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安徽省公務員考試申論真題(B卷)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二、給定材料
1、創客是指利用開源硬件和互聯網將各種創意變為實際產品的人,他們將制造業搬到了自己桌面上,電子服裝、健康手環、智能手表、導電墨水、食物烹飪器等等,用戶能想象到的產品都有可能在創客中實現。創客在帶有加工間和工作室功能的軟硬件開放實驗室(創客空間)將創意變成產品原型,實現從0到1.
對很多中國人而言,“創客”還是個較為陌生的概念,但憑借蓬勃生命力和強勁發展勢頭,創客正在悄然影響著傳統制造業。許多創客空間在產品設計和原型創造基礎上,還延伸了兼具產品孵化和企業孵化的功能,在這里不僅可以實現從0到1再到100,即從創意到產品原型再到小批量產品,還能給創客提供創業場地、管理咨詢、投融資、渠道銷售等服務。在用戶體驗和互聯網推動下,創客產品成為熱門的個性化定制商品;也有小部分創客產品經過市場檢驗獲得大眾需求的認可,成為工業化生產的大眾商品。無論哪種形式,都完成了從創意向創業的轉化過程,這種轉化也正是創客文化繁榮發展的本質。
創客運動在中國的興起時間雖短卻發展迅猛,國內強大的制造業生態體系、豐富的人力資源、雄厚的資本和藝術積淀是創客扎根成長的肥沃土地,它所迸發出的潛力是未來工業體系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深圳市國內創客產業鏈最完整的城市,被譽為創客天堂。創客在這里可以找到齊全的電子元器件、各類加工廠和技術工程人員,快速完成從創意到產品原型再到小批量生產的全過程;與深圳的務實高效相比,上海的創客顯得氣定神閑、回歸本質,具有國外興趣使然的創新氛圍;北京創客則更具跨界協同創新及創業精神,因此北京是頂尖技術人才。文藝人才和資本機構云集的城市。
創客群體沒有職業范圍和身份限制,任何有創意且有激情將創意變為現實的人都能成為創客,在創客空間,既看不到高精端的大型儀器設備,也看不到眾多發明專利和成果,創客空間里有的是熱愛創造的人,他們以興趣為導向。以創意為起點,以體驗為動力,通過自我滿足的創業方式將大眾群體中蘊藏的巨大創新力挖掘和釋放出來。
傳統制造業以滿足大眾基本需求為目標,規模化生產出利潤豐厚的熱門產品。但隨著熱門產品的同質化發展和激烈競爭。大眾需求會逐漸向個性化需求分解,這是經濟發展給消費者選擇產品帶來的必然趨勢。創客在這種趨勢利導下產生,引領制造業從中心化和大規模形態朝著個體式和去中心化的方向發展,根據個性化需求來生產小眾商品,給個體式制造業帶來機遇。
2013年11月,英國《經濟學家》刊發一篇題為《中國制造》的文章讓“中國創客”成為焦點,該文指出,中國創客的力量不可小覷,其潛在優勢就是他們與所謂的山寨制造體系密切聯系。企業之所以山寨是因為沒有設計和創意,依靠模仿他人產品來生產制造,而創客恰恰是設計和創意的源泉和載體。在互聯網時代,軟件開源和硬件開源給中國企業提供了難得的平等創新機會,若能將創客的設計和創意嫁接于低端仿造企業,讓創客的巨大創造性和制造需求與山寨企業完備的供應鏈資源和制造能力優勢互補,或許能迸發出驚人的能量,這未必不是山寨企業轉型的一條出路。
2013年11月4日,清華大學啟動創客駐校計劃,計劃每年聘請國內外知名創客進駐學校創客空間,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創新實踐,提升跨學科的技術與創意交流。此外,多所大學甚至一部分中學和職業院校也積極推動創客教育,各具特色、充滿活力的教育創客空間盤活了院校科技資源,加強了教學與實踐、教育與產業之間聯動,培養出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一流人才。國內每年畢業的幾百萬大學生是創客運動的最佳人選,他們能將學業中萌發的創意思想和積累的研究成果衍變為創客項目,用自主創業的方式實現就業。這些創客項目轉化為創業公司后,會吸引更多不同層次的社會人才加入其中,麥肯錫2013年研究報告指出,由于機器人和網絡技術的突發猛進,過去10年大型制造企業的雇傭人數持續減少,因為規模制造對自動化生產系統的緊密依賴逐步取代了人工參與。而創客運動引領的個體式制造業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來定制生產商品,對技術、工程、藝術等各行各業人工勞動力的需求巨大,必然創造出大量新的就業崗位。
有人感嘆:創客啊,耗費了多少腦汁和心思,顛覆了多少傳統和習慣,獲得了多少驚喜和滿足,蘊藏了多少期待和愿景?真讓人“愛也難,不愛更難”!
2、伴隨著密集出臺的反腐禁令,每逢佳節倍思“清”,漸漸成為中國官場的新常態,而不少事業單位基層員工和企業白領也沒了以往的節日福利。不僅中秋節,過年也是“福利歸零”。人們堅決支持中央反腐倡廉,但一些執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職工應有福利的做法也引起了爭議。以中秋節為例,在“節日反腐令”的背景下,月餅甚至成了一個敏感詞。某單位員工小羅說,往年單位在中秋節時還會給員工發月餅,從去年開始就什么都沒有了。“沒有就沒有唄,我覺得無所謂啊。”今年他自己上網訂了幾盒月餅。在一家國企分公司工作的白領小姚說,以往過中秋節大家喜氣洋洋地去領盒月餅,今年就感覺冷冷清清的,“給多少是一回事,哪怕只是一份月餅,也感覺公司想著我們,有種大家庭的感覺,但現在什么都沒有了,確實讓人很失望。一盒月餅不在價值,沒有了,就也沒了人情味。”
“誰敢發啊,萬一撞到槍口上怎么辦?”一家事業單位的中層領導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說,“其實我覺得發幾盒月餅問題不算大,不過現在從中央到地方查得這么嚴,發了不一定有問題,不發肯定沒問題,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啊!”
另一家國企單位領導則表示,反****跟發福利完全是兩回事,不能潑臟水把孩子也倒掉了,該發的還是要發。記者反問他:如果有的領導趁機給自己多發福利呢?這位領導沉默了一下說:該抓的還是要抓。
3、多年來,很多人已經習慣了到風景秀美的地方開會,并且冬天到南方暖和暖和,夏天到北方涼快涼快,人們形象地稱之為“候鳥式開會”。早在1998年,中央就下發了《關于嚴禁黨政機關到風景名勝區開會的通知》,2014年又再次出臺規定,明令禁止到21個風景名勝區開會,并且加大監管力度,使不良會風明顯好轉。但是,仍然少數地方一時還不適應這種變化,仍習慣于“打擦邊球”的老一套做法,比如有意選擇在風景名勝區附近的地方開會,方便會后組織所謂的“文化考察”活動。比如為了到某個風景名勝區開會,有意將會以地方安排在途中需要再風景名勝所在地轉車或飛機中轉的地方,會議名稱也可以改頭換面,遮人耳目。還有的故意設分會場。如此煞費苦心,無非想借著開會的機會圖點兒實惠。原計劃明年將在一個旅游城市承辦一屆行業年會的某單位領導最近很犯難:如果真的能夠常抓不懈,使清廉之風形成新的常態,當然很好。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形成的慣性,就像在告訴公路上跑時速120公里的車,能一下子剎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