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及答案
福建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一)
央視調查報道播出后,引起了社會廣泛熱議,許多群眾表示,自己或身邊人就曾遭遇銀行卡被盜刷。有過銀行卡盜刷經歷的群眾紛紛稱去立案也是相互扯皮,甚至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處理這種案件。在銀行卡被盜刷后來回奔走于銀行、公安局、第三方支付等各機構,不僅耗時長,維權成本也高。
不少群眾呼吁,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今天,不能一味地追求便捷而勿視安全性,金融機構風險防范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個人信息安全不能因為網絡便捷而丟失,要遏制信息盜竊,這樣才能從源頭上防范銀行卡盜刷。
【模擬題目】
近日,有媒體曝光了一條盜取銀行卡的黑色產業鏈,互聯網下的個人信息安全話題再一次擺在公眾面前,對于個人信息安全問題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相信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經歷:會計考試剛報名,賣“答案”的就來聯系;孩子剛出生,賣奶粉的就發來信息;新房尚未交付,就有搞裝潢的來電……而現在又曝出銀行卡還在手上,卡中錢款卻莫名被盜刷的黑色產業鏈,這不禁讓我們驚訝于對方“神通廣大”,不得不面對隱私泄露泛濫的尷尬現實。可以說,保障個人信息安全已是互聯網時代的民生剛需。
放眼全國,《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顯示,去年因個人信息泄露等原因,遭受經濟損失1000元以上的,就有大約4500萬網民。不僅如此,個人信息被盜還會帶來無窮麻煩和心理陰影。比如陜西一名男子,因遭人冒用身份,“被吸毒”長達10年,出行住店處處受限;再如,濟南20多萬條嬰幼兒信息被泄,地址精確到小區門牌號,讓家長“一想到黑手可能伸向孩子就不寒而栗”.
是誰讓我們“裸奔”在商家與不法分子的視野里,讓我們的個人信息暴露在他人手中?從源頭來看,一方面是由于許多手機APP未經授權采集用戶信息,有些經營機構罔顧法律買賣用戶數據,而且新型的犯罪技術手段層出不窮,我們的信息技術防范手段明顯滯后;
另一方面,更為可怕的是“內鬼”,在過去的新聞報道中,犯罪嫌疑人往往都有電信公司人員,也有快遞公司、銀行、醫院、學校、工商局的工作人員,這些行業的工作人員是作為專業機構應該有更高的保密義務,卻往往監守自盜,讓人們對于個人信息的安全感大幅度降低。
信息安全問題所涉之廣、黑色產業鏈條之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莫讓信息安全成空談。事實上,我國也在積極迎接這場挑戰。從頂層設計看,中央在2014年就成立了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個人數據保護,嚴厲打擊非法泄露和出賣個人數據行為”亦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從法治層面講,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已經入刑,相關部委也出臺了不少保護政策與法規,司法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可以說,個人信息的“安全堡壘”,正在逐步加固。
當然,這種“加固”還需要提速增效。這就包括,加快相關法律條例的研究跟進、系統配套,加強相關部門的“握指成拳”協調共治,進一步明確運營商、銀行、電商等的權責,提高對信息泄密者的處罰成本,切實保障個人信息、展開依法維權。可以說,今天,要解決好個人信息的安全漏洞,已非簡單“打補丁”就能堵上,亟需系統整頓、源頭治理。
福建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二)
模擬題題目:
領導讓你做一次單位食堂的滿意度調查,你會怎么做?
參考答案:
食堂是單位員工一日三餐必到的場所,它關系著全體員工的生活和健康。對食堂進行滿意度調查可以更好地了解食堂的情況,加強對食堂的管理,為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食堂監管工作提供依據。
事前我會成立調查小組,設計調查問卷,安排調查分工,和食堂方面事先溝通。
我們主要調查對象是在食堂就餐的員工,如果單位人數不多,我們將全員調查,如果單位人數過多,我們將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調查內容包括:一、飯菜情況:例如飯菜衛生、飯菜品種、飯菜口感、飯菜價格和份量等;二、就餐情況:例如打飯秩序、排隊時長、座位數量、師傅態度、開餐時間等;三、改進建議,此為主觀問題,可自由填寫。
其次我們要對食堂的工作人員進行訪談調查。包括食堂的領導和廚師、服務人員。訪談內容主要是食堂的管理思路,食品采購和飯制作時遵守的規范要求,一線人員的工作條件,以及對上級的意見建議等。另外我們還要對食堂進行實地參觀,對廚具設施、食品原料、清潔用品等進行檢查,并在飯菜備制的現場和飯后清理現場進行觀察。
綜合問卷和訪談、觀察的信息,我會撰寫調查報告,對食堂的滿意度做出結論,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初步的改進建議,提交領導以供決策。
福建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三)
2015年4月,德國之聲等外媒稱,中國一些大城市的大醫院附近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所謂“癌癥旅館”,擠滿了求診的癌癥病患及其家屬。這些病患以肺癌、腸癌和乳腺癌的患者居多。患者并不信任老家或其他醫院的治療,寧可花錢再次等待掛號,同時處在病友中間易于分享經驗。相應地,這些“癌癥旅館”一般收費也較為低廉,每晚約7美元起,但條件也相對有限,多是非正式的家庭旅店,不提供護理服務。據悉,“癌癥旅館”處于法律的灰色地帶。
【題目模擬】
近日,網絡被一條信息多次刷屏:中國癌癥病人擁向大城市,催生“癌癥旅館”.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腫瘤醫院周圍出現的私人小旅館,這些旅館多由普通居民住房隔斷改造,空間小、房價低,里面租住的是異地就醫的癌癥患者及其家屬。對于“癌癥旅館”的出現,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近年來,隨著我國癌癥發病率激增,一場日益嚴峻的健康危機正在挑戰尚未做好準備的醫療體系。隨著癌癥患者人數的上漲,涌向大城市求醫的外地患者也不斷增加。面對這種情境,“癌癥旅館”已在京滬等大都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癌癥旅館”的出現,雖然位于法律的灰色地帶,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患者的需求,政府應該對其進行更好的規范引導。
“癌癥旅館”并非傳統旅館,而是醫院附近住宅區內配有家具的單元房,每間房每晚的收費也較為便宜,不僅患者及其家屬有了做飯、休息的便利,其費用的低廉也節省了支出。更為重要的是,“癌癥旅館”使患者距離醫院和專家更近,并為患者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場所。 雖然“癌癥旅館”有其存在的意義,但我們也必須看到其經營多不正規、缺少護理服務等問題。
“癌癥旅館”的出現需要予以重視。一方面,政府應該加強該行業的標準建立,如房屋的大小、房間設施的配備等,同時注意對旅館日常的監督管理,使其規范化、制度化;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幫助引導形成行業的自律協會或組織,使其進行自我約束和自我規范。
當然,我們還要從根本上解決異地就醫問題。對于醫療資源不均衡,優質資源過于集中大城市的大醫院的情況,國家要合理布局醫療機構、全面提升醫護人員的素質并對中小城市的醫療機構進行更多的財政傾斜。
最后,對于癌癥發病率愈來愈高,國家需要完善醫療保障體系,如醫保異地報銷制度;社會需要呼吁民眾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政府需要對健康產生威脅的環境、食品等問題加強監管;而我們公民個人,則需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看過“福建公務員模擬面試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