起來,切實進行系統化運行,類似“干部當面笑臉不頂撞、背后推諉不辦事”“當面不再說狠話、瞎指揮、背后只是不擔當、不作為”的情況,才能有效避免。
“觀于明鏡,則瑕疵不滯于軀;聽于直言,則過行不累乎身。”有了“負面提醒”,工作中就多了一把“標尺”,多了一道“安全閥”,讓黨員干部在正風肅紀、修身正德的基礎上進一步“定好位”“講好理”“把好度”“干好事”,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公務員申論最新熱點2:特殊保護
近日,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聯合發布《關于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的意義、原則以及加強特殊保護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當看到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聯合發布《關于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的通知》,強調:劃定永久基本農田要堅持“優進劣出”,絕不允許借規劃調整完善之機隨意改變原有基本農田布局,更不允許擅自把不穩定耕地、劣地、坡地、生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搞“貍貓換太子”、濫竽充數。看到這,讓筆者不由想到《經濟參考報》8月8日的一篇調查發現:在國家實施“最嚴耕地保護制度”的情況下,仍有一些地方基層相關職能部門對違法占用耕地事件采取“文件式”執法,而未予整治糾正,導致耕地保護在落實層面變成“紙上談兵”。如果把兩則新聞稍加聯系,相信一個疑慮會立馬浮現出來,《通知》真能成為不能隨意改變的紅線,成為帶電的“高壓線”?會否山高皇帝遠、遠水救不了近火?
農業乃百業之基,糧食是國民命脈。對基本農田的保護,事關人民安居、社會穩定。其實,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國家就提出對土地的管理制度。近年來,更是出臺了一系政策措施,完善了相關審計制度,提高土地使用的報批門檻。然而,各地違法征地、以租代征、違法亂占案件依舊層出不窮。對農田的違法、違規征用可謂是有增無減。一邊是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一邊卻是觸目驚心的耕地違法事件不斷。在這種現象中不難發現,無論是最嚴格的耕地保護政策,還是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絕不允許搞“貍貓換太子”,抑或是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要落實到位,光有《通知》遠遠不夠,還必須以最嚴厲的問責手段加以保證,否則出現“貍貓換太子”也在所難免。
事實上,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土地財政逐漸衍生為政府的命根子,多地的耕地違法違規勢頭出現了難以遏制“苗頭”,再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唯GDP論英雄,問責“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讓我們看到更多的是對耕地違規違法的默認、姑息。因此,就算《通知》中規定:除法律規定的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無法避讓的外,其他任何建設都不得占用,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如果沒有切實落實地方各級政府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主體責任;沒有充分調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管護和建設永久基本農田的積極性措施;沒有當地土地管理、監察部門參與;沒有違法必究、必須重究的懲處措施,要讓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絕不允許搞“貍貓換太子”,有點玄!
縱觀近年來我國耕地保護政策的落實情況,地方土地耕地保護形勢十分嚴峻。還有一個最為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管理執法水平沒有得到提高,沒有可以單獨執法的能力。一些地方政府之所以敢逾越耕地、農田“紅線”,緣于土地管理部門依附于政府部門“指揮棒”下,有“看臉色”吃飯之嫌。所以,無論《通知》提出,不得多預留一定比例的永久基本農田為建設占用留有空間,不得隨意改變永久基本農田規劃區邊界特別是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的“不允許”三個字有多么強硬,也難保一些領導干部對農田的“紅線”心存僥幸,打擦邊球可能。它需要的是加大宣傳力度,加大對劃定農田的公開公示,加大不定時的抽查,加大舉報平臺和懲處力度,千萬別“隔靴撓癢”、下不為例。
最后,筆者不得不說單靠通知對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并不意味著就可以天下太平了,所有的地方管理者會循規蹈矩,依照《通知》執行。要真正取得實效,還需要相關執法部門嚴格執法,只有這樣,才會讓劃定的基本農田獲得根本保障。
公務員申論最新熱點分析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