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面試以情動人做“有心人”
考生B回答:所謂留守兒童,即指存在于我國廣大農(nóng)村,父母遠離且獨自生活的未成年人。回顧過去的一年,有關“留守兒童”的報道從不曾中斷:有低齡留守女兒童頻頻“被性侵”事件;有暑假期間,留守兒童屢屢溺水身亡事件。理性分析可以有效應對,而感性卻能讓我們體會留守兒童的傷痛,認知兒童對于家庭、國家的重要作用,主動為留守兒童的成長撐起一把溫暖有愛的保護傘。
比較A、B兩名考生的回答,作為考官,會更傾向于B的回答,原因何在?剖析A、B兩者的答案,我們可以直觀發(fā)現(xiàn):A考生在作答之時,僅僅只是站在一名面試者的角度,以“旁觀者”的心態(tài),認知“留守兒童”這一群體。而B考生在作答之時,不僅立足面試者本身,更是將自己代入“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生存現(xiàn)狀,自然地抒發(fā)情感,默默地向考官傳遞對“留守兒童”的高度關注和深入了解。因此,考生在面試中融入既定情境或身份,用“心”思考,用“情”表達,才是面試取勝關鍵。建議考生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熱愛“公務員”工作
“公務員”,重點在“公”字。此“公”之內(nèi)涵,理性認知——-在于強調“立足公共立場,維護公共利益”;感性認知——在于肩負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做一名熱愛公務員工作的考生,會自覺關注國家重大時政動態(tài)、社會重大熱點事件,會以“參與者”的心態(tài)面對社會中頻發(fā)的各類事件。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面試中,用“熱愛、忠誠”之情,詮釋“公務員”盡責之心。
二、認同“報考崗位”工作
近年來,國考面試與部門、崗位的結合度愈來愈高,“專業(yè)專項”的趨勢日益明顯。一名合格的公務員,不僅要能融入行政隊伍的整體文化氛圍,更需要貼近各系統(tǒng)、各崗位的實際工作要求。這就需要考生在面試備戰(zhàn)中,認真分析部門、崗位的工作內(nèi)容和工作職責等內(nèi)容,剖解出具體的能力要素。在面試環(huán)節(jié),用對崗位的高度認同,向考官傳遞求職的強烈意愿。
三、理解面試實質
如果說公務員筆試環(huán)節(jié),重點測查“智商”,那么,公務員面試環(huán)節(jié),重點測查的就是“情商”。所謂“情商”,概指情緒控制能力。好的情緒控制能力,有助于更好地處理工作中的人際交往、突發(fā)事件。對于行政工作來講,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日益精進的現(xiàn)代文明,一名行政工作人員具有良好“情商”,更有利于融洽社會關系,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如何在面試中體現(xiàn)良好的“情商”?需要考生在面試過程中,放松心情,在“平等、尊重、誠信”的心態(tài)中,完成與考官的自然溝通。
面試不同于筆試的“靜態(tài)”考查,具有動態(tài)的變化性和隨機性。希望考生能靈活應對,只有用心、用情,才是靈活應對的基礎。