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
山東省公務員面試題一
深圳地鐵為了提高乘坐舒適度,設置商務艙引發廣泛爭議,商務艙到底觸碰了誰的奶酪,奶酪是否可以這樣分配,需要我們理性分析與思考。
地鐵作為城市公共交通,準時、效率高、便捷等優勢使得地鐵在緩解交通壓力方面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幾年,各個城市地鐵建設如火如荼,與此而來的是,地鐵的舒適度在下降,車廂里“沙丁魚罐頭”式的人貼人場面在高峰期不足為奇,地鐵文明也令人堪憂。在這個背景下,深圳地鐵設置商務艙,通過價格杠桿的作用,調節乘客的乘坐需求,確實能夠提高乘車的舒適度,讓乘客有更好的乘車體驗;也為有經濟負擔能力的乘客提供了多樣選擇,符合市場化原則。
但是,反對群眾的理由主要是考慮到地鐵的公益屬性。誠然,地鐵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地鐵與公交車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甚至說是全部,所以說,地鐵的公益屬性遠遠大于飛機、高鐵等交通工具,地鐵效仿火車設置商務艙確實有些兒本末倒置。
由深圳地鐵設置商務艙引發的爭議,即城市公共交通如何在公益性與市場化中尋求平衡,是考驗管理者的智慧的體現,需要政府從制度設計的前期調研、聯系客觀實際等多方角度去衡量,在保證公益屬性的同時尊重市場規律,讓我國地鐵的商務艙像日本地鐵的女性專用艙一樣得到認可。
山東省公務員面試題二
【題目預測】
最近一段時間,社會上對于放開二胎政策的討論再次轉熱。除了對于未來勞動力供給的擔憂,也跟沉重的養老壓力相關。對每個人都遲早冉冉乎將至的“老”,正引來難“養”之惑。老齡化命題已經橫亙在中國社會發展的路徑之中,不容輕視。五中全會更是在堅持計劃生育這一基本國策的基礎上,明確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引來社會熱議。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據世衛組織《2013年世界衛生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人均壽命達76歲,排在中高收入國家的74歲之上。而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經超過2億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正是國人整體“長壽”的秘訣,當然,由此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老齡化問題。如此巨大的養老壓力,莫說歷朝歷代難以想象,就是放在當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讓政府頭疼不已。
與龐大的老年群體相比,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并不樂觀。根據《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到2015年年底每千名老人將擁有30張床位,這意味著養老機構只能為3%的老人提供服務。大部分的養老依然托付于忙碌著生計的子女,甚至依靠尚有勞動力的老伴老友。雖然社會保障網漸織漸密,不少地方也出臺諸多借重民間力量、鼓勵家庭養老等措施,但這還遠遠不夠。養老服務何時能解“夕陽焦慮”?
養老的挑戰不僅僅在于物質力量層面。老人倒地的扶與不扶,竟成國人“困境”;養老院進了社區,竟引居民抗議。從社會道德角度來看,孝親既是情感表達與教養體現,也是對意志品質甚至協調能力的修煉。孝道,不僅僅是家庭倫理,而且擴展為社會倫理、政治倫理。
當代國人不但趕上從農耕社會、工業社會到信息社會的騏驥一躍,還進入了有史以來老年人壽命最高、人數最多、比例最高的時代。人均壽命提高、獨生子女成年、人口流動性激增這“三碰頭”的社會背景,但老齡化的社會難題不可能再靠一家一戶自行解決。據測算,2030年起,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就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人口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獨生子女長大成人,父母漸漸老去,人口老齡化,無論是對個人、家庭,還是社會、國家,都提出了嚴峻挑戰。
周朝有儀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鄉,七十杖于國,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問焉,則就其室以珍從。”說的是,隨著年事增高,老人受尊敬的范圍便由家及國。在飲菊花酒、食重陽糕之際,我們登高遠望,更能體會國家設定“老人節”的深意所在,也更能理解老齡化這道社會命題的價值所在。如何把尊老敬老的傳統一貫至今,如何拓展改善養老事業,不僅僅關乎道德與倫理,還有賴于經濟與社會的良性發展。
山東省公務員面試題三
【熱點背景】
前不久,王寶強離婚內幕被其自己的微博曝光后,里約奧運竟然一夜被這種娛樂花邊新聞所打敗了,為何王寶強突然在微博上發布離婚聲明?依稀記得之前王寶強有親戚不幸車禍罹難,他通過“微博+媒體”的力量施加影響給政府,當下輿論與政府發言已經成為了互補之勢。近期王寶強更是強調妻子馬蓉與經紀人宋喆有婚外不正當兩性關系,決定與馬蓉的婚姻關系,另外立即解除與宋喆的經紀人職務。然而面對馬蓉則發微博稱“瘋狗亂咬人”,這里面究竟隱藏著什么陰謀,吊起了全國人民的胃口。不可否認很多中國人都喜歡打聽其他人的隱私,其中圍觀特指中國人,圍觀是一個網絡用語。某人或團體做出非常驚人的行為就有可能招致圍觀,也有指中國人的圍觀特別事物的癖好。而這種社會化輿論的背后無不投射出億萬中國人素質的非理性化,歸根溯源,是戳中了中國人內心對綠帽子的恐懼與無奈。
【命題預測】
前段時間,王寶強離婚案引發社會思潮,談談你對全民互動參與娛樂新聞大討論的看法。
【評析】
破題:王寶強妻子因出軌經紀人而引發的離婚案,觸及了國人內心千百年對綠帽子的看法,一場離婚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一種社會輿論的獵奇心理,更是一種國人圍觀心態的使然。
背景:從過程看,王寶強等諸多網紅事件所引發的社會輿論的形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王寶強發離婚微博觸發了大眾的敏感神經,竟而導致問題的發生。社會輿論的的發生屬于社會上所發生的特殊事件,或超越、違反社會規范的特殊行為,從而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第二階段,微博成為大眾情感交流的方式,離婚事件引起議論。正是人們對特殊事件和行為的關注,因而會出現眾說紛紜的現象,議論中可能還會夾雜種種自我復雜情緒的表現。第三階段,大眾意見的歸納與綜合。在形形色色的流言蜚語中,凡是能符合大多數人愿望的意見,逐漸成為主流,王寶強事件中,他將自己描述成出軌受害者,而所有陳詞的背后都折射出一種社會認同感,經過部分媒體的宣傳推廣,最終成為大家都來關注的社會輿論。所以,從社會輿論形成過程看,主要是通過人際交往途徑實現的,而當下中國有7億網民,這就是最大的推動。
原因:王寶強離婚引發的社會輿論大討論,直接原因是王寶強作為明星,其一直以來的穩重、憨厚等行為,對于大眾輿論具有直接的引導作用。深層次原因是觸發了公眾對于自身道德感的危機,隨著社會開放程度不斷深入,各種道德危機讓公眾人人自危。追根溯源,此類娛樂新聞大行其道的背后是缺乏正確價值觀的認知,一切法律手段成為了大眾賴以衡量一切的工具,德治處在了一個被動位置。
對策:文廣新局對于此類娛樂化輿論應該充分通過法規、約談等途徑進行強有力的調控,確保主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旋律不變。各級媒體應強化自身社會責任感,通過相關協會等方式,多傳播社會正能量事件,而非挑逗大眾的神經,人云亦云。最后,政府應主導成立“居委會+單位+律師+文明辦”四方聯動的協調咨詢機制,協同鄰里解決群眾矛盾,用道德育化的力量加普法知識開展,推動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
看過“山東省公務員面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