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務員面試真題解析
江蘇公務員面試真題解析(一)
【題目解析】
出臺限購政策旨在能夠對樓市進行宏觀調控,給樓市降降溫,促進我國市場經濟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離婚買房是在鉆法律和政策的空子,勢必會擾亂我國市場經濟,影響到政府對樓市的宏觀調控,使得限購政策效果大大下降,
然而,離婚買房,看似荒誕,實則折射出一種無奈。在一些樓市限購政策下,“假離婚”至少可以達到三個目的:一是規避限購政策;二是享受較低首付款比例;三是享受相關稅費優惠。這些年來,大城市的房價居高不下,且有不斷上漲的趨勢,迫使更多人寧愿假離婚也要買房。倘若一紙離婚協議能讓人減輕不少購房壓力,對于那些離婚買房者來說,“假離婚”便成為一個不得已的選擇。
要想解除為房瘋狂離婚的難題,勢必要找到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市民的法律信仰缺失,法律意識淡薄,并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榮。另一方面就在于調控政策的不科學性所導致,政策往往不能持久,朝令夕改,變幻莫測,政策在設計和執行的過程也欠缺人性化和公平性,從而導致病急亂投醫,既為難了公眾,也使政策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因此,我們要繼續做好普法宣傳工作,提升人們對法律的認識;要繼續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規范人們的行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法律保障。同時,領導干部以及執法監督隊伍人員要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落實好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當好維護法律權威的守衛者和塑造人們法律信仰的推動者,除此之外,我們在樓市調控政策設計制定的過程中應當更加嚴謹對待,科學決策。
江蘇公務員面試真題解析(二)
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上對于放開二胎政策的討論再次轉熱。除了對于未來勞動力供給的擔憂,也跟沉重的養老壓力相關。對每個人都遲早冉冉乎將至的“老”,正引來難“養”之惑。老齡化命題已經橫亙在中國社會發展的路徑之中,不容輕視。五中全會更是在堅持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基礎上,明確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引來社會熱議。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據世衛組織《2013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人均壽命達76歲,排在中高收入國家的74歲之上。而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超過2億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正是國人整體“長壽”的秘訣,當然,由此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老齡化問題。如此巨大的養老壓力,莫說歷朝歷代難以想象,就是放在當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讓政府頭疼不已。
與龐大的老年群體相比,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并不樂觀。根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年底每千名老人將擁有30張床位,這意味著養老機構只能為3%的老人提供服務。大部分的養老依然托付于忙碌著生計的子女,甚至依靠尚有勞動力的老伴老友。雖然社會保障網漸織漸密,不少地方也出臺諸多借重民間力量、鼓勵家庭養老等措施,但這還遠遠不夠。養老服務何時能解“夕陽焦慮”?
養老的挑戰不僅僅在于物質力量層面。老人倒地的扶與不扶,竟成國人“困境”;養老院進了社區,竟引居民抗議。從社會道德角度來看,孝親既是情感表達與教養體現,也是對意志品質甚至協調能力的修煉。孝道,不僅僅是家庭倫理,而且擴展為社會倫理、政治倫理。
當代國人不但趕上從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騏驥一躍,還進入了有史以來老年人壽命最高、人數最多、比例最高的時代。人均壽命提高、獨生子女成年、人口流動性激增這“三碰頭”的社會背景,但老齡化的社會難題不可能再靠一家一戶自行解決。據測算,2030年起,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就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獨生子女長大成人,父母漸漸老去,人口老齡化,無論是對個人、家庭,還是社會、國家,都提出了嚴峻挑戰。
周朝有儀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說的是,隨著年事增高,老人受尊敬的范圍便由家及國。在飲菊花酒、食重陽糕之際,我們登高遠望,更能體會國家設定“老人節”的深意所在,也更能理解老齡化這道社會命題的價值所在。如何把尊老敬老的傳統一貫至今,如何拓展改善養老事業,不僅僅關乎道德與倫理,還有賴于經濟與社會的良性發展。
江蘇公務員面試真題解析(三)
對于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女性求職者受到用人單位的性別歧視。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誠然,國家全面放開二孩政策,是為了國家長遠利益所考慮的,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中國面臨的老齡化危機,改善人口質量,做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我們社會和企事業單位都應該支持和響應這一政策。某些用人單位在實際操作時,存在的性別歧視實際是單位小利益與國家長遠利益的矛盾。
過去,中國為了控制人口過快增長,保持人口增長與經驗發展協同發展,提高國民的幸福生活,采取了嚴格的計劃生育政策的基本國策,經過30多年的有效執行,人口的增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目前基本保持在14億。在國家作為改革開放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努力后,當前我國的國民生活質量有了大幅提高。十三五規劃提出,我們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6年為開局元年。但是中國經濟基本面卻面對巨大壓力,經濟下行持續。從2010年開始,劉易斯人口拐點出現后,中國不得不面對人口紅利消失的改革難題。從2015年,中國也步入了老齡化社會,老齡人口比重達到了16.71%.這些現狀,都使政府得調整政策,特別是中國長期堅持下來的人口基本國策。為此,2015年末提出了全面放開二孩政策。
但是現實不容忽視的是,當前許多用人單位卻在招聘用人時,經常將單位利益至上,在人才招聘時存在性別歧視行為,這一行為實則是違法違規的!但是長期以來,我們求職者在面對此類要求,一是自身缺乏維權意識,并缺乏維權渠道,二是相關政府監管部門未竟有效監督作用,任其妄為,損害了社會公平。其實這一問題要解決,還是希望政府在推出宏觀政策時,能夠多考慮存在的問題,做好制度設計。
對策:
一是要做好法律宣傳與教育工作,根據婦女權益保護法明文規定“除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或者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準”,女性求職者遇到此類問題有維權理由,同樣也要對現行反就業歧視立法適用范圍太窄的現狀作出修正,同時建立救濟措施和機制。
二是國家應采取措施將女性生育成本社會化,至少是部分社會化。企業因女職工生育而受到的影響,政府應介入并建立相關機制分擔這部分成本,如進一步完善生育保險制度、擴大覆蓋范圍和延長享受時間等。另外在鼓勵企事業單位建設托兒所和幼兒園時,政府可對企業自辦的托兒所和幼兒園給予適當補貼。同時向社會傳遞了父親應該同樣履行育兒責任的正面信息,減輕了女性育兒負擔,切實保護女性的就業權利。
看過“江蘇公務員面試真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