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
海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拼車是與非
不過,和平常出行不同,春運期間,拼車有很大一部分是跨城市、跨省份的。遠距離、長時間的駕駛,讓拼車面臨的各種“老問題”,更加凸顯。如何最大程度確保不出意外,是乘客最為關心的問題。如何分攤行駛成本、能否收取駕駛費用等,也需要有明確標準。而各地管理拼車的態度尚不明朗,執法標準和尺度也不統一,拼車上路會不會有汽車被查扣的可能?從這個角度來說,保障好拼車雙方的合法權益,主管部門有必要盡快拿出具體、可行的管理方案,明確執法底線,為非盈利性質的拼車出行提供準確的規范參照。
討論拼車,網絡約租車平臺是個繞不開的話題。春節前,已有多款打車軟件推出“跨城拼車”業務。毋庸諱言,利用打車軟件拼車回家,今年肯定會大量存在。在這樣的情況下,對于這些平臺提供的拼車服務,更需要做好規范和管理。應該規范和約束打車軟件運營商,在司機資質審核、準入門檻設定、車輛安全性能、交通保險保障等方面,堅持“高標準、嚴要求”。防止他們為了搶占出行市場,而忽視了最起碼的保障司乘安全的社會責任。
客觀地說,面對短期陡增的人流、形態各異的需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拿出十全十美的交通解決方案。無論是以“大數據”研判旅客出行規律提前做好部署,還是給企業、社會優化出行方式的探索更大空間,應對不斷變化的春運形勢,相關部門的治理“工具庫”里,完全可以添加幾樣“新物件”,結合“互聯網+交通”的發展情況,在創新管理模式、提供有針對性服務、完善法治保障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實現新的突破。鼓勵拼車出行開了個好頭,期待有進一步的法規、意見來保障政策善意的落地。
“分享,帶來溫暖”,愛“拼”才會贏……當春節拼車回家這一互助型出行方案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交通選擇,明確司乘雙方的權責,才能打通拼車之路的“堵點”,使之能夠更有效率地公眾出行,減輕交通壓力。而這,恰恰是群眾期盼和交通部門工作的交集所在。
海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逆城市化現象
2016年5月,上海市政府官方網站今天發布《上海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進本市戶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據統計,目前我國出臺戶籍制度改革方案的省份已達29個。梳理各地方案可見,各地普遍提出取消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不少地區降低了落戶門檻,放寬了落戶條件。
但不可否認,一些城市利用居住證制度,設置學歷、技能、投資、房產等新門檻,已成為普遍現象,或者存在只改變戶籍、未改善生活居住條件和福利水平的“空轉”現象。特別是,很多城里人已經害怕了城里的高房價、高成本、交通堵塞、高污染、能源不足等諸多問題。因此,出現了許多城市居民向農村流動,準備在農村頤養天年的現象,被稱之為“逆城市化”現象。這種現象在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我國過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一方面農村的整體環境相對城市并未有大的改善,其吸引力主要來自現階段相關政策的差異和扭曲,人口流動與相應的經濟社會環境變化不相適應;另一方面由于我國戶籍制度的存在,向農村自由流動的途徑實際上是封閉的,這種逆城市化更多地體現為農村人口的回流,或者說是相對低收入階層的流動。
當前,在我國城鎮化發展仍處于低水平的階段,過早出現的這類逆城市化現象,這對今后的城鎮化發展和對于處于工業化后期以及人口紅利衰減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非常不利。尤其是當前政策希望未來有1億農民變為城市居民,還要繼續提高城鎮化率,而且要以戶籍城鎮化率考核城鎮化工作時,逆城市化就變得與當前政策目標背道而馳。
但是,客觀看待我國逆城市化現象,首先,逆城市化是城市發展的規律,城市化進程到了一定程度,城市化與逆城市化就會同時出現,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逆城市化也反映了一部分人的需求。比如隨著城市中產階級的興起,他們有更多的休閑需求,對更好的生態環境的需求,也有逃離城市喧鬧的需求等,并非只是低收入人群因為高生活成本而離開城市。
其次,中國的逆城市化現象有制度因素。目前,中國的城市與農村土地制度不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景是驅動逆城市化現象的原因之一。比如農村戶籍可擁有農村土地、林地的承包權。農村宅基地也存在制度改革的前景,如果未來宅基地產權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宅基地能夠上市進行產權交易,將會賦予農村居民一筆可觀的財產性收入,還能夠刺激數量可觀的城市資本下鄉。國內目前數量極為可觀的小產權房,就是城鄉土地制度落差的畸形結果。
逆城市化”是城鎮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派生出來的新潮流。城鎮化發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趨勢越強。“逆城市化”對城鎮化而言是吐故納新,對農村來說,則是巨大的發展能量。可以說,“逆城市化”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農村發展速度就快。同時,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可以解決“大城市病”,促使城鄉同發展、共繁榮。可見,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發展農村,是促使農村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有效捷徑,也是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最佳選擇。
海南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