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遴選公文寫作技巧:如何寫好調研報告
三、要善于提實策,破題出實招。調研工作,調查反映真實情況是主要內容,而通過與群眾的交流,把最深層面的問題挖出來,把解決問題的方法與群眾的需求結合起來,也是調研的關鍵環節。有的同志由于調研時方法不對頭,未能理解問題實質,在挖問題、提對策環節喜歡“冥想”,或者依靠“百度”來拼湊對策,出現提的問題不切實際,對策不接地氣的現象,這樣空對空的問題和對策,是難以形成有效銜接,為解決問題提供有力的參考的,對群眾問題的解決沒有起到實質性的作用。提問題、出對策,還是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原則,把問題從群眾的訴求中挖出來,解決問題以群眾滿意不滿意為準繩,多考慮問題能否全面反映群眾訴求,對策是否解決實際問題,群眾是否會感到滿意。只有調研工作人員把把功課做實了,把問題研究透了、對策提實了,才能讓對策成為問題的有效“解藥”。
四、要樂于出實功,整改求實效。很多同志認為,調研工作人員只要調查清楚,把問題反映出來,把對策提出來,就完成了任務。至于是否這樣干、什么時候干、干成怎么樣,由于無此職能,也就不需要自己去關心。其實,將調研成果轉化為實效,不能紙上談兵,要講實干,根據既定思路狠抓落實;也不是一個單兵作戰的過程,需要多方合力。如某項工作歷經“調查、研究、推進工作”這一過程,調研人員是最熟悉情況的人,工作推進過程離不開調研工作人員的協調與參與。同時,調研工作人員更明白某項工作推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需要起到一個督促的作用,只有某項工作得到解決,調研工作才算完滿完成。若工作推進過程中,群眾不滿意,調研人員要認真思考究竟是對策的實用性出了問題,還是執行出現偏差,或者有其他原因,必須要認真排查了解,把問題改過來,確保調研工作取得實效。
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長期以來一直是黨開展工作、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好作風,才能寫出好的調查報告,真正做到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問困于民、解困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