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務(wù)員申論寫作技巧
北京公務(wù)員申論寫作技巧:如何立意
三、找政府角度
如果材料平鋪直述,很樸實,就是按照成績、問題、原因、影響、對策或者事跡、品質(zhì)、意義、對策的邏輯主線來呈現(xiàn)材料,那么命題人的立場就是無可爭議的,政府角度很凸顯,按照材料講述的主線選取文章立意即可。但是如果在爭議型材料中,考生就一定要注意爭議雙方是對立關(guān)系還是共存關(guān)系,判定出命題人立場即政府角度,否則就會跑題,喪失最佳立意。
北京公務(wù)員申論寫作技巧:語言表達
申論的語言表達應(yīng)該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1、準確。所謂準確,是指語言傳輸?shù)男畔⒔^不能有歧義。其中涉及的時間、地點、人員、范圍、性質(zhì)、程度等必須明確,解釋要有惟一性。贊同、反對、肯定、否定,必須鮮明,不能含糊其辭。
2、簡明。所謂簡明,就是要剔除語言中一切冗余信息,將主要的信息突現(xiàn)出來。要力求用最精要的文字符號實現(xiàn)預定的表達目的。
3、規(guī)范。所謂規(guī)范,有兩層含義。一是文章中使用的詞語要符合說話者的身份,適于審閱者需要;二是要語出有據(jù),不用方言,避免俗語,力戒生僻用語。語言應(yīng)以得體、鄭重為上。
4、清晰。所謂清晰,是指用語的條理清晰,應(yīng)能把握主次,辨明因果,從表達目的出發(fā),安排句序、段次;語句之間、段落之間都要體現(xiàn)出合理、嚴謹?shù)倪壿嬯P(guān)系,力求將意義傳達到最佳。
5、和諧。所謂和諧,是指文章的理、據(jù)相諧。理,是觀點、意見;據(jù),是材料、實際情況。后者是對前者的支撐,二者要有必然的、內(nèi)在的聯(lián)系。“理”之正確與“據(jù)”之充實,互為表里、相輔相成。
北京公務(wù)員申論寫作技巧:提出對策
提出對策就是指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在無論是小題目還是大作文,提出對策必不可少。在提對策的時候,要有針對性、可行性,可是,考生在提對策的時候,往往針對性不強,列出來的對策是無法獲得有效分值的無效對策,亦或是寫的對策過于籠統(tǒng),從而缺乏解決問題的有效性,內(nèi)容無法擴充。
例如,法律法規(guī)問題是申論試卷中常出現(xiàn)的內(nèi)容,有許多社會問題都與“法律”的不健全有關(guān)。對此,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對策,那就是“完善法律法規(guī)”,大多數(shù)考生的答案都如出一轍。顯然,這樣的答案是無法讓考官滿意的。那么怎樣才能寫出一條契合材料、反映問題的對策呢?首要考慮的一點,還是對策的針對性。
另外,在申論給定材料有這樣一段話:某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認為:“全國各地政府出面捕殺狗的事件一再發(fā)生,根源是我國動物保護立法的缺失和立法不完善造成的”。這句話同時反映出三個有效信息:第一,立法保護對象是動物;第二、相關(guān)立法缺失;第三、立法不完善。立法的缺失和不完善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我們針對這個問題提出對策的表述也要關(guān)注這兩個方面,不能過于籠統(tǒng)。如,針對立法的缺失,我們可以提出對策:“要加快推進關(guān)于動物保護方面的立法工作……”;而針對“立法的不完善”,要仔細分析是相關(guān)法律那部分不完善,是覆蓋的范圍太窄、法律存在矛盾、還是參照標準不夠明確等,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
看完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