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云南省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
2017云南省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一
有人擔心,取消農業戶口后會影響農民的既有權益。農村問題研究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林亦府指出,此次戶籍制度改革不是“農改非”,而 是全面取消農民的農業戶口身份,將農民和城鎮居民統一改稱居民,消除身份區隔和歧視,進而逐步實現居民社會管理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
“因此,取消農業戶口不會影響附著在農業戶口背后的集體土地承包權、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村集體經濟分配權等‘三權’。”林亦府說,“統一身份僅僅是 個標志,戶籍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在于各項配套政策的跟進與落實,即消除依附在戶口性質上的如醫療、就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別待遇,真正實現城鎮基本 公共服務的全覆蓋。”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從農民到居民,不是簡單改個名,還有教育、就業、醫療、養老這些基本公共服務差別的逐步消除。
【題目預測】
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均已出臺各自的戶改方案,且全部取消農業戶口,標志著在我國存在半個多世紀的“城里人”和“鄉下人”二元戶籍制度退出歷史舞臺。對此,有人擔心取消農業戶口會影響農民的既有權益,請問你怎么看?
【參考解析】
戶籍制度改革,取消了農業戶口,是我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必然要求。這樣做不但不會影響農民的既有利益,還會便于我們實現居民社會管理城鄉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想要達到戶籍制度改革的目標,給農民帶來更多的福利,還需要我們進一步跟進和落實城鎮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內容。
在現階段我們不斷的進行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很多地方已經完成新農村的改造,加之現在外來務工人員越來越多,人潮大量的涌入一二線城市。原有的戶籍制 度,使公共資源的共享出現了障礙,不符合我國現有國情的需要,比如外來務工子女由于農業戶籍原因從而導致上學難、看病由于只能申報新農合,報銷比例低而導 致看病難等問題。這些都不利于我國長遠的發展。所以新的戶籍制度改革是勢在必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取消了農業和非農業戶口之分,統稱為居民,并不是“農改非”,并不會奪取農民原有的自留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集體經濟分配權等“三權”。反而這 樣做,可以在推進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讓農民享有更多的公共資源使用權,如醫療,在原來農業戶口時只能申請新農合,報銷比例為30%-40%,取消戶籍制度后 可申請城鎮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為70%,從而解決了農民看病難問題。除此之外,住房、養老、教育等公共資源都將會共享。
但是想要實現這美好的設想,在取消了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之分之后,各項配套政策還需跟進與落實,即消除依附在戶口性質上的如醫療、就業、住房保障等方面的差別待遇,從而實現城鄉公共服務的全覆蓋。
2017云南省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二
【背景鏈接】
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北京市將加強對垃圾分類的評比和考核,對垃圾混裝混運問題“零容忍”,同時開展垃圾“分類、分質、分時”收運試點,探索設置垃圾“不分類、不收集”懲戒試點,促進居民源頭分類。(11月1日新華網)
【參考解析】
城市“垃圾圍城”,持久污染環境,增大垃圾處理成本,浪費可再生資源。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是城市公共服務的熱點議題。
垃圾分類處理,離不開以人為本。生活、廚余垃圾分類處理的源頭,需要千家萬戶市民去配合和參與。而它的主力軍是退休閑居的老人,如果按照北京的試點思路,評比和考核中重在懲戒,就難以發揮老人的余熱。老人行走不便,垃圾分類需要時間和精力,只有懲戒,分類好壞一鍋煮,只會打擊參與者的積極性,到頭來只能“罰不責眾”。
而有些城市推行的垃圾分類,以多種形式的獎勵為主。凡是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分戶計分。對可再生垃圾計高分,并且有償向有關再生企業投放,促進垃圾在處理中增值。計分回報不一定采用現金支付,而是由市民選擇多樣化獎勵。比如,充抵物業管理費,支付老年人體檢費,積分換停車位,以及一些低值易耗生活日用品。
建立垃圾分類管理機制,體現了城市管理者的智慧。管理者不能總是盯著不愿參與者的負能量,而是要多關注積極參與者的正能量。多分析老年居民的心理導向,他們有固定收入但不高,他們有充足的時間但體質不強。家庭垃圾只要及時處理并不過重,老年人完全可以勝任。多數老年人沒有土豪追求,只要有點小恩小惠就可心滿意足。因此,低值分類計分制,加之多樣化實物獎勵,是適合老齡化社會、發揮老人余熱的可行思路。
2017云南省公務員面試預測題三
【熱點背景】
今年是長征勝利八十周年,如果將長征放在二十世紀波瀾壯闊的中國革命史中,我們可以發現它是其中極為關鍵的一環。長征不僅揭開了中國革命嶄新的一頁,使得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形勢處于低潮的時候實現了戰略轉移,贏得了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百年歷程來看,它進一步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道路,極大地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而它所體現出來的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不僅在當時,更在當下激勵著我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熱點預測】
今年是長征勝利八十周年,紅軍長征是中國歷史上波瀾壯闊的一頁。請談談長征的重要意義,以及在當下的中國如何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
【參考解析】
此題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需要考生結合歷史,精準把握長征的重要意義。隨著九一八事變后民族危機的加深,國內階級關系發生劇烈變動,但臨時中央未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繼續推行冒險主義和關門主義方針,使得黨在國統區和革命根據地的工作都遭到了嚴重的損失,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斗爭中遭到了空前嚴重的失敗。1934年9月,中央根據地已經陷入困境,僅存一小塊區域。在這種情況下,紅軍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黨領導紅軍突破層層封鎖,粉碎敵軍的圍追堵截,跨過滔滔激流,越過皚皚雪山,穿過茫茫草地,同時克服了黨內的教條主義和分裂主義錯誤,終于在1936年10月實現了三大主力紅軍的會師,取了萬里長征的勝利。
第二個問題需要結合當下,我們回顧長征的偉大勝利,既是緬懷先輩們的豐功偉績,也是激勵我們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繼續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境界。
【參考表述】
長征使得中國共產黨實現了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戰略轉移,推動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的勝利保存和鍛煉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骨干,實現了從南方到北方的軍事戰略上的轉移,鞏固和發展了陜甘寧革命根據地,為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長征還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程中的關鍵一環。在長征途中,黨召開了遵義會議,第一次獨立自主解決自己重大問題,結束了教條主義在黨內的統治,確定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長征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長征還培育了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革命精神,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偉大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就要準確把握我們的國家戰略。黨的以來,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逐步形成并積極推進全面堅持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這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治國理政總方略,是時代和實踐發展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們要發揚長征精神,協調統籌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到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
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就要繼續豐富和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我們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堅持問題導向,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深入研究我們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并在實踐中進行檢驗。
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就要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長征精神核心在于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而中國夢正是把國家、民族和個人作為命運共同體,將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個人的具體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是追求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人民是中國夢的主體、也是中國夢的創造者和享有者,只有全體人民腳踏實地、辛勤勞動、自強不息,大力弘揚長征精神,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看過“2017云南省公務員面試預測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