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遴選公文寫作技巧:公文寫作五步法
公文寫作,在上傳下達、部署工作、協助決策、解決問題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說到底就是要實現以文輔政的目的,因此公文行文上必須把握意圖。一要準確定位。寫作公文之前要把握行文目的或發文行政意圖,弄清閱文對象的具體情況,把自己擺到制發公文的主體位置上,圍繞主題內容提煉觀點,遵循文種既定格式行文,旗幟鮮明地表明支持什么、反對什么,明確具體指出該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切忌模棱兩可、含糊其辭。二要出以公心。需要明確的是,即便有的公文是以領導署名發出,但也代表的是發文機關領導集體的意圖,就要詳細了解領導的意圖、聽取行文的要求,不摻雜個人喜惡,要站在領導的角度,從工作大局出發,來認識形勢、分析問題、提出對策,高屋建瓴、掌控全局。
3、謀好篇布好局
一篇優秀的公文,必須把想說的話說深說透、把想表述的問題點到點準、把帶有規律性和根本性的東西揭示出來,既不能浮光掠影,也不能淺嘗輒止。做到這點,關鍵要在謀篇布局上下功夫。一是“有物”,就公文寫作而言,是指要素齊全、內容豐富,沒有缺項漏項,這就要求在日常工作中一重學習積累,二重調查研究,既讀書破萬卷,又躬行求真知。二是“有序”,即總體構架的序列安排,要求層次清晰、條理清楚,在公文寫作中,不論是以并列、遞進、分合、因果、邏輯等關系中的任何一種展開行文,都必須聚焦到認識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上來,客觀辯證地看問題,透過現象分析本質,抓住重點、把握難點、明確關鍵點,合理安排行文順序,表述詳略疏密恰當。
4、語言表述“精煉得體”
制發公文是為了解決公務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公文發揮實效,其語言表述就必須符合文體特性。一是準確,要客觀真實地反映問題,做到表述合意、辭意相符,語言表述上既要符合語法規范,也要注重表意分寸,突出針對性。二是簡明,公文寫作要開門見山、言簡意賅,一針見血指出問題,抓住關鍵和要害,摒棄大話、空話、套話,集中筆墨講清楚該說的、必須說的問題。三是樸實,公文寫作講求平易樸實、通俗易懂,忌用過多的華麗辭藻展現文采,不宜使用抒情方式表達情感,平鋪直敘講問題、說明議論作補充,寫準確、寫到位。四是得體,每一種公文類別均有各自的行文對象和作用,故語言表述也不同,要把握好性質、作用等特點,按需行文,恰到好處。例如,上行文多用于工作匯報,突出請示性;下行文多用于發號施令或部署工作,強調指令性;平行文常用于工作溝通交流,注重協商性。
5、修正定稿“精雕細琢”
俗話說,文章不厭千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善作不如善改。公文從寫作到定稿,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公文擬好報送領導審閱之前,擬稿者至少得進行“三改”。一改內容,反復閱讀推敲,審閱內容主題是否突出、觀點是否正確、材料是否詳實、論證是否準確等,注重把握內容上政治性、政策性的要求。二改篇幅,能文者惜墨,公文尤其注重簡潔明了、直截了當,當刪繁就簡,力戒冗雜。三改敘述,既檢閱結構是否符合邏輯、過渡銜接是否順暢,又檢查文字表述不規范、不準確、不通順的地方。尤其要注意的是,抄襲是寫作大忌,公文寫作必須摒棄照抄照搬、順手牽羊、改頭換面等“小伎倆”,老老實實地寫、認認真真地寫。
“爬格子”是份苦差事。對從事“爬格子”工作者而言,就得有筆耕不輟、不計得失的奉獻精神,用心思考、耐心寫作,不斷尋求公文寫作新的突破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