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公文寫作技巧:如何逐漸提高公文寫作能力
要符合領導風格。“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撰寫公文除要求實事求是、語言規范外,還需符合領導的辦事風格、語言特點,不同的領導講同一問題卻有著不同的風格,撰寫公文的語言特點、風格自然也不相同,喜直來直去的,則要用原汁原味的土話,實實在在地去寫;愛生動文雅的,則要形象生動地、風趣幽默地作準備;好談古論今的,則需引經據典、文言詩詞并用,越古越有味道;同時還要注意控制篇幅的長短,該長則長,該短則短,力求使所撰寫的公文符合領導的“口味”、對領導的脾氣,達到快速過關之目的。
要進行換位思考。起草公文時需快速進入角色。首先要把自己沉入到聽眾中去。從受文對象、發送范圍切入,依聽眾的職業特點、思想狀況及平時所掌握的信息,認真分析聽眾的心里,準確判斷他們想聽什么、需要什么,尤其是聽眾迫切想知道和急需想解決的問題,更要想周全、寫到位。其次要站在講話領導的角度上。從基本觀點、解決問題入手,依領導的工作方法、思維習慣及單位近期工作動態,認真分析全局的工作,準確判斷出單位目前需解決的問題和要實現的目標。兩者相比,從中找出共同點去撰寫公文,實現公文表意達到共鳴之效果。
二、積累資料,全力打牢公文寫作的基礎
公文寫作常被比喻為“來料加工”,這個來料就是日常積累的資料,資料全面詳實的程度直接決定著加工出來的“產品”的合格率,文秘人員不但要勤收集資料,還要善于積累資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要積累單位的資料。對單位資料的積累要盡可能地做到全面詳細,要有正面的,還要有反面的。一要積累單位的歷史資料。如單位的組建過程、名稱變更、隸屬關系、發展過程、組織沿革、人事變遷、重大事件等;二要積累單位的公文資料。如單位歷年的工作總結、工作要點、會議紀要、典型材料、重點工作、中心任務及當年的工作指標、工作要點、重大事項安排等;三要積累單位的數據資料。如單位的編制實力、現有實力、生產規模、完成指標、出口創匯、占地面積等。這些資料是公文寫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
要積累駐地資料。首先要收集駐地的地理資料。如地理分布,氣候特點、人口數量、區域劃分、縣市設置、經濟特色等;其次要收集駐地的節日資料。如當地的解放日、民俗日、重大工程項目慶典日等活動的信息;再次要收集駐地的人文資料。如文物古跡的歷代演變、名川大山的來歷傳說、歷代名人傳記、現今的旅游狀態等。這些資料在一些公文中可作為有力的論據,也可為作為公文添彩的文眼。
要積累時事政策資料。要及時收集黨和國家出臺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也要收集上級單位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要及時收集黨和國家號召學習的先進典型的事跡材料,也要收集本單位、本行業的先進典型人物事跡;要及時收集黨和國家為本行業提出的發展方向,也要收集本單位超前發展的理念、層出不窮的新鮮詞匯。這些資料皆可在一些公文中直接引用或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